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阀切换技术,采用配置六通气体进样阀、六通切换阀和双火焰离子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建立了同时分析抽余碳四中乙腈和丁二烯组分的方法,并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丁二烯抽提装置的抽余碳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阀切换时间设定为8.000 min时,经5次重复测定,乙腈组分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6.19%,最大相对误差为16.15%,回收率为96.60%~116.15%;丁二烯组分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0.63%,最大相对误差为15.29%,回收率为97.06%~115.29%。  相似文献   

2.
利用带T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O_2和石化企业常见可燃气体进行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可一次性测定气体中的O_2、H_2、CH_4、CO和其他烃类。利用色谱图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样品中所含待测组分的种类;采用外标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测定值和标准值的绝对误差很小,各组分的回收率为93%~102%;测定值的标准偏差最大为0.20%,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为5.08%。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业气相色谱仪连续分析燃料气体积发热值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工业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按照标准中混合气体热值计算中给出的公式和规定的气体基础物性值,演算了计算气体体积发热值的过程,基于色谱仪分析出混合气体的组分,计算出对应的热值,对混合气体的组分和发热值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采用在线式工业气相色谱仪分析混合气体发热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线气相色谱仪是实现天然气能量计量的关键分析设备,开展国产在线气相色谱仪的适应性研究,对打破进口在线气相色谱仪的技术壁垒,实现仪器设备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仪样机分析气体标准物质及开展现场应用试验,分析评价了样机的有效性、分离度、重复性、准确性及稳定性等技术指标。结果 样机能够有效分析气体中N2、CO2、C1~C6烃类组分含量,分析周期<2 min;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离度R=2.0,定量重复性RSD定量≤1.0%;4 h运行稳定性≤3.0%;与进口在线气相色谱仪分析实际天然气样品获得高位发热量的相对偏差≤0.1%。结论 研发的样机基本能够满足天然气能量计量的需要,为我国全面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实现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国产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通道并行气相色谱在裂解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亚敏  杨海鹰 《石油化工》2004,33(5):467-471
提出了一种用Agilent 3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分析裂解气的新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关联通道,建立了外标 (对氢气)和扩展校正归一化(其它组分)并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新方法保持了原系统快速、可靠的优势,最大程度减少 了标准气体的使用量,使分析操作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6.
火驱是稠油油藏重要增产措施之一。火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准确分析火驱产出气体的组分能为火驱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火驱产出气组分分析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及完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有效、准确的火驱产出气体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载气为氩气,柱温80℃,填充柱流量8ml/min,毛细管柱流量3ml/min。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出火驱产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6种气体组分的含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现场要求,并成功应用于火驱现场。  相似文献   

7.
海上平台某些生产井的天然气组分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高,当使用实验室气相色谱仪进行组分分析时,存在无法分析出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组分的体积分数的情况。介绍了海上平台便携式实验室气相色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情况,通过将气相色谱仪的分析软件中天然气标准样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组分的保留时间修改为实际样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组分的保留时间,解决了无法分析出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组分体积分数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A级以上贸易计量站一般均安装在线气相色谱仪测量天然气组成,用于计算发热量、压缩因子等物性参数,以作为贸易结算的依据,色谱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天然气贸易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天然气在线分析系统性能评价标准在计量站现场的应用情况,说明了气体标准物质配备原则,给出了气相色谱仪有效性、重复性、分离度和一致性的判断方法和具体实例。从标准现场应用的情况来看,部分在线气相色谱仪存在少量组分不符合标准要求一致性的情况,对物性参数计算和体积计算的影响约为0.05%,在当前国内天然气贸易以体积计算为主的情况下,虽然对贸易计量的影响较小,但在未来转向能量计量结算的情况下,需提高组成分析设备的检测准确度。建议至少每2年对气相色谱仪开展一次性能评价,以确保仪器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9.
用HP6890气相色谱仪分析炼厂气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P6890气相色谱仪,在特「一的操作条件下对永久性气体和一般称为炼厂气的C1~C2饱和烃及不饱和烃化合物进行了分离,运用外标法与校正归一化法相结合对各组分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带微型热导检测器的创新型气相色谱仪,选用不同的分析模块组合对模拟天然气中的组分进行快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条件下色谱可在85 s内完成天然气中常规组分的分析,分析重复性在1%以内;120 s内完成12组分硫化物气体组分的分析,检出限为0.5~2.0μmol/mol;H2S、COS、CH3SH、C2H5SH...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微型热导检测器(μTCD)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重复性、准确性和烃类组分对待测目标物的影响,在天然气气质组分不含丁烷及以上组分的条件下,方法的定性重复性(色谱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0.3%,定量重复性(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准确性的分析偏差≤5%,不同测量方法的比对结果满足GB/T 11060.8-2020总硫测定方法仲裁标准中再现性的要求。μTCD气相色谱法与常规气相色谱仪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周期短、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容易实现在线检测,对于气质组分中不含丁烷及以上组分时,该方法优势显著。 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橡胶防老剂EPPD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高,试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83%~1.267%;标准溶液的回收率为98.91%~100.84%,相对误差为-1.09%~0.84%。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吹-7柱联用-双检测器-多通道切换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碳二烃加氢除炔尾气中的各组分.结果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平行测试6次,14种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07%~1.98%,加标回收率为99%~103%.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气相色谱预排-切割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模式。通过实例与常规气相色谱分析进行了对比,指出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应用这种技术,可以简化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提高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HP 4890气相色谱仪和FID测定了炼油厂丙烯中的烃类杂质。色谱柱条件为PLOT/Al2O3,进样量50μL,阶梯程序升温,升温速率4℃/min,载气N2。用丙炔校验了该法的准确度,相对误差=0.87%,相对标准偏差=0.065%,能满足丙烯试样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氧选择性检测器(GC-OFID)测定柴油样品中微量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待测试样经10%的氢氧化钠溶液萃取,水相经稀盐酸调至pH=5~6后,用二氯甲烷反萃取其中的酚类化合物,挥发溶剂后得到浓缩的酚类富集物,然后进行GC-MS和GC-OFID检测。通过与GC-MS检测结果对比,结合各酚类组分的沸点和色谱峰保留规律,确定了GC-OFID上54个(组)色谱峰对应的酚类化合物的结构或类型。在酚类富集物中加入已知量的苯甲醇作内标物,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在样品量为50 mL时,测定苯酚、2,5-二甲基苯酚、2,3,5-三甲基苯酚的检测限分别为0.5,1.0,1.5 μg/mL,在质量浓度8~40 μg/mL范围内连续5次重复性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0%,可以用于柴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色谱模拟蒸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色谱模拟蒸馏分析方法、色谱柱选择及色谱模拟蒸馏分析方法软件的开发应用情况。经过在兰州炼化公司初步应用,表明该软件可以替代同类进口软件。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高含硫天然气中多种硫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仪和硫化学发光检测器检测高含硫天然气中硫化合物的方法。运用微流控制器解决了高浓度H2S对检测器的污染以及对其他硫化合物测定的干扰问题,只需一种标准物质就可快速经济地完成高含硫天然气中多种硫化合物测定。该方法根据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完成多种硫化合物的定性,并用外标法定量。用该方法进行高含硫天然气样品测定,硫含量和色谱峰面积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7。测定质量浓度为2mg/m3以下的硫化合物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测定质量浓度为2mg/m3以上的硫化合物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满足高含硫天然气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9.
原有热解气相色谱技术提供的参数和方法主要为早期烃源岩研究而设,难以适应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该文通过总结吉林探区热解色谱特征,摸索出一些适合储集层流体评判的特征参数,指出特征参数与不同原油性质热解色谱谱图特征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热解色谱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能力,通过大量实例检验效果较好。对其它油田寻找合适的储集层流体评价的参数和方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