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85年至1988年间,用佘山40cm天体照相仪进行了射电星观测,得出了31颗射电星在FK5系统中的位置和自行。并将所得的自行值和PPM及CAMC星表中的相应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1980-1981年期间,上海天台Ⅱ型光电等高仪和丹容等高仪(OPL No.14)共观测了15颗射电星。在FK5星表系统中得到了这些射电星的位置,并由这些观测位置与它们在其他星表例如G C,CAMC和W5/50中的相应位置进行比较,求得了这些射电星的自行。把我们求得的这些射电星的自行和PPM及CAMC星表中的相应自行作了比较,相互符合很一致。  相似文献   

3.
27颗射电星的自行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上海天台的射电星观测,以及其他仪器的射电星观测结果,求得16颗射电星在FK5系统中的自行,同时将以前发现过的部分射电星的自行,利用相应的昨系统差,亦统一化算到FK5系统,得到了27颗射电星的自行结果。  相似文献   

4.
射电星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佘山40厘米天体照相仪的观测,求得射电星(UV PSC,RU CNC,AD LEO,CYG x-1,RT LAC和DM+542486)在AGK3系统中的自行。并和其他观测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利用30颗左右射电星的光学和射电位置,在坐标和自行系统、参考星表及位置历元统一的基础上,得到了光学系统与射电系统间的转动参数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佘山40厘米望远镜射电星的观测模拟,由照相测定的自行来估计依巴谷星表和光学星表自行间联系的精度。结果表明由90颗星估计的联系精度为0″.16/百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高红移射电星系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新的天文观测手段和技术方法的发展,导致了一批高红移射电星系的发现。多波段的联合研究,揭示了出高红移射电星系光学/红外辐射与射电结构之间的成协现象。开发这些亮而远的射电星系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的演2化及星系活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射电星系3C390.3在历元1989.29及6cm波长的VLBI观测数据的多软件包成象,辨认出其弱秒差距尺度喷流中几个分离的节,将它们和以前发表及未发表的同一波长的成象结果比较,显示了该源弱秒差距尺度喷流的弯曲和反喷流,并重新证认了喷流中节的视超光速运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射电星系3C390.3在历元1989.29及6cm波长的VLBI观测数据的多软件包成象,辨认出其弱秒差距尺度喷流中几个分离的节,将它们和以前发表及未发表的同一波长的成象结果比较,显示了该源弱秒差距尺度喷流的弯曲和反喷流,并重新证认了喷流中节的视超光速运动。  相似文献   

11.
用4km Ooty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在326.5MHz频率上,对巨射电星系3C236进行了射电观测。该文给出了巨射电星系3C236在326.5MHz上的射电图,并作了简单的分析讨论,得到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CSRH的跟踪指向校准和天线对基线校准的方法.通过利用观测射电星Cassiopeia A或Cygnus A找出流量最大点以校准天线指向,跟踪观测GPS卫星或射电星,并借鉴Korean Solar Radio Burst Locator(KSRBL)系统的8参数校准法校正由天线安装引入的误差,校准后误差RMS值可小于22".在完成上述单天线指向跟踪校准后,应用阐述的算法可校准天线对基线误差.  相似文献   

13.
由理论计算和统计分析估计了佘山40厘米天体测量照相望远镜不同天顶距带内的光谱型差。研究了星等差与观测残差的关系。发现光谱型差和星等差对射电星的光学定位的影响不明显,在归算处理时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台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物理技术和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之间所进行光电等高仪I型的国际合作持续了5年,共完成3个纲要的观测。根据这些观测资料,编算出包括817颗星的无赤纬盲区的等高仪星表和24颗射电星的星表。在此对不同的系统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射电星     
本文介绍了射电星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恒星射电天体物理的初步知识,并按如下四个方面评介了射电星观测研究最前沿的成果:星风的射电辐射(OB型星,沃尔夫-拉叶星,早型发射线星,共生星,金牛T型星,晚型巨星和超巨星);活动双星和dMe型星(猎犬RS型星,dMe型星,大陵五,激变变星,大熊W型星,活动超巨星);X射线星;新星和超新星。为了更好地理解观测结果,文中也介绍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用云南天文台Ⅱ型光电等高仪从1986年10月至1990年12月观测得到的26颗亮射电星的位置改正。  相似文献   

17.
5个新发现的X选BL Lac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新从美国引进的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BLLac天体.此外,还对去年作者在OMR引进之前发现的BLLac天体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去年发现的7个BLLac天体中,2322+343的CaIIH&K“Breakstrength”为26.9%,稍大于判据25%,因此,2322+343到底是BLLac天体还是射电星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测光及偏振观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从射电结构的角度评述了BLLac天体和FR-I射电星系的统一模型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射电结构、延展射电光度(Pext)、最大角尺度(LAS)、射电核主导系数(f)的比较以及对相对论聚束的测试。最新的射电观测资料表明XBLs是介于FR-I和RBLs之间的过渡型天体,这为BLLac天体是聚束的FR-I射电星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从射电结构的角度评述了BLLac天体和FR-I射电星系的统一模型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射电结构,延展射电光度(Pext),最大角尺度(LAS),射电核主导系数(f)的比较以及对相对论聚束的测试。最新的射电观测资料表明XBLs是介于FR-I和RBLs之间的过渡型天体,这对BLLac天体是聚束的FR-I射电星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昴星团天体测量标准区域441颗星的高精度位置和自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由PPM和ACRS星表以及Eichhorn等、Jones和Hertzsprung的星表综合而成的初始参考星表,对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历元间隔86年11张底片上33次露光按中心重叠法进行归算,得出了昂星团天体测量标准区域441颗星的高精度位置和自行,这些位置的标准误差均小于±0.″05,接近百分之九十恒星的自行标准误差小于±0〃.00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