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绞痛患者脑利钠肽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AP)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20例(对照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及55例AP患者静脉血BNP浓度.使用惠普SONOS 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P组血浆lg(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LVEF<50%的患者升高更明显(P<0.05).心功能NYHA≥Ⅲ级组lg(BNP浓度)明显高于Ⅱ级组(P<O.01),NYHAⅡ级组高于Ⅰ级组(P<0.01),NYHA Ⅰ级组高于对照组(P<0.01).稳定型AP组和不稳定型AP组lg(BN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O.05).冠脉病变1支组、2支组及3支组间lg(BNP浓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O.05).AP组血浆BNP浓度与LVEF负相关(r=-O.54,P<0.001),与LVESD正相关(r=O.53,P<O.001),与LVEDD、LAD相关性较弱(分别为r=0.40,P<0.01;r=0.39,P<O.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严重心衰患者表现更为明显.BNP浓度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与AP是否稳定、冠脉病变可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3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4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血浆BNP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相关关系.结果: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不同,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6,P<0.05),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呈负相关(r=-0.57,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血浆BNP值可作为较可靠的早期预测心功能不全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素华 《广西医学》2007,29(4):483-485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测定在131Ⅰ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甲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含量,其中甲亢组25例、甲心(NYHA II级)组23例及甲心(NYHA Ⅲ~Ⅳ级)组15例,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 甲心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P<0.01),甲心(NYHA Ⅲ~Ⅳ级)组131I治疗前后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甲心(NYHAⅡ级)组(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关,它可作诊断甲心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快速检测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及对心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住院有气急和呼吸困难患者80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40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40例.均经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检测血浆BNP.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心功能Ⅱ级,LVEF≤50%的8例患者血浆BNP浓度为(281.70±163.45)ng/L,心功能Ⅲ级,LVEF≤45%的20例患者血浆BNP浓度为(580.30±210.12)ng/L,心功能Ⅳ级,LVEF≤30%的12例患者血浆BNP浓度为(1486.65±651.34)ng/L. LVEDD≥60mm组18例的血浆BNP浓度(918.418±450.21)ng/L,显著高于LVEDD<60mm组22例的血浆BNP浓度(298.58±160.51)ng/L(P<0.01),而LVEDD<60mm组血浆BNP浓度比左、右室舒张期末内径正常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浓度(31.4±26.51)ng/L显著增高(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浓度(741.63±453.15)ng/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31.4±26.51)ng/L(P<0.01).结论 血浆BNP的释放与左心室容积增大有关,心衰患者血浆BNP的浓度水平与左心室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快速检测血浆BNP浓度对鉴别呼吸困难是心源性或肺源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患者BNP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80例及对照组23例空腹血清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的加重而增高。心衰患者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7,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功能状况,对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2例CHF患者治疗前、后和18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56±253)Pg/mL较对照组(28±6)pg/mL明显增高(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意义,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r=0.672,P<0.01).缬沙坦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LVEF有所提高,LVEDD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328例慢性心衰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1、0.55和0.59,P均<0.01)。结论BNP是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含量及其与左心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其与LVEF呈负相关(r=-0.34,P<0.001),而与LVEDD呈正相关(r=0.65,P<0.001),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BNP浓度下降,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65岁以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常规使用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d),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与血浆脑钠肽(BNP)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BNP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CO与血浆BN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组别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室性期前收缩(PVB)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取PVB患者68例,按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0HDA)分为室性期前收缩(PVB)组38例、室性期前收缩并器质性心脏病(PVB合并OHDA)组30例,均排除心功能不全;另选14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用Triage BNP干氏床旁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患者血浆BNP浓度,心脏多普勒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PVB合并OHDA组的BNP水平为(151±8)ng/L,明显高于PVB组(50±6)ng/L和对照组(46±5)ng/L(P<0.01),PVB组较对照组轻度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B合并0HDA组与PVB组、对照组相比LVEDD增大(P<0.01),LVEF降低(P<0.01).各组血浆BNP水平与年龄、心率、CK-MB无相关性,与LVEDD(r=0.526,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479,P<0.01)呈负相关.结论 PVB合并0HDA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提示其有助于鉴别PVB患者有无合并0HDA,对监测病情发展、指导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中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4例HF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浆BN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HF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随心功能分级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的BNP水平分别为(34±30)、(301±102)、(643±310)、(1002±430)ng/L,HF患者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560,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51,P<0.01)。结论BNP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115例(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39例非心力衰竭的心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的差别;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1);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DD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HF的一个可靠指标,同时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CHF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BNP与左室内径,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因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衰住院患者77例,按EF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4例,对照组43例,入院后均经心脏彩色B超检查,Triage检测仪测定血浆BNP水平,测量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结果:实验组LVED、LAD及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BNP与左室射数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24,P0.05),BNP与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567,P0.05、r=0.630,P0.05)。结论:心力衰竭越严重,血浆BNP水平越高,心力衰竭患者BNP的血浆水平与LVEF负相关,与LAD、LVEDD正相关,BNP是诊断心衰的可靠指标,应大力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心室整体峰值应变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本院收治的63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甲亢及甲状腺心脏病诊断标准分为甲亢组31例和甲亢心组32例,另择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行常规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径向应变(GRS)及血浆BNP水平。结果:GLS、GCS、GAS及GRS值甲亢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心组均低于甲亢组及对照组(P0.05);甲亢组LVDD、LVSD、IVST、LVPWT及LVE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LVDD、LVSD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P0.01),LVEF均低于甲亢组和对照组(P0.01),三组间IVST、LVPW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甲亢组高于对照组,甲亢心组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GCS、GAS及GRS值与BNP水平均呈负相关,其中与GLS与GAS相关性最好。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早期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心脏功能受损情况,其与血浆BNP水平结合可较敏感地反应心功能的变化及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孙梅 《当代医学》2011,17(22):111-112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其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测定13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36例健康试验人员的空腹血浆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平均值。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心功能组间血浆BNP水平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性负相关(r=-0.69,P〈0.01),与LVEDD呈显著性正相关(r=+0.70,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增加,可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的含量,探讨BNP含量的变化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免疫测试仪测定观察组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心脏多普勒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测量心胸比,同时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类型,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865.6±590.9)p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2)pg.mL-1(P<0.01)。心功能II级组、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级组(P<0.01),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I级组(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1),LVEF下降(P<0.01);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5),LVEF下降(P<0.05)。心功能IV级病例组中,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两两比较BNP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中BNP含量可反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和分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哈萨克族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和肽素(Copeptin)水平变化以及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4月收治的哈族HF患者90例(NYHAⅡ~Ⅳ级),选取同期住院无心功能不全患者30例(NYHAⅠ级),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Copepti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计算体质指数(BMI),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结果 哈族HF患者血浆Copeptin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Copeption与心功能分级、LAD、LVEDD呈正相关(P<0.01),与LVEF、FS呈负相关(P<0.01).结论 哈族HF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显著升高并与HF病情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与左心扩大程度呈正相关.Copeptin可以作为判断哈族HF患者心功能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新疆维吾尔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种住院治疗维吾尔族CPHD患者51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组(n=16)、心功能Ⅱ级组(n=14)、心功能Ⅲ-Ⅳ级组(n=21),以单纯COPD维吾尔族患者15例为对照。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肺动脉舒张期末期内径(PAD)、肺动脉收缩压(PAP)等。结果: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血浆BNP水平随之上升,其中NYHA心功能Ⅱ-Ⅳ级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I级或单纯COPD患者(P<0.05)。并且维吾尔族CPHD,患者BNP水平与RVD(r=0.293,P=0.017)、PAD(r=0.258,P=0.036)、PAP(r=0.410,P=0.001)成:正相关。结论:维吾尔族CPHD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衰程度、心超检测结果等具有较好的相关,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比较简便及准确的评估、随访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晓铭  武革  陈文璞  周飞  吴美芬 《广东医学》2012,33(12):1774-1775
目的 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及评估BNP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伴心力衰竭60例,无心力衰竭20例.用Triage诊断仪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LVESD、LVEDD和LVEF,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心力衰竭分级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BNP与LVESD、LVEDD、LVEF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心力衰竭Ⅱ~Ⅳ级患者治疗后的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BNP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测定在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甲心)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含量,其中甲亢组25例、甲心(NYHA II级)组23例及甲心(NYHAⅢ~Ⅳ级)组15例,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甲心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P<0.01),甲心(NYHAⅢ~Ⅳ级)组131I治疗前后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甲心(NYHAⅡ级)组(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关,它可作诊断甲心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