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例。患者为年轻男性,表现为颜面淡红色半透明光滑丘疹,组织学可见典型的干酪样坏死灶。口服异维A酸胶囊连续6个月,皮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upusmiliarisdisseminatusfaciei,LMDF)是肉芽肿性面部皮炎中的一种,临床特点为颜面部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略高起皮面、质柔软、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状,常无自觉症状,玻片压诊呈苹果酱色。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常见结核性肉芽肿,明显干酪样坏死。LMDF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告临床表现典型且经病理检查确诊的LMDF2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1岁.因面部泛发丘疹4个月,于2006年4月2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鼻翼两侧出现多个黄红色粟粒大丘疹,无任何自觉症状,未予诊治,丘疹数量迅速增多并泛发至整个面部.患者患病以来无低热、盗汗,无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1岁.因面部丘疹、脓疱1年余,于2008年4月18日来我院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眶周、颊部出现绿豆大淡红色丘疹、脓疱和结节,皮损逐渐增多,局部稍有痒感,部分结节可自行破溃,曾在外院诊断为痤疮,予以维胺酯、甲硝唑口服,外用阿达帕林凝胶等治疗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2岁. 主诉:面部丘疹4个月余. 现病史:患者4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颜面部出现数个粟米大黄红色丘疹,无瘙痒及疼痛等自觉症状,曾于外院诊断为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予口服利福平0.45g/d治疗,半个月后病情无明显好转,遂于2018年4月3日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 既往史和家族史:否认既往肺结核及...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9岁。因面部散在红斑、结节6个月,于2004年9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个月前双侧眉弓上缘出现红斑,初起时呈粟粒大,略高出皮肤,不伴瘙痒及疼痛。皮损进行性加重,逐渐扩展到整个面部,渐发展成豌豆大红色结节。部分皮损自行破溃,有明显渗出。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曾在外院诊断为“百部皮肤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否认有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0岁。面部丘疹3年余,以眶周为主,逐渐增多、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皮突消失变平,真皮浅层可见结核结构,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周边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诊断: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主因面部皮损2年,加重1个月,于2013年9月4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颧部出现10余个粟米大小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皮损增多、渐累及面颊部,外用自购药膏略有好转。1个月前,皮损明显增多,于外院按湿疹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甲泼尼龙片16 mg/d等治疗15d,来诊时仍口服甲泼尼龙片12 mg/d,效欠佳。系统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AIDS合并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样狼疮(LMDF)。患者间断性发热3个月,CD4水平低下,曾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在疾病过程中出现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样狼疮,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提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罹患LMDF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异维A酸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LMDF)是一种病因不明多发于青年人面部的,以黄红色丘疹结节为基本损害的疾病。一直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来我科收治 3例患者,予异维 A酸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门诊患者 3例,均为男性,年龄 25~ 38岁,病史 3~ 6个月。均曾用“异烟肼”待药物抗结核治疗 1~ 3个月无效。均否认既往有结核病史,近期均无发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面部皮疹主要为黄红色及紫红色丘疹、结节,以眼周及口周为著,下睑处融合成堤状,玻片压诊呈典型苹果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在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LMDF)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0例LMDF皮损中TGFβ1,并以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LMDF组TGFβ1 阳性率和着色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TGFβ在LMDF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是一种少见的以红褐色丘疹、结节为基本损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患者的面部,尤以眼睑周围区域最为常见。目前对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对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颜面部出现丘疹11个月.患者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侧眼睑出现粟粒大紫红色丘疹,洗脸时刺痒,余无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因面部暗红色丘疹、结节3月于2008年2月20日到本中心就诊。3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多暗红色丘疹、结节,粟粒至绿豆大小,无自觉症状,皮疹可自行破溃结褐色痂,愈后留萎缩性疤痕。多次到外院拟“痤疮、酒渣鼻样皮炎”诊治,症状稍好转。发病至今无发热,咳嗽等。否认结核病史,家族中没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4个月前,患者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米粒大红斑,微痒,日晒后加重,躯干和四肢出现米粒至黄豆大红斑,部分红斑上有水疱,瘙痒明显,未予诊治。1个月前其面部红斑逐渐增多和增大,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面部散在红色结节、丘疹1年.1年前无明确原因眼睑下部、口唇周围出现双侧对称的5~6个丘疹,初起时呈粟粒大,遇热时发红,不伴瘙痒及疼痛,皮损逐渐增至芝麻大.后进行性加重,累及眉部、颧部,部分发展为萎缩性疤痕.外院以"痤疮合并感染"予口服泼尼松片、四环素片(具体剂量及疗程不详),外搽维A酸乳膏,多次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维胺酯胶囊的改良剂型———三蕊胶囊对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的疗效。方法  2 8例患者应用三蕊胶囊 1.0~ 1.5mg/(kg·d) ,分 3次口服治疗 ,连服 3月后判定疗效。 结果 痊愈 18例 (64 .3 %) ,显效 6例 (2 1.4%) ,进步 4例 (14 .3 %) ,无效 0例。结论 三蕊胶囊可作为维胺酯胶囊的良好替代品 ,通过抑制皮脂分泌、抗角化和抗炎症等作用较好地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5岁。因颜面部丘疹2年,渐波及颈部及双上肢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双眉间出现皮色、红色或暗红色丘疹,米粒大小,扣双眼下外侧、鼻周也出现类似皮疹,且原有皮疹有所增大,无自觉症状,外用皮炎平霜等药无明显改善,近半年来,  相似文献   

19.
20.
三蕊胶囊治疗颜面粟粒性狼疮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面粟粒性狼疮 (LMF)是皮肤科常见病 ,病因不明。近年来认为是与酒渣鼻、痤疮相似的对皮脂腺脂质的一种不寻常的肉芽肿反应 ,我们采用三蕊胶囊治疗LMF 5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例LMF经临床确诊 ,其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5~ 3 2岁 ,病期 2~8个月。 5例中既往曾先后用过异烟肼、链霉素等抗结核治疗 1~ 2月无效 ,用美满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等内服药和百多邦、皮康王霜等外用药也无效。5例患者均否认既往有结核病史。内科查体均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 :面部皮损主要分布眼周、前额、面颊、鼻唇沟两侧。皮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