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女婴正常肛门直肠舟状窝瘘在我国很常见,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不一。我院1995年2月~1998年10月应用瘘管环切内翻缝扎术治疗直肠舟状窝瘘共17例,均痊愈出院,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年龄11月~6岁,平均2.3岁,均为正常肛门、直肠舟状窝瘘,瘘管内口距齿状线1~2cm,外口位于舟状窝,瘘管无分支,管内衬完整粘膜。术后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2月,会阴部无明显手术瘢痕,外观满意,肛门自控能力正常。1.2 手术方法 ①术前3d口服灭滴…  相似文献   

2.
肛门闭锁直肠舟状窝瘘手术治疗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1992 0 7/ 1999 12我们采取经 (成形 )肛门直肠粘膜下修补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舟状窝瘘患者 9例 ,年龄 8个月~ 10岁 .其中单纯直肠舟状窝瘘 5例 ;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 4例 .瘘口直径 0 .4~ 1.0cm ,瘘口距肛门均在 2cm以内 ,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红肿或慢性增厚等 ,以合并先天性肛门闭锁者为甚 .①单纯直肠舟状窝瘘 :氯胺酮 +硬外麻醉 ,截石位 ,双腿上吊 ,使肛门区充分暴露 .局部消毒铺巾后 ,于 3,6 ,9点处将肛门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 3针以扩大术野 .用碘伏棉球消毒肛门直肠下段并用凡士林油手指扩肛…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1~ 2 0 0 1共收治直肠舟状窝瘘患儿 183例 ,均行直肠内修补术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83例患儿中最小 5个月 ,最大 14岁 ,均在新生儿期发病。瘘外口位于舟状窝部 15 8例 ,位于大阴唇 11例 ,位于会阴联合 14例 ;瘘口距齿状线 1 0cm以内 16 8例 ,1 0~ 2 0cm15例 ;瘘内口直径在 0 5cm以下 15 7例 ,在 1 5cm以上 2 6例 ;1次手术成功 16 9例 ,13例经抗炎、肛门护理Ⅱ期愈合 ,仅 1例经 2次手术成功。1 2 手术方法行基础 +骶管麻醉 ,取截石位探查瘘内口 ,将其后唇钳起 ,做弧形切口两端止于肛…  相似文献   

4.
陈慧梅 《华夏医学》2003,16(5):639-640
女婴先天性直肠舟状窝瘘并肛门闭锁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是由感染所致 [1 ]。采用粘膜覆盖术治疗直肠舟状窝瘘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加强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1 990~ 2 0 0 0年收治 2 1例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全部为女性 ,其中先天性无肛并直肠舟状窝瘘8例 ,后天性 1 3例 ,年龄最小 9d,最大 9岁。术后随访优 1 3例 ,良 5例 ,3例并发粪污 ,3~ 6个月后自行消失 ,2例肛门狭窄 ,定期扩肛治愈。2 手术方法俯卧位屈髋屈膝呈蛙形体位使瘘口朝下 ,于瘘管口上…  相似文献   

5.
后天性直肠舟状窝瘘是指 ,生后肛门正常 ,以后(多发生在新生儿期 )发现舟状窝溃破漏粪 [1 ]。治疗此种疾病手术方法很多 ,近年来我院多采用直肠内修补术式 ,自 1995年至今治疗 15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发病原因均系肛周感染所致。发病年龄 :1个月以内 5例 ;1~ 3个月 8例 ;3~6个月 1例 ;1岁 1例。手术年龄 :6个月~ 2岁 ,平均1.2岁。1.2 瘘口情况 内口直径 0 .2~ 0 .5 cm,平均 0 .3cm。内口到齿线距离 0 .3~ 1cm ,平均 0 .5 cm。瘘管外口直径 0 .2~ 0 .7cm,平均 0 .4 cm。1.3 治疗结果  15例均治愈。…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改良法修补直肠舟状窝瘘的手术经验,采用改良法对9例直肠舟状窝进行修补,其改进点在于瘘管从直肠内解剖至外瘘口处时,将瘘管从外瘘口翻出,根部结扎,缝扎并断离。而且对引起直肠舟状窝瘘术后复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经改良法直肠舟状窝瘘修补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认为改良法直肠舟状窝瘘修补对减少术后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1年以来 ,我科对 17例先天性无肛直肠前庭瘘患儿分别施行了瘘管后移肛门成形术或一期后切加会阴体H成形术。与过去一期后切二期成形术相比 ,简化了手术 ,减轻了痛苦 ,缩短了疗程 ,降低了费用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  17例均为女性。年龄 4个月~ 3岁 ,中位年龄 14个月。均为生后无肛门从前庭瘘口处排便。 4~ 6个月加辅食大便成形时 ,患儿出现排便困难 ,以干便为著 ,严重时出现腹胀、呕吐 ,部分出现会阴部轻度红肿。前庭瘘口直径 0 3~ 0 6cm ,瘘管长度 1 2~ 2 0cm ,直肠盲端距肛缘皮肤小于 1 0cm…  相似文献   

8.
翟成琦  杨超 《吉林医学》1993,14(2):99-100
<正> 我院自1981年~1991年共收治先天性无肛直肠舟状窝瘘、低位直肠阴道瘘及直肠尿道瘘28例。其中6例行改良尾路肛门成形术,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5岁,无肛舟状窝瘘5例,低位阴道瘘1例,均自瘘口排大便,瘘管前壁短缩1.0cm4例,分破直肠前壁2例。 2、术前均回流灌肠,按瘘口大小确定灌肠的时间:瘘口直径0.3cm以下者,排便困难显著,每日灌肠1次,连续1周;瘘口大  相似文献   

9.
直肠前庭瘘是女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治疗不当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93~1999年5月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遮盖术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女性,6~12个月2例,>1~3岁16例,>3~9岁6例。发病年龄在出生后一个月内16例,1~3个月内5例,>3~6个月内3例。最大瘘口约0.7cm×0.8cm,瘘口距齿状线距离均在1.2cm内。1.2 手术方法:均采用插管全麻。取俯卧位,臀部抬高。肛门两侧用小丁钩牵开,充分暴露直肠肛管,在肛缘用两把皮钳向外牵引,使瘘口摊开。沿着瘘口边缘作一梭形切开,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各类先天性直肠瘘外科治疗的术式和手术时机,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随防3个月~5年,该组97例,治愈92例(94.9%),死亡1例(1.03%),瘘管复发4例(4.2%),复发者均为正常肛门伴直肠舟状窝瘘者。结果提示:中、高位无肛伴直肠瘘,采用改良直肠内暴露瘘口保留直肠前壁瓣修补法,安全、简便、疗效佳。对低位无肛伴舟状窝瘘或会阴皮肤瘘,分别采用瘘管后移肛门成形术,和后切成形术,效果满意。经直肠内瘘口修补术为正常肛门伴直肠舟状窝瘘的首选术式。中、高位无肛伴直肠瘘和低位无肛伴舟状窝瘘根治手术年龄在6~10个月为最佳时机。正常肛门直肠舟状窝瘘手术年龄为3~6个月。直肠会阴皮肤瘘任何年龄均可手术。  相似文献   

11.
粘膜覆盖术治疗直肠舟状窝瘘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膜覆盖术治疗直肠舟状窝瘘8例陈耀南(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外科)我院小儿外科1990年初至1992年底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覆盖术治疗直肠舟状窝瘘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全部为女性,1个月内1例,1~12个月内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舟状窝瘘的疗效。方法 对1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舟状窝瘘成形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14例全部为女性。年龄6周~6月7例、6月~1岁3例、4岁、14岁、18岁、19岁各1例、其中14岁病例已做肛门成形,瘘管修补失败。18岁病例作肛门成形,瘘管未动。全组均以改良式瘘管剥离,瘘管会阴部隧道拖出肛门成形,获得满意效果。随访远期疗效满意。结论 此术式避免了损伤生殖膈,保留了直肠末端内括约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功能。符合生理,操作简单,易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直肠舟状窝瘘病理改变复杂,女性发病率高,而且手术后并发症较多,瘘管复发率高,各家报道在4%~10%。选择适当的手术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近15年来笔者收治了直肠舟状窝瘘患儿41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经前会阴入路保留瘘管组织肛门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患儿的应用体会。方法:10例患儿均采用完整保留瘘管组织的前会阴入路肛门成形术,完整游离瘘口及充分游离直肠,用电刺激仪确认横纹肌复合体机器中心,将游离之直肠通过横纹肌复合体中心,在无张力状态下与肛门陷窝部皮肤吻合。结果:10例患儿术后会阴肛门外观正常,吻合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应用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估其排便功能良好。结论:经前会阴入路保留瘘管组织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完整的保留了瘘口远端的内括约肌及齿状线结构,并且在电刺激仪的引导下准确地将游离的直肠通过横纹肌复合体中心,保证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恢复正常的会阴体外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本院用改进手术方法行小儿肛前瘘修补手术49例,术后缝合切口愈合平整,瘘管无复发。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9例中女46例,男3例。后天性瘘42例,其中伴严重的肛门狭窄性大便失禁5例;1例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扩张肛门时造成的直肠阴道瘘;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瘘2例,阴道瘘1例肛门成形术后瘘复发;3例为男性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遗留的直肠后尿道瘘。瘘口:外口位于肛前正中、阴唇根部或阴道,内口位于齿状线以上05~15厘米,内外口大致相等,瘘口大约在03~20厘米,15~20厘米15例,05~10厘米26例,03~05厘米8例;男性直肠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前矢状入路修补婴幼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8月-2007年6月应用经前矢状入路治疗女婴后天性直肠前庭瘘11例,应用针式电刀沿瘘管外口游离瘘管及分离部分直肠阴道间隔后,切除瘘管组织,内翻缝合直肠前壁,肌层加强缝合后逐层关闭切口.结果:11例患儿均经前矢状入路修补瘘道,10例术后痊愈,1例复发.结论:经前矢状入路治疗婴幼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手术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无肛直肠舟状窝瘘手术1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合英  李苏宁  张谦  许华峰  王家祥 《医学争鸣》2005,26(14):F003-F003
1临床资料1988-06/2003-12我院共186例,均为女性,无肛门,其中0~6月龄21例,0.5~1岁96例,1~3岁53例,3~8岁15例,13岁1例.以大便从会阴部舟状窝瘘口处排出而就诊,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严重时伴腹胀呕吐,多数患儿有营养不良性贫血.瘘口直径0.3~0.6 cm,直肠盲端到肛穴皮肤之间的距离1.0~2.5 cm,属于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本组有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骶前囊肿,1例合并脐疝.  相似文献   

18.
直肠舟状窝瘘的手术探讨第一临床学院儿外科陈桂荣,张海玉,马春野关键词直肠舟状窝瘘,经尾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旷置中图号R657.11临床资料直肠舟状窝瘘是女婴常见的直肠肛管畸形,我院从1972年2月~1990年7月共收治75例,75例中无肛直肠舟状窝瘘4...  相似文献   

19.
自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科共收治女童直肠前庭瘘 4 6例 ,采用经直肠内修补术治疗 3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3例患儿中 ,年龄 6月~ 12岁 ,平均 3.5岁 ;其中先天性直肠前庭瘘 7例 ,后天性 2 6例 ;舟状窝瘘2 8例 ,外阴瘘 5例。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准备 术前仔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寻找瘘口部位及数量。术前 3d开始进无渣流质饮食 ;术前 2d口服肠道抗生素 (灭滴灵或庆大霉素 )并每日清洁洗肠 1次 ;术前清洁洗肠后用 0 .2 %灭滴灵2 0ml保留灌肠 ,术前 2h静脉应用抗生素 (如头孢噻肟钠 ) 1次。2 .2 手术…  相似文献   

20.
1978~1991年间收治直肠阴道舟状窝瘘78例,其中瘘管翻转结扎术治疗35例,效果良好.介绍了瘘管翻转结扎术的做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