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IPSe.max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患者(总计63颗)行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1个月、3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复诊检查,根据改良Ryge评价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63例瓷贴面均完整未脱落;1例出现边缘渗漏着色;3颗患牙出现牙本质敏感现象。结论:IPS e.max铸瓷贴面是前牙较理想的美学修复方法,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价CAD/CAM全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8颗前牙,采用CEREC的椅旁CAD/CAM修复系统及IPS e.max CAD瓷块即刻完成修复体并粘结。参照改良Ryge评价方法,对临床使用1周、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贴面在颜色匹配、瓷表面完整度、边缘染色、边缘适应性、术后敏感、牙龈健康状况、继发龋方面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CAD/CAM全瓷贴面在这些方面的临床评级,90%以上达到A级。结论 用CEREC的椅旁CAD/CAM修复系统及IPS e.max CAD瓷块完成的贴面临床效果良好可靠。  相似文献   

3.
陶进京  黄罡  景建龙 《口腔医学》2012,32(10):619-621
[摘要] 目的 评价后牙IPS e.max press 全瓷铸造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取1 217例1 533颗后牙IPS e.max Press 铸瓷全冠修复体,修复3~24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修复体评估。结果 96.6%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未出现破裂、崩瓷、脱落、基牙冠折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IPS e.max Press 全瓷修复体的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二矽酸锂基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氟斑牙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对于中重度氟斑牙患者23例,共计178颗牙齿行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贴面粘接后0.5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参照改良R y ge评价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根据改良R y ge评价标准,不同复查时间A级的贴面百分数均在80%以上,A级+B级达99%以上。结论:使用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氟斑牙IPS e.max铸瓷贴面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美观区铸瓷贴面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美观区修复病例22例,共105颗IPS e·max铸瓷贴面,采用改良的瓷贴面评价标准评估修复后2年的修复体完整度、修复体磨耗、颜色满意度、边缘染色、边缘适合性、继发龋、牙本质敏感症状及牙龈指数共8项指标.结果 修复后2年,105颗IPS e·max铸瓷贴面,在修复体完整度一项有3颗贴面评估失败:1颗瓷贴面崩折,2颗出现明显影响美观的裂纹;其余7项指标的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IPS e·max铸瓷贴面应用于美观区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E—max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5颗前牙行E-max铸瓷贴面修复.术后1、6、12个月复查,从瓷贴面完整度、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状况、牙敏感程度、颜色匹配度等方面评价修复效果。结果1、6、12个月复查时,各有1个贴面发生近中切端小缺损,各有17、14、7个贴面边缘卡探针,各有5、3、1颗牙有牙龈炎症。1个月后复查7颗牙有轻度冷热敏感,6个月后敏感消失。所有贴面颜色与邻牙协调。结论E—max铸瓷贴面修复前牙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前牙过小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5例患者的87颗牙使用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完成后1、6、12、24、36个月进行复查,参见改良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CDA)/Ryge标准进行评价,检查包括边缘适合性,瓷表面质地,颜色匹配,牙敏感症状和牙龈健康情况五个方面。结果 1个月复查时,11颗基牙出现牙敏感症状,予脱敏治疗处理后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复查牙龈情况,9颗基牙出现牙龈炎症,经卫生宣教及系统牙周治疗后症状好转。1个月及6个月复查时,所有贴面边缘密合,完整性好,瓷表面质地良好。12个月复查时出现1颗贴面完整脱落,清洁处理后重新粘固未再次发生脱落。24个月复查时,一患者进食过程中前牙误咬硬物发生修复体崩折,牙本质暴露,予重新制作贴面进行修复。观察到36个月时7颗基牙出现不同程度龈退缩。结论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适用于前牙区过小牙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IPS e. max Press热压铸陶瓷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冬冬  王宁  骆小平  聂蓉蓉  尹敏  石玉娟 《口腔医学》2009,29(10):543-544,547
目的探讨IPS e. max Press热压铸陶瓷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IPS e. max Press热压铸陶瓷技术制作70例163件全瓷修复体,并进行一年多的随访。结果制作的163件全瓷修复体色泽自然,边缘密合,牙龈组织健康。随访一年多成功159件,失败4件,成功率为97.6%,其中1件为崩瓷,3件为粘接脱落。结论IPS e. max Press热压铸陶瓷具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牙科美容修复中IPS e.max Press全瓷冠对上颌变色前牙的遮色效果。方法:收集上颌变色前牙130例,共172颗牙,行IPS e.max Press全冠修复。采用直观观测法和数码相机拍照相结合,综合分析其对修复牙的遮色效果。结果:轻度、中度变色前牙共119颗,采用IPS e.max Press全瓷冠修复,无1例基牙颜色外露;53颗重度变色牙中,37颗透出基牙颜色,16颗无基牙颜色外露。结论:轻度、中度牙冠变色前牙采用IPS e.max Press修复,可取得良好的遮色效果,而重度变色牙则存在透出基牙底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近期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共选取35例56个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体,修复3-18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的修正标准进行修复体评估,并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修复体颜色、形态、功能、舒适度各项满意率为94%以上,有96%的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继发龋各项检查达到A级。结论:IPS e.max Press是一种修复效果较好的全瓷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Sancti Spiritus Province in the 1984-1986 period about the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of lip cancer. Male patients were the most affected by lip cancer (CIE 8-140) in our series. The place of the tumor was predominantly the lower lip (p less than or equal to 0.001). Surgical treatment was used in 96.8% of the cases and the cuneiform (wedge-shaped) exeresis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isease (T1 y T2). Casta?ón keloplasty was the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 used in 18.7% of the patients. Local sepsis was present in 31.2% of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occurring most frequently in upper lip tumo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