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荭晖 《安徽医药》2012,16(10):1559-1560
目的 通过探讨新医改政策下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情况变化与抽验结果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以黄山市2011年药品监督抽验数据为样本,对抽验变化情况及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总体上改善了基层药品的质量状况,但对监管能力和检测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结论 监督抽验管理模式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使其发挥更大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综合分析中国药品上市后抽验模式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药品上市后抽验的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发现中国药品上市后抽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在药品抽验中引入以风险为基础的抽验模式,将药品上市后抽验结果与药品监管相衔接。  相似文献   

3.
姜红 《中国药事》2005,19(5):268-269
笔者发表在本刊2005年第1期的<药品监督抽验合格率与药品质量>(I)[1],指出了药品质量监督抽验合格率存在不尽清晰、全面、真实的突出问题;发表在同年第2期的<药品质量抽验机制与药品质量>(Ⅱ)[2],分析了现行药品抽验运行机制与抽验原则不相适应的尖锐矛盾.我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外在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内在根源.那么,解决现行药品抽验运行机制与抽验原则不相适应矛盾的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124-127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抽验管理、实现药品抽验目标、提高药品抽验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国药品抽验管理的现行规定和实施状况,通过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0-2013年公布的药品质量公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我国药品抽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药品抽验存在基本药物抽验比例过高(约占抽验总批次的80%)难以实现评价抽验目的、抽样计划欠合理(药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抽验比例不合理,约占抽验总批次的20%和80%)、同一生产批号样品重复抽验等问题。建议应参照历年抽验结果、合理制订药品抽验计划以提高其科学性和针对性;改革药品抽样管理、建立检品就地抽验制度以提高药品抽验综合效益;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药品抽验管理机制以避免重复抽验和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潍坊市2010年药品抽验结果进行了分类汇总及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进一步提高药品抽验水平。  相似文献   

6.
孙苓苓  毕开顺 《中国药事》2012,26(7):671-673,677
目的为探索我国药品抽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美国的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分析美国保证该方法顺利实施的先进理念,以利于我国药品抽验工作借鉴。结果与结论通过转变思路,可以将美国的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惩罚控制理念应用于我国药品抽验工作中,进而从抽验目标转变、抽验过程控制、抽验结果处理的角度提高我国药品抽验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抽验药品的质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卿三根  蒋志 《中国药事》2009,23(2):152-154
目的研究如何以较低的抽样成本实现较高的监督抽验效能问题。方法分析近三年来药品监督抽验情况,探讨抽样和检验分离后药品抽验的走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逐步推行药品抽样和检验分离,建立以药品监督部门为抽样主体、药品检验所技术协助的抽验模式,有利于提高药品抽验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连市近几年来监督抽验药品质量状况,探讨解决对策。方法通过对2007年至2010年监督抽验药品质量状况的统计和分析,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办法。结果与结论可通过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效率,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加强药品抽验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王夏炎 《中国药事》2006,20(2):70-72
近两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药品抽验在药品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抽验针对性和有效性,监督抽验数增加,抽验品种数增多,抽样覆盖面扩大,抽验针对性提高,抽验的监督效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1 2003、2004年全市药品抽验工作总体情况见表。表2003、2004年全市药品抽验工作总体情况20  相似文献   

10.
张娇燕 《中国药事》2007,21(4):226-227
目前,药品抽验分评价性抽验和监督性抽验。药品评价性抽验旨在建立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数理统计为手段的药品质量评价抽验方式,准确客观地评价一类或一种药品的质量状况;监督性抽验是根据药品监督管理的需要所进行的抽验,有效的监督性抽验能够促进评价性抽验合格率的提高。本文主要讨论监督性抽验,探索适合本地区药品质量情况的监督方式,提高药品监督抽验效能。  相似文献   

11.
王胜鹏  朱炯  张弛  王翀 《中国药事》2020,34(2):146-157
目的: 对比分析我国药品抽查检验与欧盟CAPs抽查检验监管机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我国药品抽查检验与欧盟CAPs抽查检验公开信息,汇总分析我国药品抽查检验与欧盟CAPs抽查检验监管机制,就抽查检验目的、组织管理、抽检计划、抽样管理、检验管理和抽查检验结果运用管理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我国药品抽查检验与欧盟CAPs抽查检验整体合格率均较高,体现整体药品质量稳定可控;我国药品抽查检验涉及品种多且覆盖面更广,综合质量分析服务监管和助力企业质量提升效果显著;欧盟CAPs抽查检验中三种管理工具即品种遴选工具、凭单更换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对我国药品监管具有借鉴意义,欧盟CAPs抽查检验工作方向可供我国药品抽查检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文  王翀  朱炯  胡增峣 《中国药事》2020,34(6):619-624
目的: 加深相关人员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的理解,以有效地落实抽检规定,加强药品监管。方法: 对比研究《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和《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组织、抽样和收检要求,分析新增和修订内容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实施建议。结果与结论: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基于药品监管需要,相对于《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新增和修订的组织、抽样和收检相关内容,对加强抽检管理,提高抽样、收检工作效能,进而打击假冒伪劣药品,防控潜在质量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耿敬军 《中国药事》2009,23(3):269-271
目的对重复抽验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2004~2007年药品重复抽验现象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提出解决重复抽验的措施,希望能对今后的抽验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胜鹏  王翀  张弛  朱炯 《中国药事》2020,34(5):542-548
目的: 通过探讨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2019)与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2016)的差异,为新文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的发展。方法: 从监管理念、技术要求方面,对比分析新旧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的差异和变化。结合新修订《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探讨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组织管理,为我国药品监管提供参考。结果与结论: 新《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调整了药品抽查检验的组织管理、抽样、检验和复检工作要求,完善了计划制定、探索性研究及风险信息技术分析和综合研判机制,加强了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工作。《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对药品抽查检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也为提高药品抽查检验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药品抽查检验以落实新修订《药品管理法》中的监管要求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药品监管。  相似文献   

15.
白剑 《中国药事》2002,16(10):593-596
本文基于基层药检所具体工作内容,通过提取一个时间段的200件实际抽检验品,从抽验检品的覆盖率和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客观反映基层药检所抽验工作真实状况,并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论证以往抽验的合理性,在分析其原由的基础上,探讨今后抽验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抽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评价抽验模式.方法 阐述现行样品确认工作的背景及程序,分析样品确认在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中的作用.结果 归纳出当前国家药品评价抽验模式中样品确认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结论 样品确认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抽验效能,国家药品评价抽验模式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中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方面的新要求进行解读,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研究2019年8月颁布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和2006年7月颁布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相关内容,分析新要求的必要性及意义,并提出实施建议。结果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在监督管理方面新增了追溯不合格药品来源、风险研判及处理、流通环节处罚、工作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义务和责任等要求,在信息公开方面新增了公开内容、重大影响研判、信息化管理等要求。结论 新增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假劣药品和潜在风险的控制处置,改进抽检结果信息公开,应得到药监部门的重视并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王君铭  贾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41-142
目的:调查2008~2009年本市药品监督抽验情况。方法:对1414批检品的抽验情况及其质量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中药材、中成药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中成药违反生产工艺的问题突出。结论: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并提高技术监督的能力,相关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刘文  王翀  朱炯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0):1939-1943
2013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了91个品种的78个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2014-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中通过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检出13个品种83批次的掺杂掺假药品,占检验批次4.7%,对打击掺杂掺假药品和行为,保护公众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相关单位正确理解单独出具补充检验报告书的要求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溯及既往的属性,并且充分利用探索性研究和跟踪抽检等手段扩大抽检成果,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药品掺杂掺假。  相似文献   

20.
王翀  刘文  朱炯  胡增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0):2061-2070
假冒伪劣药品危害公众健康,打击药品掺杂掺假是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的普遍共识。补充检验方法作为药品质量标准的补充,用于甄别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掺杂掺假情况,对净化药品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十分重视通过补充检验方法打击药品掺杂掺假行为,法律法规健全,并出台了相关指南。通过分析补充检验方法相关政策法规和国家药品抽检建立补充检验方法的要求、优势和基本流程,以及2013年来获批的情况,可以发现国家药品抽检工作对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具有多方优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议国家药品抽检工作中发挥优势加强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利用探索性研究手段开展已批补充检验方法再评价,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于补充检验方法建立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