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1971年7月,我矿日处理300吨铜浮选厂建成投产,以石灰作矿浆pH值调整剂和非目的硫化矿物抑制剂。由于石灰添加方法落后,添加数量无法严格控制,多加泡沫发粘,浮选难以进行,少加犹如清水,汽泡矿化效果很差,浮选机刮板刮清水,选矿回收率只有88%左右,精矿品位15—18%。1980年选矿处理能力扩大到500吨/日,将石灰人工控制添加改为机械可调定量自动添加,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石灰添加小车的往返频率,从而控制石灰干粉的添加量。改进后,石灰添加均匀稳定,劳动强度大为降低。但是,由于没有仪器监测和控制石灰的有效添加量,矿浆pH还得靠人工用试纸测  相似文献   

2.
在浮选过程中,矿浆pH值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回收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pH检测仪表、石灰添加装置、控制系统和MFA软控制器实现浮选作业矿浆pH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石灰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灰主要作为非目的矿物抑制剂、矿浆p H调整剂、矿浆凝结剂、目的矿物活化剂以及与其他药剂组合在浮选流程中发挥作用。由于石灰的用量以及添加方式都会对浮选指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不影响石灰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减少石灰的用量并且找到最合适的添加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老石旦选煤厂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浮选药剂乳化装置及浮选工艺参数自动控制系统对其进行了改造,并确定了合理的加药方式及多点加药的添加点,从而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达到了降低药耗,提高精煤产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某硫化铅锌矿的优先浮选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性捕收剂乙硫氮对广西某硫化铅锌矿的优先浮选工艺有良好作用.优先浮铅时添加石灰、硫酸锌、乙硫氮;浮锌时添加石灰、硫酸铜、丁黄药.产出铅精矿Pb品位75.03%,Pb回收率94.50%;锌精矿Zn品位58.00%,Zn回收率92.30%.获得了良好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浮选床液位这种大滞后、大惯性且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控制对象,采用模糊自整定PID复合控制,根据浮选柱内的液位变化迅速由模糊控制策略调整自身的PID参数,从而快速稳定浮选床的液位值。结果表明,对于浮选床液位的控制,采用该算法的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满足浮选生产工艺过程中对浮选床液位的调节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石灰在铜矿峪矿选矿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认为合理添加石灰可以提高铜矿峪矿的浮选指标,降低药剂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应考虑在铜矿峪矿选矿生产中添加石灰。  相似文献   

8.
石灰在铜矿峪矿选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灰在铜矿峪矿选矿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认为合理添加石灰可以提高铜矿峪矿的浮选指标,降低药剂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应考虑在铜矿峪矿选矿生产中添加石灰。  相似文献   

9.
此次工业试验是在不停产、不改变现场生产流程结构条件下进行的。停用铅浮选石灰、乙硫氮等药剂,在铅粗选、铅扫选Ⅰ、扫选Ⅱ改用GY,铅精选Ⅲ添加硫酸锌和(少量)GY;锌粗选加入硫酸铜、丁基黄药及松醇油,锌扫选Ⅰ加入硫酸铜、丁基黄药、松醇油。用GY代替乙硫氮、松醇油选铅,取消了原工艺所用石灰,不降低产品的质量,每年还可节约成本67.755万元。尾水的pH值降至7左右,满足了环保排放的要求,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阴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褐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某褐铁矿性质相对较简单的特点,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选别褐铁矿。研究了脱泥、单一阳离子及阴阳离子联合等技术方案对反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添加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L脱泥、石灰活化含硅矿物、淀粉抑制铁矿物、油酸及十二胺联合使用的新工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指标。经脱泥和反浮选后,得到含铁品位为57.18%、铁回收率74.9%的褐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11.
冯海亮  车小奎  郑其  马立成  王雷 《矿冶》2015,24(6):14-18
某碲尾矿硫含量较高,矿物组成复杂且含硫矿物被石灰及亚硫酸钠抑制,属较难回收矿物。试验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单一浮选与磁选—浮选联合选矿流程的工艺流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磁选流程对改善硫铁矿的选矿指标作用不大。通过对不同药剂种类及用量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药剂制度。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一次精选的浮选流程,最终获得了硫精矿品位40.39%,回收率90.69%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某难选铅锌矿选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某铅锌选矿厂生产过程中铅精矿"掉槽"及"涨肚"现象,提高选矿指标,根据原矿性质及结合现场已有生产流程,本试验对铅锌优先浮选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在球磨中添加捕收剂及大量石灰,提高入选品位,快速浮选,缓解了铅精矿"掉槽"及"涨肚"现象,得到了含铅46.7%、含锌1.29%、铅回收率74.84%的铅精矿和含锌47.3%、含铅0.41%、锌回收率78.36%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3.
河南某难处理金矿石选冶工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南某难处理金矿石品位低、黄铁矿含量高、部分载金硫化物氧化严重,以及金嵌布粒度极细的特点,开展了详尽的浮选及全泥氰化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浮选工艺,所得精矿的金品位和金回收率仅为18.72 g/t和72.55%;而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矿浆液固比为2∶1,加石灰调浆5 h使矿浆pH值稳定在11.5左右,氰化钠用量为1 kg/t,氰化浸出时间为72 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达81.11%。因此,推荐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处理该矿石。  相似文献   

14.
云南某高硫低铜铜矿石,铜氧化率达18.52%,容易产生可溶性离子,增加铜硫分离难度。为给选矿厂的工艺改进提供依据,在原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浮选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药剂制度优化和增设中矿再磨作业及浮选柱精选作业,铜精矿铜品位从16.81%提高到22.45%,铜回收率从70.98%提高到79.81%,现场工艺流程的石灰用量大幅度下降,为后续选硫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大量添加石灰引起的管道堵塞、矿浆环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黄铁矿抑制剂BY,应用于缅甸某硫化铜矿浮选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指标。该矿石含铜1.40%、硫8.95%,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含硫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采用抑制剂BY通过一粗两精一扫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的铜精矿Cu品位为25.13%、回收率为93.47%,S品位为33.97%、回收率为19.93%。与石灰相比,精矿中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99和0.16个百分点,硫品位和回收率分别降低了1.01和2.14个百分点,闭路试验粗选pH值可由12降低至9.7,可实现低碱环境中铜硫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两个月的生产运行,厂坝铅锌矿浮选系统中的石灰自动控制系统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使石灰的添加做到了定量、定性、合理,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选矿厂铜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在不改变选厂现有优先浮选流程及设备的条件下,选择使用MT-12作为铜矿物的捕收剂,通过改变石灰添加地点和用量、提高磨矿细度、优化药剂制度,最终获得铜精矿品位19.54%、回收率75.69%;铜的回收率比现场使用Z-200捕收剂提高了7.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