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地推广应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2005年本单位根据需要建成并投产了一套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生产线,通过几年的加工生产和使用,效果较为理想,同时我们也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的实用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并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2005年本单位根据需要建成并投产了一套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生产线,通过几年的加工生产和使用,效果较为理想,同时我们也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的实用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玉堂  姚碧蕊 《种子科技》2005,23(5):298-299
棉花种子的脱绒方法分为两类,即机械剥绒和化学脱绒.化学脱绒目前常用的是泡沫酸脱绒和过量式稀硫酸脱绒.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是目前工艺先进、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棉种加工方法,相对于机械脱绒和泡沫酸脱绒,它具有棉绒脱净率高、便于精选、流动性好、播种均匀、节省种子等优点;与泡沫酸脱绒相比,在同等物耗下加工能力明显提高,适于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种子加工质量好,破碎率小,残绒率低,残酸率小;稀硫酸可以再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备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较低.同时,化学脱绒还起一个消毒作用,是有效防止病虫害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棉种质量提高,亩播量减少,可提早出苗2~3 d,苗全苗壮苗匀.现根据加工流程,将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分为两部分,即脱绒过程,包括风管至氨中合部分;精选过程,包括风筛选至电子计量包装出成品部分.  相似文献   

4.
稀硫酸棉种脱绒加工成套设备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石河子棉花种子的生产、加工、销售日趋繁荣,已形成棉花种子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棉花种子加工企业的设备也经历多次技术更新、改进。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棉花种子加工厂于2004年开始采用传统稀硫酸棉花种子脱绒  相似文献   

5.
棉花种子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包衣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棉花种子脱绒技术基本上分为机械脱绒和化学脱绒两种方式.机械脱绒由于不使用硫酸而避免了酸残留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棉短绒可以使用.但种子的残绒率和破损率比化学脱绒技术要高得多.而且对棉种的播种质量影响较大。化学脱绒是先采用浓盐酸、浓硫酸脱绒.后使用泡沫酸脱绒和稀硫酸脱绒技术.泡沫酸脱绒存在残绒率高、残酸率高。且因碱中和后种子表面易出现盐渍而影响包衣种子的美观等缺点.而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则解决了这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敦煌种业属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各类农作物种子1亿kg,种子经营产销量位居全国前4位,其中玉米杂交制种占全国需种量的10%,瓜菜种子出口占全国同类种子出口量的10%左右,收购加工皮棉2500万k。棉花购销量占甘肃棉花总量的50%。目前公司拥有种子加工企业7个、棉花加工企业6个,种子和棉花总加工能力分别为6.5万t、7.0万t。公司所生产的粮食、棉花、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英国布勒公司生产的彩色色选机对于棉花种子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分析了彩色色选机在棉花种子加工过程中对红黄籽、裸粒、破损籽和千粒重的影响,并将试验所得结论运用于棉花种子加工生产实践,以促进棉花种子加工工艺质量的控制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甘肃敦煌种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各类农作物种子1亿kg,种子经营产销量位居全国前4位,其中玉米杂交制种占全国需种量的10%、瓜菜种子出口占全国同类种子出口量的10%左右,收购加工皮棉50万担,棉花购销量占甘肃棉花总量的50%j敦煌种业目前拥有种子加工企业7家、棉花加工企业6家,种子和棉花总加工能力分别为6.5万t和7万t。  相似文献   

9.
棉籽含水量与棉种发芽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毛籽水分的高低与加工出成品种子的水分、发芽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毛籽水分在12%以上,加工出成品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当毛籽水分超过13.5%,加工出成品种子的发芽率在80%以下。  相似文献   

10.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11.
影响棉种发芽率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棉花市场放开 ,棉花价格上扬 ,棉花收购期间各收购部门哄抢棉花 ,棉种加工企业为了能收足棉花 ,只好降低保种棉的收购质量标准 ,从而导致保种棉水份升高 ,发芽率降低。这已严重影响到棉花生产的有序进行 ,如何提高棉种的发芽率 ,已经成为目前在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 影响棉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1.1 棉种生产条件是影响棉种发芽率的主要因素气候适宜 ,生产条件好 ,完全成熟的种子生命力强 ,易脱水和保贮 ,发芽率也高。气候条件不适 ,生产条件差 ,成熟不好的种子含水量高 ,不易脱水 ,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种子生命力弱…  相似文献   

12.
硫酸脱绒棉种发芽率检测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13.
过量式稀硫酸棉花种子脱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主要产棉基地.棉花生产已成为新疆主要支柱产业.新疆每年所供棉种的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这就给棉花种子加工与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棉种质量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而棉花种子脱绒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是棉花种子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棉花机械化精量播种、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是影响种子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描述现阶段敦煌种业种子加工中心田间收获系统、烘干系统、配药系统、钢板仓温控系统及数字身份管理系统等软件在种子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表明加工中心现阶段在种子加工中使用了很多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起了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本框架,并为进一步深化与完善种子加工生产管理信息化作出前瞻性谋划。根据目前加工中心种子加工自动化管理控制软件的应用现状,提出今后种子加工过程中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数据库部署的构建思路,并对本中心现阶段生产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有待加强完善的部分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棉花种子加工与播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子加工与播种技术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郑州450002)范新有,贾文化,朱淑珍棉种加工包括脱绒、清选、药剂处理和计量包装等过程,其中脱绒目前主要采用泡沫酸脱绒工艺,药剂处理广泛采用包衣技术。棉种加工技术环节多,影响因素复杂,必须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鲁棉研21号和鲁棉研28号种子加工新技术.将传统过量稀硫酸脱绒技术的毛子剥3次短绒改为剥1次短绒.将燃煤系统改为燃油自动控温系统.并研究了不同种农剂对2个品种的影响、研究表明.毛子剥1次短绒比剥3次短绒极显著降低了破损率:与燃煤供热系统相比.燃油自动控温系统脱绒工段的种子芽率提高了6.5%、活力指数提高了0.45、破损率降低了3.5%:种衣剂包衣使种子芽率提高了23%、活力指数提高了2.13.卫福包衣效果显著优于北农11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棉花清理加工理论的成熟和技术的不断探索,近几年,籽棉烘干作为一项新工艺、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众多棉花加工企业的关注。国内目前的烘干机普遍存在能耗高、脱水效果不理想的缺陷,生产线上大都配2道烘干。除郑州棉机所的中空隔板式烘干机外,我国普遍使用的仍是美国上世纪20年代的塔式机型。为了摆脱国外技术的垄断,  相似文献   

18.
王小波 《科学种养》2011,(11):62-63
种衣剂是给种子穿衣包裹的药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药肥复合性产品。种子包衣具有明显的杀虫灭菌、防治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功效。各地应用结果表明:使用种子包衣处理,一般可使小麦增产5%以上,玉米、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增产6%~10%。种衣剂的应用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但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还有待普及。  相似文献   

19.
沈月新  胡智 《种子》1997,(2):70-71
近一年来,江西省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实施种子工程的精神指引下,各地积极实践,实施种子工程已有较大的起步。1去秋今春,种子加工系统开局成效显著根据国家实施种子工程“九五”规划和农业部总体实施方案,结合江西实际,去秋今春以来,在制定江西省种子产业化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同时,重点突出了种子加工,加工系统运行开局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明显转变。1.l种子加工实现了由少而分散到多而集中的明显转变。1994年来,全省拥有种子加工单机293台(套),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加工能力4万吨,实际加工人8万吨。1996年…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10,(2):56-56
中国中化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种集团)与昆明市有关部门签订了1.9亿元的种子加工中心建设项目协议。根据协议,中种集团将在昆明市石林县生态工业园区投资1.9亿元建设国内一流的种子加工中心,该加工中心占地10hm^2,将于2010年正式投产,采用全球领先的种子生产加工设备,计划年生产玉米种子2000万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