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改变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交联度和使用不同结构的二乙烯苯,合成了树脂Ⅰ-Ⅵ,在工业二乙烯苯共聚体系中加入少量丙烯酸甲酯合成了树脂Ⅶ;交联聚苯乙烯经Friedel-Grafts酰化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乙酰基制备了树脂Ⅷ。用物理技术和化学方法表征了树脂的结构。树脂对叶绿素铜的吸附量不仅与其二乙烯苯含量有关,还与二乙烯基的位置(间-,对-)异构有关,树脂骨架极性的增加,不利于树脂对叶绿素铜的吸附。  相似文献   

2.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新合成的NJ-8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吸附苯甲酸,并与Amberlite XAD-4进行比较。从静态平衡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讨论吸附机理。动态穿透吸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NJ-8提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能力约为Amberlite XAD-4的1.6倍。  相似文献   

3.
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极性吸附树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树脂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着手,通过改变交联度,致孔剂用量,种类以及引入适量功能基因,分别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研究了它们对工业废水中β-萘碘酸的吸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种极性吸附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在Friedel—Crafts催化剂存在下,与二氯亚砜发生反应而产生了后交联,形成大孔树脂,因为树脂中引入了极性的亚矾基团,此树脂可作为极性吸附树脂。树脂通过元素分析。孔结构测定、红外光谱等,证实发生了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乙烯苯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二甲酯、乙酸烯丙酯、丙烯腈、甲基乙烯基甲酮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悬浮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度为40%的大孔吸附树脂。并表征了这些树脂的结构,测定了树脂对绞股蓝皂甙的吸附量。结果说明,所用单体的极性等因素对树脂的孔结构及吸附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二乙烯苯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二甲酯、乙酸烯丙酯、丙烯腈、甲基乙烯基甲酮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悬浮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度为40%的大孔吸附树脂。并表征了这些树脂的结构,测定了树脂对绞股蓝皂甙的吸附量。结果说明,所用单体的极性等因素对树脂的孔结构及吸附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二乙烯苯在致孔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制得大孔交联聚苯乙烯,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和付氏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结构性能。实测结果表明,共聚体的交联度、致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吸附树脂的孔结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醛类化合物与尿素反应的基础上,确定含有α-羰醛基的化合物在pH7.4,37℃下对尿素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将α-羰醛基引入到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骨架上,合成出带有α-羰醛基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含α-羰醛功能基的树脂在pH7.4,37℃条件下与目前临床使用的氧化淀粉相比,具有更大的吸附潜力。本文还研究了吸附条件对该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季铵基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甜菊式甙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由工业二乙烯苯聚合得到的大孔树脂进行氯甲基化的可行性,考察了聚合物孔结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氯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由氯甲基化树脂制备了强极性季铵基吸附剂。并研究了合成的季铵基吸附剂对甜叶菊提取物中甜菊甙及色素的吸附-脱附性能,发现该吸咐剂对甜菊甙与色素的吸附-脱附性能完全不同,因而可用该吸附剂制备高品质的甜菊式。  相似文献   

10.
在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系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腈和乙酸烯丙酯等等三单体,对吸附树脂表面进行修饰,用物理技术和化学方法表征了合成树脂的结构,测定了它们对甜菊甙的吸附量。结果表明,第三单体的极性和用量等因素对树脂的孔结构和吸附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正庚烷/正丁醇、正庚烷/环己醇等混合溶剂为致孔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对羟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并研究了这些共聚物对咖啡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型树脂吸附量小,而大孔型树脂吸附量大且比表面积对树脂的吸附量影响不明显。IR证实这类树脂吸附咖啡因时,氢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丙烯腈-二乙烯苯交联共聚物,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得到二氨基三嗪树脂.尝试了该三嗪树脂对脲嘧啶和胸腺嘧啶在甲醇中的吸附情况,初步研究了该三嗪树脂在质子性溶剂中对生物碱的分子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以二乙烯苯和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大孔交联聚丙烯腈吸附树脂,测定了两系列树脂的孔和表面性能。同时以上述材料为母体,通过与乙二胺反应将腈基进行化学转化,制得大孔交联聚乙烯咪唑啉树脂,并探讨了该树脂在碱性介质中(pH10)对Au~+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超高交联树脂对苯胺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水溶液中超高交联树脂AM-1和NJ-8及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4吸附苯胺的热力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3种树脂吸附苯胺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其中AM-1和NJ-8对苯胺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由于AM-1和NJ-8的微孔结构和表面存在酸性基团的吸附中心,对苯胺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X—5是一种非离子型的优良吸附剂,骨架成分是苯乙烯—二乙烯苯的交联共聚物。其比表面为550m~2/g,平均孔径为300。X—5吸附树脂对维生素B_(12)有良好的吸附及解吸性能。其吸附率高达97%,吸附量高达132mg/g(干树脂),易于洗脱,洗脱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乙基苯乙烯与二乙烯苯球形共聚物PED-9吸附树脂,粒径3~7μm,用作薄层色谱固定相,对板效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分离实例说明它对硝基苯酚及芳胺具有优良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7.
铜模板交联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壳聚糖对CuSO4、Cu(Ac)2、Cu(NO3)2和CuCl2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并以各种铜盐为模板合成了戊二醛交联树脂,考察该树脂了对金属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交联树脂对铜离子有较强的“记忆”功能,且以硫酸铜为模板的壳聚糖较其它盐的模板有更高的吸附量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Friedel-Crafts后交联及化学修饰反应,合成了乙酰苯胺基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05,通过红外光谱(IR)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BET)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Amberlite XAD-4树脂作为参照,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了ZH-05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和对氯苯酚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与XAD-4树脂相比,ZH-05树脂对苯酚和对氯苯酚均具有更佳的吸附性能.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拟合ZH-05树脂对苯酚和对氯苯酚的吸附等温线.ZH-05树脂对苯酚和对氯苯酚的吸附以焓推动的自发物理吸附过程为主,吸附过程放热;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9.
用吸附树脂纯化分离中药黄芩中的黄苓甙是天然药物研究新技术。但吸附树脂交联聚苯乙烯疏水性强,水相与树脂之间的界面能较大,通过氯甲基化引入极性基团可以改善树脂的吸附性能。本文通过对氯甲基化后的交联聚苯乙烯(氯球)进行后交联以改善树脂孔结构,并通过胺化反应增加树脂的极性和亲水性,研究所合成一系列大孔吸附树脂的碱基含量对黄苓甙的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包结有机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所形成的配合物树脂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吸附配合物,本文报道了以这种包结配合物树脂吸附富集铜与镍的有关实验条件,反应机理以及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H=4~6的弱酸性介质中,包结树脂可以分别从稀溶液中定量吸附铜与镍,富集倍数达到50倍(铜)与200倍(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