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对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有益补充 ,适应了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本文结合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并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旨在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推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托大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从设置到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是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一大批高质量的合格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做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企业建立培养基地,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是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结合,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最有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院接国务院学位办[1999]69号文件《关于批准部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和做好2000年工程硕士招生工作的通知》,我院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这将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办学形式,促进学院上台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工作并行使授予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它与工学硕士学位是同一层次的两种类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地招收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作逐步展开,工程硕士培养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2010年全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新增领域的申报工作中,我校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领域经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初评通过,于2010年3月4日获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新增为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此次获批,使得我校水利电力学院和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平台方面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硕士学位论的特点,借鉴工学硕士学位论的各个环节,探讨了对工程硕士学位论过程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初步构建了工程硕士学位论过程管理体系,提出必须加强对工程硕士学位论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初审、评阅和辨这六个重要环节的过程管理及监控,进而保证和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在招生、培养和教材教法方面,提出了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昌水专学报》2016,(5):106-109
职业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也是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显著区别。当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教师队伍结构较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学生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未来应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改进学生评价方式,以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是紧紧围绕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建立的,内容包括对招生、教学过程、能力培养、论文(设计)等的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把握指导性、客观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权威性等特点,处理好统一标准与不同要求之间、管理主体与培养主体之间、评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凸显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程硕士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模式、评价标准、服务对象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存在的差别,分析了工程硕士培养中主要面临生源的分散与教学组织统一的矛盾、学生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学校批量培养能力与学生个性培养要求的矛盾、现有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与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矛盾等问题,探讨了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课题遴选、论文评价、管理工作等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积极组织优秀生源,建立多样化的培养基地,设置体现工程特色的课程体系,制定可行的学位论文选题与评价标准,规范制度与加强过程管理等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文中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与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关的课程体系改革、实验体系创新及工程实践训练等问题,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工程训练在高等工科院校中的占有重要作用和地位。结合我校实训中心的情况论述了建设“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基础的高水平工程训练体系”的改革思路是:引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工程训练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成立创新实训室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  相似文献   

13.
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师在社会和科技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工科高校在工程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结合教学和工作实践,从教学体系改革、师资管理、校企合作教育等方面分析,以求探索出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代战略管理分析法,在把握优势、攻克劣势、抓住机会、规避威胁的基础上,对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对外部环境和外部机会进行分析,再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法对外部威胁进行分析,最后将上述分析过程所得的结果共同纳入到SWOT分析法中,深入剖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了学校近30年来在环境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不足。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对高职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准确的定位,对专业的课程开发设置以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并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技术实践环境,积极探索环境工程类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展环境教育,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支持,也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与必然要求。本文着重从工程文化的视角,首先对其涵义、高校育人模式的三重维度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阐释,进而阐明工程文化视角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文化传承创新育人策略,为加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上对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价的标准体系,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本文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材料科学概论为例,针对目前课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新形势,在分析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为基本支撑点,初步描绘了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新体系的轮廓.通过对工程制图与AUTO-CAD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积极探索更好地将AUTOCAD内容融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新思路.以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依托,以AUTOCAD绘图技能培养为突破口,促使工程制图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结合、与工作实际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旨的,走工学结合、学训结合的课程改革之路,全面提高工程制图课程的实践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结合建筑业的现状及岗位需要,对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力图通过分析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技能、支撑课程和培养途径,提出围绕建筑施工技能培养这条主线设计该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跨越工程技术与经济领域的新兴学科,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工程造价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经济复合的应用性人才。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技术类深程门类多,内容广泛而教学时数有限,教学效果欠佳这一突出问题,提出了通过课程整合重组,教学方法改革两条途径来提高该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