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硬质聚氯乙烯低发泡挤出专用料的研究(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主要配方组分对硬质PVC低发泡挤出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筛选出新制品密度p=0.8g.cm^-3的实用硬PVC低发泡挤出制品配方。  相似文献   

2.
研究毛细管挤出过程中PVC与轻度交联MBS共混物熔体的胀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和剪切应力对挤出胀大比B值的影响较大;B与口戏比及MBS用量成反比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PVMBS共混体系的微观相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设计安装的放气量测量装置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发泡剂AC、Exocerol232和CCF进行分解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泡孔调节剂K-400、AZB-530对R-PVC基本配方体系塑性能的影响。利用Brabender挤出机对微发泡R-PVC挤出专用料的配方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4.
PVC/SBS共混体系的增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反应性挤出接枝的方法,在PVC/SBS动态硫化过程中引入顺丁烯二酯矸(MAAN),“就地”产生增容,以改装PVC与SBS间的相容性。用IR,SEM,DSC和力学方法对PVC/SBS共混体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过程可以获得满意的共混效果,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振动场的作用下,LDPE熔体于毛细管中动态挤出与稳定挤出时相比,挤出物的挤出胀大比减小,减小程度与施加的振动强度有关。在相同流率时于一定振幅条件下,挤出物胀大比变化与频率成非线性变化。另外,振动场对LDPE在毛细管中挤出时的不稳定流动有影响,在振动条件下,挤现LDPE时发生不稳定流动的临界流率有较大提高。结果表明,振动条件下挤出聚合物能有效地改善挤现物的弹性性能,从而为聚合物的挤出成型加工带来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维实体造型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机头CAD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分析总结塑料异型材挤出机头设计过程的基础上,探讨挤出机头的几何造型,并通过C语言AutoCADR12.0forWindow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ADS对AMEAPI的编程控制,研制了基于三维实例造型的挤出机头CAD系统。  相似文献   

7.
挤出过程中振荡对PP/CaCO3体系混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毛细管动态流变仪,研究了挤出过程中振择PP/CaCO3体系混合特性的影响。当PP/CaCO3填充体系在一较佳振荡条件下挤出时,振荡 非常有利于CaCO3在PP熔体中的分散。实验研究表明,有效的振荡作用能促进低分子填料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散,从而使填充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混合特性。  相似文献   

8.
气辅挤出成型可以显著消除传统挤出成型中出现的挤出胀大、鲨鱼皮、耗能高等现象。在气辅挤出系统中,气辅挤出口模的设计是核心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气辅挤出口模设计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口模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PVB的热行为及其热降解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G、DTG和DSC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热行为和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升高,PVB的热降解温度和半失重温度均升高;在空气氛中,PVB为三步降解,在氮气氛中,PVB为两步降解。  相似文献   

10.
以圆棒挤出为例,采用通用的流体力学有限元软件FIDAP,以壁面剪切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代替气体辅助挤出过程中的气垫膜层的作用对新型挤出方式——气体辅助挤出二维等温流动进行了粘弹数值模拟,得出和分析了口模内外的流线、速度、压力、应力分布和挤出胀大率等模拟结果,并将模拟结果和传统挤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对比表明:气辅挤出可以基本消除挤出胀大,和传统挤出时的速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在口模出口处沿轴向和径向均变化剧烈,而口模内部变化平缓的情况相比,气辅挤出时在有气辅段内各处的流线、速度、压力、应力很快趋同,到出口处几乎完全一致,从而可有效消除挤出过程中的“鲨鱼皮”现象,提高挤出制品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UHMW-PE棒杜以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得出了广泛应用。国内UHMW-PE成型工艺主要采用模压烧结法,效率低,不能适应大规模的生产,本探讨了UHMW-PE棒材挤出法的成型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的质量,经研究认为:不便于热加工,首先须对原材料严格把关;采用合适锻造工艺,锻后进行等温退火;在调质处理时适当提高淬火加热温度,采用空冷淬火,高温回火时也应采用空冷。  相似文献   

13.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挤出效应的强弱密切相关,我国实施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引起国内外研究者高度关注,理论界对此观点不一,尚缺乏定量研究。依据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规律和数据,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具体测算出中国的IS-LM曲线以及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许统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428-6432
介绍纳米晶材料的加工前景和纳米晶带材的一种制备方法,即大应变挤出切削。建立了基于大变形有限元理论的平面应变正交切削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Deform对切削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了切削过程中压缩比对切削力、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旨在探索大应变挤出切削过程中压缩比对切削过程的影响规律,优选出合理的切削参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如何获得均一性更好的PVC干混粉料,PVCD粉料在混合过程中押料量,加料顺序,混曙度等控制因素对PVC粉料的影响,阐述了PVC粉料混拿产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由实验证明胶丝挤出口模圆锥形通道比圆柱形通道能改善挤出条件,提高挤出质量。文中建立圆锥形通道的数学模型,得到计算口模尺寸的计算公式。一般讨论口模流变设计时,假设是等温的最佳但在实验中,温度是变化的,某些场合,为了更为精确掌握聚合物的性质,提高产品质量,温差是要计算的,文中讨论了温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反应挤出聚乙烯热收缩管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应挤出是制造硅烷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的新技术.在190~230℃下反应挤出成型可交联聚乙烯管材,管材在沸水中8~12h完成交联反应.扩管器型腔排气良好,扩管温度均匀,扩胀管须快速冷却定型.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增容剂的种类、用量对非相容性PVC/SBR共混体系改性的研究,并讨论了硫化剂、促进剂用量,返炼次数对共混体物性,挤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BR-26是PVC/SBR的优良增容剂,可以显著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通过对硫化剂、促进剂的适当选择,共混物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反应挤出法,实现了小本体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共聚合反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P-IR)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接枝物的接技率。研究发现在反映挤出过程中,小本体PP-MAH可以发生官能化反应,也可以是接枝上一定长度的MAH支链的反应,以及MAH的均聚合反应及小本体PP的降解反应,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反应起主要作用,接技共聚物的接枝率强烈地依赖于所加单体MAH.引发剂的用量及挤出反应温度,确定了最佳共聚合工艺条件:单体MAH用量5-9g/100gpp。引发剂用量0.5—1.0g/100gpp,反应温度215—230℃。  相似文献   

20.
流率和牵引速度对两种聚合物熔体共挤出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流体计算软件包POLYFLOW对两种熔体的二维等温共挤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讨论了两种熔体的流率比和牵引速度对共挤出流动情况、界面形状和挤出胀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流率比增大,两种熔体的壁面平均剪切粘度比增加,流动性差异增加,挤出物层比增加;牵引速度增加,界面平直段增加,挤出物截面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