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经筋""脑卒中""痉挛"等相关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2015年)、维普数据库(1989年-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78年-2015年)、万方数据库(1989年-2015年)、PubMed(1980年-2015年)、The Cochrane Library(Issue 4,2015年)。通过Cochrane系统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合计820名患者。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0.2版)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偏倚风险的评估,13篇文献均是偏倚风险不确定。Meta分析结果:总有效率对比,OR合并=3.86,95%CI为[2.67,5.57],合并效应量检验,Z=7.2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筋刺法优于传统针刺法;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比,OR合并=4.54,95%CI为[2.91,7.10],合并效应量检验,Z=6.64,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筋刺法优于传统针刺法;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MD合并=4.18,95%CI为[-0.59,8.94],合并效应量检验,Z=1.72,P=0.0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发表性偏倚不明显,对合并效应量的影响可以忽略。结论: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有效,总体临床疗效及改善肌张力均优于传统针刺法。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普遍不高,尚待更多高质量、设计规范严谨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据荟萃分析要求,全面检索CBM、CNKI、VIP、PubMed、Embase及The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以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为干预措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且为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文献的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4月。由两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检索并提取资料,如果遇到分歧,找第三方(老师或者专家)协助解决。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或CCT,受试者共1244例,10篇文献报道总有效率,总有效率异质性检验:[Chi2=5.07,P=0.83,I2=0%,OR=4.00,95%CI(2.72,5.89),Z=7.03,P<0.00001]。10篇文献报道了VAS评分,异质性检验,[MD=-1.72,95%CI(-2.39,-1.06),Z=5.10,(P<0.00001)]。2篇文献报道了WOMAC指数,异质性检验,[Chi2=0.01,P=0.91,I2=0%,MD=-6.84,95%CI(-9.23,-4.45),Z=5.61,P<0.00001]。2篇文献报道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异质性检验,[Chi2=0.84,P=0.36,I2=0%,MD=7.97,95%CI(5.60,10.34),Z=6.60,P<0.00001]。仅有1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但其结论的验证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搜集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随机对照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适格的文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 3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8[7-14]个随机对照实验,累计病例6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5[7,9-10,13-14]篇文献的电生理参数的MD=0. 55,95%CI为[0. 12,0. 97],合并效应量检验Z=2. 53,P=0. 01 0. 05; 3[8,10,12]篇文献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MD=-2. 47,95%CI为[-4. 86,-0. 07],合并效应量检验Z=2. 02,P=0. 04 0. 05; 3[8,10-11]篇文献的波士顿腕管量表MD=0. 01,95%CI为[-0. 05,0. 07],合并效应量检验Z=0. 34,P=0. 74 0. 05。两组电生理参数(DML、MNCV),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有统计学意义,波士顿腕管量表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纳入的文章质量普遍较高,结果可靠。但纳入研究过少,导致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结局指标提示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艾灸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并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为艾灸组在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合并效应量SMD=-10.18, 95%CI为[-10.48,-9.87],P0.00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合并效应量SMD=-7.65, 95%CI为[-7.87,-7.43],P0.00001)、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合并效应量SMD=-14.26, 95%CI为[-14.5,-14.02],P0.00001)方面均优于西医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有利于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系统评价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实验、交叉核对,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实验研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相对肾重大(MD=-1.23,95%CI[-1.92,-0.54],Z=3.50,P=0.0005),说明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可以减轻大鼠的相对肾重(MD=0.66,95%CI[0.19,1.13],Z=2.74,P=0.0006),减少24h尿蛋白量(MD=35,95%CI[21.76,48.25],Z=5.18,P<0.00001),降低血肌酐(MD=41.09,95%CI[19.70,62.49],Z=3.76,P=0.0002),降低血糖(MD=11.47,95%CI[6.42,16.51],Z=4.45,P<0.00001),从而保护肾脏。结论:小檗碱可以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延缓糖尿病大鼠肾损害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艾灸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并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为艾灸组在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合并效应量SMD=-10.18, 95%CI为[-10.48,-9.87],P<0.00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合并效应量SMD=-7.65, 95%CI为[-7.87,-7.43],P<0.00001)、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合并效应量SMD=-14.26, 95%CI为[-14.5,-14.02],P<0.00001)方面均优于西医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有利于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地评价穴位埋线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F)、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9月1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篇随机对照研究(RCT),累计样本量2087例,其中治疗组1050例,对照组1037例。VAS疼痛评分合并效应量WMD=-0.69 95%CI[-0.90,-0.47],Z=6.19(P0.00001);有效率合并效应量OR=3.74,95%CI[2.14,6.56],Z=4.61(P0.00001);不良反应合并效应量OR=0.11,95%CI[0.06,0.22],Z=6.71(P=0.005);安全性评估各项研究标准不一未作Meta分析。结论:与止痛药比较,穴位埋线联合止痛药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方面更有优势,但需要进一步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和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并手工翻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图书馆学术期刊,搜集自建库至2020年5月有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篇RCT文献,其中试验组658例,对照组626例。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28,95%CI(1.21,1.35),Z=9.13,P<0.00001],降低便血积分[MD=-0.45,95%CI(-0.65,-0.25),Z=4.49,P<0.00001],降低大便性状及频率积分[MD=-0.73,95%CI(-1.00,-0.46),Z=5.37,P<0.00001],改善肠道放射性损伤分级程度,0~1级显著增加[RR=1.84,95%CI(1.43,2.37),Z=4.78,P<0.00001],提高KPS评分[MD=4.54,95%CI(2.57,6.51),Z=4.54,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项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且均无不良反应发生;2项研究报告了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提示纳入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具有一定疗效,能改善便血、大便性状及频率症状和肠道放射性损伤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中药成分中以地榆、黄柏、白及应用较多,后期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量、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等7大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自建库至2020年8月30日,检出所有益气活血法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照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RCT研究中文文献19篇,17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可明显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有效率[OR=4.31,95%CI (3.10,6.01),P 0.00001];改善血气分析指标Pa O2[MD=7.08,95%CI (5.87,8.30),P 0.00001],Pa CO2[MD=-5.06,95%CI(-6.33,-5.06),P 0.00001],改善肺功能指标FEV1 (L)[MD=0.39,95%CI (0.17,0.61),P=0.0004],FEV1%[MD=5.75,95%CI (1.84,9.67),P=0.004],FEV1/FVC%[MD=4.96,95%CI (3.72,6.21),P 0.00001];减轻炎症指标,CRP [MD=-6.02,95%CI (-6.51,-5.53),P 0.00001],IL-8 [MD=-7.51,95%CI (-10.60,-4.43),P 0.00001];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AECOPD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所纳入研究存在局限性,质量不高,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于泓  梅俊  张萍  张颖  徐凤芹 《北京中医药》2019,38(5):487-491
目的评价牛黄降压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全面搜集有关牛黄降压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 handbook 5.1.0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结果有6篇文献纳入评价,收缩压(SBP)数据分析结果:MD=4.56,95%CI为[-6.55,15.67],P=0.42,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MD=-0.79,95%CI为[-2.75,1.16],P=0.43,提示结果稳定。舒张压(DBP)分析结果:MD=-0.19,95%CI为[-5.55,5.18],P=0.95,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MD=-3.38,95%CI为[-4.56,-2.19],P0.00001,提示结果不稳定。4个研究采用降压有效率指标,合并效应量RR值为1.03,95%CI为[0.74,1.44],P=0.84,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RR值为1.17,95%CI为[1.07,1.28],P=0.0009,提示结果不稳定。4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结果:RR值为0.12,95%CI为[0.01,1.22],P=0.07,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RR值为0.12,95%CI为[0.08,0.20],P0.00001,提示结果不稳定。SBP或DBP变化相关漏斗图提示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牛黄降压丸(片、胶囊)可能具有与一线降压西药相当的降压效果,但因为研究的异质性较高,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针刺干预对脑瘫患儿肌肉痉挛改善的作用。方法纳入以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肉痉挛程度的研究文献,采用Re Man5.1对纳入文献进行治疗前、后统计量合并分析。结果总共纳入7篇文献,经统计检验文献具有同质性,采用加权均数差(WMD)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肌肉痉挛程度评定比较结果显示如下,治疗前:MD合并=-0.02,95%CI:(-0.15,0.10),P=0.73,说明合并效应量显示治疗前两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MD合并=-0.70,95%CI:(-0.84,-0.56),99%CI:(-0.88,-0.52),P0.00001,说明治疗后采用不同治疗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即针刺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非针刺治疗组。结论针刺在改善脑瘫患者肌肉痉挛的症状方面具有确切作用,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验证针刺内关预处理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有效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有关针刺内关预处理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利用Revman5.2.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0篇文献纳入评价,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扎冠脉后心电图ST段电位值升高,以及实验后血清LDH值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结扎冠脉后心电图ST段电位值明显升高幅度小(MD=0.08,95%CI[0.05,0.11],Z=5.51,P0.00001),再灌后心电图ST段电位值显著减低(MD=0.09,95%CI[0.06,0.13],Z=5.09,P0.00001),血清LDH值明显降低(MD=2.94,95%CI[0.93,4.95],Z=2.87,P=0.004),心梗面积明显减小(MD=7.84,95%CI[3.12,12.56],Z=3.25,P=0.001),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MD=-61.99,95%CI[-112.86,-11.13],Z=2.39,P=0.02)。结论:冠脉结扎再灌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病理变化过程,针刺内关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从多个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随机对照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适合的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累计病例9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7篇文献的总有效率OR=2.97,95%CI为[1.86,4.74],合并效应量检验Z=4.56,P<0.000 01;8篇文献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MD值为-2.27,95%CI为[-2.83,-1.71],合并效应量检验Z=7.96,P<0.000 0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斗图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结论:针灸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肯定,但鉴于可供纳入研究文献较少,质量较低,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客观评价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应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手工补充检索相关的重要会议集和过刊资料,由2名研究者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用软件RevMan5.3和stata14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的37篇RCTs,共纳入3 1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1)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清胰汤在提高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RR=1.13,95%CI[1.09,1.17],Z=6.59,P0.00001);2)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RR=0.36,95%CI[0.24,0.53],P0.00001;MD=-5.52,95%CI[-6.20,-4.84],Z=15.93,P0.00001);3)平均住院时间的亚组SAP的合并效应量MD_(SAP)=-5.99,亚组MAP的合并效应量MD_(MAP)=-5.05,MD_(SAP)MDMAP,因此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更明显。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更佳,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证据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系统评价推拿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关于推拿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定量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总样本量14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较好(OR=3.17,95%CI[2.21,4.56],P 0.00001);在改善卒中后患者上肢(MD=0.35,95%CI[0.23,0.48],P 0.00001)、下肢(MD=0.35,95%CI[0.13,0.57],P=0.001) MAS评分、CSI评分(MD=1.73,95%CI[0.40,3.05],P=0.01)及上肢肌电图(MD=14.40,95%CI[10.72,18.08],P 0.00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推拿联合康复均优于单用康复。结论推拿联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用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9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中文文献13篇,共1558例患者。(2)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产后缺乳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及中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54>1,95%CI[4.38,9.76],P<0.00001);在血清泌乳素(PRL)方面(MD=39.82,95%CI[19.40,60.23],P=0.0001);泌乳量方面(MD=68.01,95%CI[18.35,117.67],P=0.007);乳房充盈程度方面(MD=2.1,95%CI[1.55,2.66],P<0.00001)均优于常规护理及中药。结论:针灸疗法对产后缺乳有一定疗效,可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乳房充盈情况。但由于此次纳入文献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故需谨慎对待此结论,仍需要临床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样本总量1664例。结果提示,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含漱液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OR=3.78,95%CI(2.77,5.16),P0.00001),降低疼痛指数(MD=-1.40,95%CI[-2.18,-0.62],P=0.0004),缩短平均溃疡期(MD=-1.90,95%CI[-2.69,-1.11],P0.00001),降低复发率(OR=0.39,95%CI[0.25,0.63],P=0.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药含漱液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结论有待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针刺治疗DR的临床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1145例患者,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改善中医症候积分(MD=-7.04, 95%CI[-10.87,-3.21], Z=3.60,P=0.000)、视力(MD=0.15, 95%CI[0.09,0.20], Z=4.90,P=0.000)、总有效率(OR=2.91, 95%CI[2.13,3.98], Z=6.66,P=0.000),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现有数据可证明,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优于其它疗法,尤其在改善视力、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总体有效率方面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5月,收集有关穴位埋线疗法对比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RCT,共1 197例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88,95%CI[21.92,4.32],P0.00001;治疗组患者ALT、AST、TC及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ST:MD=-18.73,95%CI[-20.97,-16.50],P0.00001、ALT:MD=-23.82,95%CI[-30.69,-16.95],P0.0001、TC:MD=-0.76,95%CI[-1.34,-0.18],P=0.01、TG:MD=-0.54,95%CI[-0.73,-0.35],P0.00001;治疗组患者肝/脾CT密度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19,95%CI[0.07,0.32],P=0.002;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14,95%CI[-3.64,-2.65],P0.00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因纳入研究文献较少,文献质量高低不一,所以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评价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利用计算机全面检索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fang)、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c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4日所有关于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研究型文献。并基于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该研究纳入文献20篇,大多数文献具有不明确的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可显著降低DAS28评分(MD=-0.85,95%CI[-1.03,-0.67],P<0.00001);提高临床总有效率(P<0.00001);并可抑制关节肿胀数(MD=-1.19,95%CI[-1.75,-0.63],P<0.0001)、关节压痛数(MD=-1.58,95%CI[-2.89,-0.28],P=0.02),减少晨僵时间(MD=-8.44,95%CI[-11.82,-5.07],P<0.00001),但不能有效改善握力(SMD=0.20,95%CI[-1.11,1.51],P=0.77);在改善ESR(MD=-9.87,95%CI[-14.52,-5.22],P<0.0001),CRP(SMD=-0.30,95%CI[-0.51,-0.09],P=0.005),RF(MD=-11.23,95%CI[-13.81,-8.65],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P<0.00001)。结果表明,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不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指标,而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纳入文献质量、数量的限制,建议增加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提升其临床循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