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我院自1991~1996年共施行早亢病人麻醉3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4例、女31例,年龄20~50岁之间,连硬5例、颈丛30例。原发性早亢28例、继发甲亢7例。单项T_3高者5例、T_3及T_4均高者15例、原发甲亢二次手术2例,并发甲状腺心脏病5例。入院治疗后术前复查后T_3、T_4仍然偏高者5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7年至1999年5月,应用洛赛克与凝血酶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25例,并与1995年10月至1997年6月应用传统治疗方法的27例作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5~70岁,平均58.8岁。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时间:术前3例,术后1~2天6例,3~5天11例,6~7天4例,>7天1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39~71岁,平均59.7岁。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时间:术前4例,术后1~2天5例,3~5天13例,6~7天4例,>7天1例。以往无肝、肾及胃病史,入院后肝肾功能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患者均为手术治疗病人,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在治疗中死于其他并发症的不在统计之中。  相似文献   

3.
RIA检测FT_3、FT_4在甲亢诊治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其特征为甲状腺激素升高所引起的高代谢症候群。因此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对于了解甲亢病情及甲亢治疗效果及预后估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甲亢治疗前后血清FT_3、FT_4的变化,并与T_3、T_4等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着重评价了FT_3、FT_4方法的可靠性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简要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一、正常对照组:健康人50例(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1.2岁。临床均无甲状腺肿大与甲状腺疾病史,甲状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4.
徐慧 《医学信息》2006,19(2):309-3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术前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12例甲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 除3例术后出现轻微声音嘶哑,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在8~10天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应用(131)~Ⅰ治疗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疗效已得到公认。但甲亢应用(131)~Ⅰ治疗后对甲状腺旁(C)细胞有无影响,一直有所争论。本研究对甲亢用(131)~Ⅰ治疗前后的C细胞通过对钙输注前后降钙素的测定,了解放射性对C细胞功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甲亢病人70例(女42例,男28例)。年龄16~69岁,平均38岁。所有病人均经吸(131)~Ⅰ率,血清TT_3,TT_4、FT_3、FT_4,rT_3、TGA、TMA测定,确诊为甲亢者。先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3~12月,然后给予(131)~Ⅰ口服治疗。剂量为111~296MBq,平均剂量为185MBq。  相似文献   

6.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亢平、丙基硫氧嘧啶(PTU)通过抑制甲状腺滤泡的聚碘作用,使Graves 病患者血浆T_3、T_4水平维持正常。研究发现,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TSH 受体抗体水平及T 细胞亚群也会发生变化。作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观察了甲硫咪唑(甲亢平的活性代谢产物)、PTU 和心得安对B、T 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患者(5侧)均为最近确诊的、尚未经治疗的甲亢病人,5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报道,胃泌素含量的测定与甲状腺关系呈正相关。甲亢腹泻的原因尚不太清楚。为此,作者观察了42例甲亢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并对甲亢伴腹泻和无腹泻的患者进行了观察,以此探讨腹泻与胃泌素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人:40例(男21,女19),系本院健康体检者,均无甲亢病史,甲功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无消化道疾病史。年龄20~45岁,平均33.2岁。 (二)病人组:42例,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病史、甲状腺B超、甲功检查),其中甲亢伴腹泻组18例(男6,女12),年龄16~53岁,平均36.8岁。甲亢无腹泻组24例(男10,女14),年龄15~48岁,平均34.2岁。两组均为门诊首诊或首次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测定甲状腺激素(T_3、T_4)及血胃泌素,治疗予以他巴唑10mg每天三次口服,待症状缓解后渐减  相似文献   

8.
TRH兴奋试验是一种观察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状态的试验方法,它对于了解垂体TSH贮备功能,诊断和鉴别诊断甲亢、甲减及疗效观察和其他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将我们收集的146例患者TRH兴奋试验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实验对象:为住院和门诊病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而确诊。 (一)正常对照组:为本院健康职工,共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20~45岁。 (二)病人组:未治疗甲亢24例,他巴唑药物治疗7例,碘~(131)治疗后6例;原发性甲减13例,垂体性甲减2例,甲状腺腺瘤23例,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3例,甲状腺瘤手术后3例;甲状腺肿2例;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3例;眼型Graves病29例。共计115例。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院内分泌科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1月收治 3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患者治疗前后EEG变化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30例甲亢均为本院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病人 ,女性 19例 ,男性 11例 ,年龄 15~ 6 0岁 ,其中 10~ 19岁 1例 ,2 0~ 2 9岁 8例 ,30~ 39岁 6例 ,40~ 49岁 9例 ,5 0~ 6 0岁 6例 ;病程 4个月至 17年 ,平均 5 3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眼、甲状腺肿及心悸、头昏、情绪改变、多汗、双手细震颤等症状。作血清TT3、TT4 测定均异常 ,TT3 为 10 0 6± 4 34nmol/L ,TT4 为 338 2 3± 4 83n…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变范秀玉蒋立艳张雄伟王晶董玉芳邵会全刘志华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本文应用EEG技术对21例甲亢病人在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探讨本病的脑功能改变。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21例均为1996年1月~19...  相似文献   

11.
血清总甲状腺素(T_4)和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是判定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指标,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进一步提高T_3和T_4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率,我们采用T_3和T_4的积值(PT)来判定甲状腺的功能,提高了对甲亢的诊断率。现将我们对49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患者493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59例(男32例,女127例),男女之比为1:4.0,平均年龄37.9岁(15~62岁);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39例(男11例,女28例),男女之比为1:2.5,平均年龄45.0岁(28~66岁);单纯性甲状腺肿(单纯甲肿)59例(男13例,女46例),男女之比为1:3.5,平均年龄26.8岁(14~58岁);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甲肿)236例(男50例,女186例),男女之比为1:3.7,平均年龄32.9岁(9~73岁)。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过程中减药与停药标准,除了靠临床表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以甲状腺免疫功能测定作参考。我院自1990年4月~1991年11月采用反T_3(rT_3)放射免测定对81例甲亢病人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一)甲亢患者:经临床确诊进行甲状腺药物治疗后,T_3、T_4及FT_4三项结果正常的病人。 (二)对照组:选用30例已排除甲亢的健康的献血员(年岁25~52岁,平均36.5岁)。二、方法:rT_3放免药盒由北京同位素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说明书。  相似文献   

13.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性疾病的一种类型,约占甲亢患者的3~6.8%。其中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要症状就诊而甲亢症状不明显者较为少见。我院自1995~1998年住院治疗18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1995~1998年我院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要症状而甲亢症状不明显的甲亢患者18例。其中均为男性,年龄17~47岁,平均31.28±9.42岁。18例均无周期性麻痹家族史,均以周期性麻痹收住院不伴有甲状腺肿大,为鉴别诊断查甲状腺功能后确诊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二、诱因:高糖饮食后发病5例;饮酒后发病4例;劳累后发病4例;情绪紧张后发病2例;无明显诱因发病2例;受凉后发病1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PRL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 5 8例健康人及 6 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血清中垂体泌乳素 (RPL)水平进行了检测 ,以了解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病人的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功能的变化以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所致的垂体泌乳素的变化。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一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4月在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年龄在 2 2~ 4 5岁的女性患者 ,其中对疑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FT4、FT3 、TSH及TRH兴奋试验的检测 ,由于原发性甲低病变部位是甲状腺 ,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血清中…  相似文献   

15.
心脏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心脏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对20例心脏手术患者于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取静脉血标本,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发现,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期间以及术后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均明显降低: T3及T4在转流至最低体温时达到最低, 术后5天水平仍明显低于术前; 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对甲状腺功能有严重影响, 使患者处于低T3综合征状态, 而低T3综合征对术后心功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甲亢患者系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而致病。甲状腺激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作用 ,其增高影响机体各种物质代谢、各系统功能的变化[1,2 ] 。本文 2 12例甲亢患者同时测定血清T3 、T4 含量 ,外周血液血红蛋白 (Hb)及细胞 ,以探讨此病对外周血Hb及细胞量变化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一 )甲亢组 :2 12例 (男 5 9,女 15 3)系我院住院首次确诊病人 ,年龄 11~ 6 7岁 ,平均 34 6岁。(二 )对照组 :110例 (男 75 ,女 35 )系我院健康体检人员及献血员 ,年龄 18~ 5 5岁 ,平均 30 2岁。二、方法 :(一 )仪器 :ACCES…  相似文献   

17.
98例甲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芝  刘丽馥  孙海玲 《医学信息》2009,22(10):2115-2117
目的探讨甲亢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更好的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资料。方法通过对98例甲亢病人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研究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病人康复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时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9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24例出现38℃以下的体温升高,无呼吸困难、感染、吞咽呛咳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甲亢病人手术前后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或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的变化与体内其它代谢物质 (如葡萄糖、血糖和某些酶类等 )密切相关。我们比较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变化 ,发现患者治疗前后CK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甲减患者 35例 (男 1 0 ,女 2 5 ) ,年龄 2 3~ 5 8岁 ;甲亢患者 82例 (男 2 2 ,女 6 0 ) ,年龄 2 0~ 6 0岁 ;对照组来自体检正常人群共 30例 (男 1 0 ,女 2 0 )年龄 2 0~ 5 5岁。所有受试对象均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 ,排除有心绞痛史、甲亢性肌病史等对CK有影响的疾病 ,近期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女24例,男12例,年龄20~71岁,平均40岁,病程3天~20年,平均1.96年,住院天数9~35天,平均16天。 2.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36例中,表现为甲亢6例,其中原发性甲亢4例,继发性甲亢2例(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各1例),甲状腺腺瘤25例(左腺叶16例,右腺叶9例),并囊内出血11例,甲状腺腺癌2例,异位甲状腺2例,桥本氏病1例。  相似文献   

20.
常见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CG RIA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测定481例常见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甘胆酸(CG)水平,旨在了解其常见甲状腺疾病测定水平中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对象和方法 本组病人481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分为四组. 一、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未治疗组:为初诊未经治疗弥漫性甲亢,共142例(女108,男34,平均年龄37(18~55)岁. 二、甲亢缓解组: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TT4、TT3、rT3、F4、F3均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缓解,共108例(女88,男210),平均年龄35(19~5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