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的精细化MOS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利用MM5模式的站点输出产品,采用多元线性和逐步回归的MOS统计方法,预报宁夏25个测站48 h逐时风速、风向,通过对2004年6月~2005年4月近一年的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逐时风速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逐时风向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尚未达到可用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但都较原MM5模式预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MM5模式的精细化MOS温度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2年9月到2003年8月MM5模式每隔1 h的站点基本要素预报场和物理量诊断场资料,以及相应时段内宁夏25个测站的温度自记观测资料,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和逐步回归2种MOS统计方法,预报宁夏25个测站48 h逐时温度。通过对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的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MOS方法对宁夏48 h逐时温度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当天气形势变化较平稳时,MOS预报结果稳定,平均绝对误差控制在2℃之内;当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时,误差变率起伏波动较大,预报结果不稳定,但与原MM5模式直接输出结果相比,MOS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24 h极端温度TS评分个别月接近甚至超过预报员。  相似文献   

3.
龚强 《辽宁气象》2003,(2):14-15,30
介绍了基于MM5模式的预报气象要素的一种MOS方法,并对预报效果做了初步检验。MOS方法直接利用MM5模式的预报产品,采用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和多元线性(非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可以同时预报多地点、多时次、多个气象要素。其中采用的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减弱甚至消除了由于随机原因造成其中单点相关因子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MM5模式的预报气象要素的一种MOS方法 ,并对预报效果做了初步检验。MOS方法直接利用MM5模式的预报产品 ,采用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和多元线性 (非线性 )逐步回归方法 ,可以同时预报多地点、多时次、多个气象要素。其中采用的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 ,减弱甚至消除了由于随机原因造成其中单点相关因子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MOS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库、应用MOS预报方法,以不同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和实时资料为基础,研究建立了乐山市8个站的24、48、72小时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及日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并进行了检验,其效果较好,对提高定点定量客观预报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通过对EC和T213两种模式产品不同方式应用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MOS方法的使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库、应用MOS预报方法,以不同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和实时资料为基础,研究建立了乐山市8个站的24、48、72小时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及日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并进行了检验,其效果较好,对提高定点定量客观预报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通过对EC和T213两种模式产品不同方式应用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MOS方法的使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MM5模式输出产品的解释应用,建立了站点定量的暴雨MOS预报方法。从临沂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产品中挑选x1(模式预报降水),…,x12(沙氏指数)等12个模式产品和物理诊断因子为基本可能预报因子,又添加它们自身的非线性型xi^2xi^3,xi^1/2,1nxi,e^xi(i=1,…,12)和各因子间非线性交互作xixj(i=1,…,11,j=i+1,…,12)型的126个可能预报因子。用非线性逐步判别做晴、雨二级判别,然后对雨型样本做逐步回归,得到暴雨的MOS预报方法。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暴雨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可应用于实际预报业务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VisualC 6.0编译系统开发了华云神箭MM5模式精细化预报显示集合系统,实现各种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在全省区域、江河流域的分布、统计、显示、打印、图形化、表格化等功能,并实现在同一地形图上、流域图上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逐时、逐日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速、风向、湿度、降水和实况降水量,还可统计全省97个台站任意降水时段的降水量值和极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数值预报降水产品精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为基础,将其降水预报结果提供给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平台,各气象站点降水预报结果被转换成数据点图层,然后通过样条插值法生成网格图层,再与具有甘肃省、市、县级边界以及各县乡镇点位置的基础数据图层叠加,用不同颜色表示预报降水量级的大小,最后分区、县及落点三级标准分别生成甘肃降水预报精细化产品。通过实例检验,表明该产品无论在降水分布、量级,还是降水趋势的预报上均与实况基本吻合,对过程降水、局地强对流天气及定点、定量、定时降水预报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样,将降水预报产品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不但实现了甘肃降水预报产品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而且精度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MM5格点资料和菏泽市各测站各时次的气温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显著相关因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一套菏泽市气温精细化预报方程,并研制出预报制作软件系统,系统直接从MM5中调用资料,实现了气温预报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李平  黄石璞  刘绿江  郑梨云  贺哲 《气象》1995,21(7):21-25
从专业服务需求出发,将概率统计学中多种统计方法与天气预报方法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1981-1990年10年间有关相对湿度的各项咨询资料,并分月讨论了逐日14时24小时相对湿度概率特征区间、特征日和综合预报方法,建立了郑州市相对湿度预报服务系统。供专业咨询和日常相对湿度预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地区相对湿度的气候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相对湿度的气候分析 ,结合特殊天气情况下其变化规律 ,对乌鲁木齐地区相对湿度提出了较为客观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夏建国  陈爱琴 《气象》1997,23(10):16-20
给出了一种非统计的直接模式输出(DMO)的修正预报方法,它无需任何历史资料(包括数值预报资料及观测资料),仅以我国国家气象中心实时T106模式的离地2m之相对湿度预报格点值(1.125°×1.125°经纬度)为基础,经非线性插值、部分系统性误差订正及相对湿度的日较差修正后制作全国264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其中北京、上海、香港等10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经预报员把关后,每天晚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14.
夏建国  陈爱琴 《气象》1997,23(10):16-20
给出了一种非统计的直接模式输出(DMO)的修正方法,它无需任何历史资料,仅以我国国家气象中心实时T106模式的离地2m之相对湿度预报格点值为基础,经非线性插值,部分系统性误差订正及相对湿度的日较差正后制作全国264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其中北京、上海、香港等10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经预报员把关后,第天晚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初始场资料在数值预报中的重要性,用高分辨率卫星TBB资料反演的云内湿度场来改进模式初值,初步研究分析了改进的模式初值对降水预报的影响。以湿绝热过程的变态方程为积分方程,由卫星TBB资料反演出大气中各等压面层湿度场。通过对比分析反演的湿度场与客观分析 (T106) 的水汽场,发现两者有较大区别,前者更加合理地反映出降水区域高空湿度场的分布。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将有限区域的常规探空资料和非常规资料进行同化,并对暴雨个例进行预报对比试验。不同初值的对比试验表明,在模式的初始场中引入卫星资料反演的湿度场后,明显地改善了模式降水预报的强度和落区,比仅使用常规探空资料更接近于实况。  相似文献   

16.
相对湿润度指数在农业干旱监测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相对湿润度指数在逐日滚动的农业干旱监测业务中应用的处理方法。文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方法进行潜在蒸散的计算和作物系数订正,提出了作物根区可吸收土壤总有效含水量的概念,并替代作物根区土壤总有效含水量进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作物系数订正,观察济南站2008年1—5月冬小麦实际蒸散量的计算结果,发现在蒸发强烈的春季,水分胁迫效果明显;提出了复合相对湿润度指数、区域综合相对湿润度指数等概念,对相对湿润度指数进行应用上的演化,解决了干旱演变过程中存在的前期土壤水分盈亏的累积影响问题,实现了县域内农业干旱状况的综合评定,并突破单种作物生长季的局限,实现了农业干旱的周年监测。通过对山东省114个测墒站2008年2月28日—12月8日人工测墒与区域综合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干旱等级对比,3048组有效数据中,2012组数据吻合,总吻合率为66%,其中,黄河、东平湖、微山湖灌溉区及鲁西北大部吻合率在50%以下;中东部地区多在70%以上;从全年情况来看,春季吻合率较低,夏季吻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GTS探空仪碳湿敏元件性能测试数据分析及相对湿度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湿敏元件受温度影响明显,造成相对湿度探空数据测量的误差。利用温湿控制设备对该元件进行静态试验,测试不同温度对元件感湿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计算得到元件的相对湿度温度项订正数据,以及相对湿度的温度项订正拟合公式,可以有效订正由温度引起的相对湿度探空数据误差。对实际相对湿度探空数据资料订正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经过温度项订正后的相对湿度探空数据,不但其准确度得到了提高,而且清楚地体现出在订正之前所不能体现的高空大气相对湿度在低湿段的变化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