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活动产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系统分析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活动产出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结果:2008年1~9月,在医疗服务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提供门诊服务11万人次,占区域门诊量的22.44%.但院前急救和出诊服务提供量较小,分别为483人次和15人次.双向转诊存在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78.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25.00%的机构提供慢性病管理,65.00%的机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每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六位一体"功能基本实现,但服务能力需要加强,双向转诊有待畅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铜川市就诊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及满意度现状,为建立合理的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双向转诊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是否接受过双向转诊以及接受过双向转诊患者对双向转诊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1 300例就诊患者就诊时首选社区进行治疗的患者为155人,仅占11.92%。曾经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为150例,占11.54%。1 300例就诊患者中,有560人知晓双向转诊服务,知晓率为43.08%,主要知晓途径是医院(19.08%)、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23%);患者中愿意接受上转的为1 253人,占96.38%,患者愿意接受上转主要原因是上级医疗技术更好(96.38%)、上级医院药品齐全(84.92%)、上级医药辅助检查设备更齐全(88.62%)、通过转诊可预约专家(32.92%);愿意在病情稳定后下转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共918人,占70.62%。患者愿意接受下转的原因主要是距离近(70.62%)、医保报销比例更高(70.62%)、价格便宜(64.31%)、下转后上级医师仍可指导(61.15%)、有家庭医生(57.69%);不愿意接受下转的原因主要是不信任社区医疗水平(29.38%)、转诊程序复杂(27.23%)、医保报销差距不大(25.31%)、社区无家庭病床服务(23.54%)等;150例曾经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对双向转诊的接诊及时性调查中,满意者占73.33%,一般者占22.67%,不满意者占4.00%;对双向转诊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中,满意、一般及不满意者分别占66.00%、26.00%和8.00%。结论铜川市居民首诊去社区的比例较低,医院和社区是城市居民获得双向转诊认知的主要渠道,接受过双向转诊患者双向转诊的及时性及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双向转诊实施力度、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标准与规范、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长宁区结合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情况和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布局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居民对双向转诊服务的利用,初步引导了有序就医新秩序的建立,取得了一定成效。长宁区的实践经验主要是结合社区卫生改革,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核心;因地制宜,建立多渠道双向转诊平台;强调自主选择,建立新型有序就医链条。同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双向转诊的可持续性、上转容易下转难、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已经建成,但是双向转诊制度并未实现正常运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三级、二级医院上转和下转率都非常低[1].国内外双向转诊制度表明,建立合理的双向转诊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2-3].合理的双向转诊环节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双向转诊实施中来自各相关方的阻力,医院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作为主要的执行者,他们对双向转诊的认识是构建和理顺双向转诊环节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三峡移民库区重庆市万州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状况、双向转诊情况及人员的学历结构、工资收入等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三峡移民库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方法调查重庆市万州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据采用Epidata 3.02录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万州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11.13%,大专学历者占40.26%,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48.61%。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编仅为40人,机构中80%以上人员为非在编人员。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转诊患者8 811人次,向下转诊患者25人次。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编制少、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且由于资金缺乏,常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不到位。政府部门应在保证社区工作人员基本待遇的同时,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以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城乡基层医生的转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6年中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质量综合评价调查项目横断面数据,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两类机构的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水平随机截距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医生转诊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被调查医生中有84.01%曾向上级机构转诊过患者,38.72%曾接受过上级机构下转的患者。乡镇卫生院医生向上转诊患者的行为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更容易发生(OR=2.24,P<0.001)。男性、有执业资格、可以常规使用电子信息系统对基层医生参与双向转诊有正向影响。高学历、高职称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高龄对乡镇卫生院医生参与双向转诊有促进作用。基层与二级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差距增加以及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设备数量增加都对医生接受上级机构转诊患者有促进作用。医生转诊行为的变异归属于医生个体的部分和归属于机构水平的部分分别为26.9%~33.3%和48.0%~59.9%。结论:实现双向转诊的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基层的人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医生双向转诊开展情况及双向转诊的原因。方法:对来自北京市城区的社区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北京市8个区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55名社区医生。社区医生在上转及接受下转患者的比例上有明显差异,85.9%的被调查者曾经上转患者,只有29.4%的被调查者接受过下转患者;上转病人的主要原因是社区无条件检查,其次为诊断不清而需要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接受下转患者的主要原因是需继续管理已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结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真正实现双向转诊,需要提高社区医生诊疗水平,加强上级医院医师下转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桂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人才配置等现况,为该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社区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方法获取资料,并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桂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社区中心高素质人才队伍比例偏低.初级职称占51%,中级职称占44%,副高级职称占5%;硕士学历占3%,本科占38%,专科占33%,中专占26%.(2)个别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总达标率约为91%).(3)硬件设备老化问题普遍.(4)服务功能不完善.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仅为16%,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仅为56%.(5)双向转诊运行情况不乐观.2011-2013年3年从上级医疗机构转回的人次数约占总人次的10%,出现“上转容易、下转难”的局面.(6)信息化建设水平低.只有18%的中心实现与上级转诊医院信息资源网络共享,27%与上级转诊医院有网络对接,36%实现内部联网.结论 桂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继续强化机构的公益性质,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设备、服务功能、双向转诊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影响精神病患者双向转诊顺利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方法根据2008年1~6月我院门诊和出院患者数据,通过收集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转诊成功和未实现转诊的具体原因。结果2008年1~6月我区精神病患者自专科医院下转57名,占总出院人数的29%,自礼区卫生中心上转193名,占专科医院总门诊人数的1.72%。下转患者比例逐月下降。影响下转的主要因素为年龄不符合和患者及家属不理解而拒绝。结论双向转诊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同时涉及到医院、社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强调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视和沟通、加强对社会、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都是促使双向转诊制度顺利运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山市三乡镇实行双向转诊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中山市三乡镇6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就诊的居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达90.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居民双向转诊知晓率较低,高达76.9%的居民“没听说过”双向转诊制度;84.9%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与上级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间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但同时64.5%的居民赞成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分别有69.2%和42.3%的居民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的双向转诊制度和双向转诊流程感到满意。居民的年龄、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首诊机构选择是影响双向转诊服务满意的主要因素。结论: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应加强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