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9年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及时了解海南省2009年流感样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呼吸道鼻咽拭子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进行定性检测。结果全年共检测哨点监测和爆发疫情标本1 148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为686份,B型核酸阳性为7份。流感样病例中流行型别以A型为主,占59.6%;A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为500例,占72.9%(500/686),其中学生占84.8%(424/500)。10月-11月份达到流行高峰。随机抽取30份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核酸序列测定,27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 2009年海南省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主要以学生为主,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尽早了解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动态变化以及制定科学有效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丽华  唐保晖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2):213-213,224
目的对河池市568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Real-time RT-PCR)检测,检测项目为A型流感病毒核酸、B型流感病毒核酸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而B型流感病毒核酸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阴性标本再进行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检测疑似病例标本568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34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亚型核酸阳性14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亚型核酸阳性25份,A未分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0份。结论实验室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确认、防控以及病人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对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2009~2012年河池市流感病毒核酸,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河池市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型。结果以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2 090份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01份,总阳性率为38.28%。其中甲型H1N1流感468份,B型126份,季节性流感H1亚型14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109份。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具快速、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博乐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流感样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1周的医学观察,收集和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和检测情况。结果疫情持续11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244例,罹患率为7.88%。采集1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9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收集博乐市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各监测点咽拭子监测情况,301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数为19例,阳性率为631%。结论该学校的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且为博乐市首起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传染源来自本地区,暴发原因主要是因学校人口稠密且无全面的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和针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采集来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不断摸索快速检测流感的PCR方法。方法:实验方法按照WHO标准的实时PCR(Real-time PCR)检测法操作,选取343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咽拭子采用实时定量核酸检测和快速分型。结果:在343份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为52份,阳性率15.16%,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1份,甲3型流感病毒阳性13份,甲1型流感病毒未检出。结论:实时PCR技术操作方法简便、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是一种适合应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靠、快速诊断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建水县首起学校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学校控制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建水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集初始病例咽拭子标本送红河州标本送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 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3日,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6人,疫情持续13d;采集其中5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显示5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 该起疫情为建水县首起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传播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了解河池市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特点,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疫情常规监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 PCR法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再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10年共检测标本49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份,检出率为15.31%;其中B型60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3份,甲型H1N1流感12份;75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有2份阳性,阳性率为2.67%,其中甲型H1N1流感1株,B型(Yamagata系)1株.结论 2010年河池市有甲型H1N1流感、B型流感及季节性流感H3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流行特点是春季、夏季两个高发季节,流行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1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4~7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8月份后则各型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发热患者中的分布规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发热门诊233例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计算。结果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为51。5%;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出率为14.2%;没有猪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结论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能安全、及时、有效开展发热门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庆芳  赵丽娟  马云良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43-1244,1247
目的探索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保山市昌宁县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给予医学观察、加强疫情监测。结果共发生流感样病例50例,罹患率2.41%,随机抽取的5例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呈阳性。结论本起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尽早发现与报告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保护易感人群可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小学一起流感暴发疫情,为学校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小学流感暴发疫情中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发热病例的咽拭子标本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共搜索流感样病例29例,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的3个班级,疫情罹患率为36.07‰。对采集的12份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其中7份标本呈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本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暴发主要原因为医疗机构漏报、学校对患病学生未实施及时有效的隔离以及对教室等场所未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济宁市一起聚集流感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一起聚集流感疫情采集的12份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核酸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利用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利用NetNGlyc、GPS-SUMO、NetPhos软件分别分析糖基化位点、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结果 12份咽拭子标本中,4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流感病毒株4株。同2018—2019年度北半球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相比,8个基因节段核苷酸同源性范围为98.5%~99.8%;编码的10种蛋白氨基酸同源性范围为98.2%~100.0%。在进化树上,4株毒株位于两个进化簇,其中3株毒株位于同一进化簇,1株毒株位于不同进化簇。4株毒株编码的10种蛋白共发生50处氨基酸位点置换,血凝素蛋白抗原表位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置换,神经氨酸酶蛋白酶活性位点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均未发生变异,聚合酶酸性蛋白、聚合酶碱性蛋白1和聚合酶碱性蛋白2抑制剂耐药位点均未发生变异。结论 本次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学校流感聚集疫情有2个不同的源头,应加强对学校流感聚集疫情监测,加强学校流感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海西州2016-2017年疑似流感样病例标本检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和病毒毒株型别,为科学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海西州流感样病例监测定点医院(海西州人民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使用狗肾传代细胞株(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 350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13份,检出率为8. 37%,其中2016年和2017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 36%(27/619)和11. 76%(86/731)。新甲型H1N1、甲型H1亚型、甲型H3亚型和乙型B-Y系的阳性率分别为1. 11%(15/1 350)、0. 15%(2/1 350)、6. 37%(86/1 350)和0. 74%(10/1 350)。113份核酸阳性标本分离到23株毒株,分离率为20. 35%,其中新甲型H1N1共11株、甲型H3亚型9株、乙型B-V系3株。结论海西州流感流行呈季节性,2017年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应及时分析和掌握其流行特点与趋势,科学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崂山区流感病例样本实时荧光PCR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2009年青岛市崂山区流感检测样本进行分析,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青岛市崂山区哨点医院监测流感病例和爆发流感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438份,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87例,其中学生183例(男153例,女30例);其他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阳性39例,其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对650名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采集鼻拭子、咽拭子混合标本,采用胶体金现场快速诊断法和核酸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650例,其中经PCR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120例。部分确诊病例经复核准确率达100%。结论荧光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嵩明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探讨病例特点及防控措施的效果,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动病例搜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嵩明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分析;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样品用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起疫情共有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送检的2例病例的咽拭子样品中有1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糖核酸阳性。首例病例出现于10月16日、发病高峰为10月28日。病例分布存在班级集聚性,男女性比例为1.95∶1。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无肺炎并发症。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7 d,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该起疫情为嵩明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某小学发生一起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学校流感防控经验。方法对某小学流感暴发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0例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6年11月17日~12月10日某小学累计报告44例流感样病例,包括一、二年级42名学生和2名教师,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发病时间(22 d)超过一个最长潜伏期(7 d),一、二年级罹患率为2.78%,未波及其余年级。共采集10份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经检测7份甲型H3N2阳性,阳性率70.00%。结论确定本次疫情为一起季节性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学校要严格执行晨检和因病缺课监测制度,加强病例隔离诊治,加强教室消毒和通风,采取健康教育等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Jia N  Yan ZQ  Liu G  Shen DX  Suo JJ  Xing YB  Gao Y  Liu YX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0):2267-2269
目的 评价胶体金和免疫渗滤法在筛查临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诊断效率.方法 收集2009.6~2009.10我院发热门诊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297例,分别用免疫渗滤法和胶体金法进行快速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测序进行验证,以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效率.结果 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测序证实为甲型流感166份,其中免疫渗滤法灵敏度为54.82%(91/166),与PCR法符合率为66.67%,Kappa值为0.35;胶体金法灵敏度为4.22%(7/166),符合率为45.79%,Kappa值为0.02;在131份甲型流感病毒阴性的标本中,免疫渗滤法特异性为81.68%(107/131),胶体金法特异性为98.47%(129/131);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为甲型H1N1阳性的99份标本中,免疫渗滤法检出率为67.3%,胶体金检出率为5.1%;在两种方法结果不符合108份标本中,免疫渗滤法阳性而胶体金阴性的标本107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并序列测定显示其中84份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23份为阴性:免疫渗滤法阴性而胶体金阳性的1份标本,甲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为阴性.免疫渗滤法在甲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和与PCR方法的符合率方面明显高于胶体金法(P<0.05).结论 免疫渗滤法在甲型流感病毒筛查中优于胶体金法,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化,指导流感防控。方法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辖区内报告的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Realtime RT—PER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应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9年6月~2010年3月4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病例总数590590例,流感样病例12067例,ILI%为2.04。流感样病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44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194份,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阳性248份,季节性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02份;细胞培养病毒分离血凝测定阳性143株,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119株,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4株,季节性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20株,各型流感病毒季节性消长趋势明显。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2起,病原检测18起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7起季节性甲型流感、10起甲型H1N1流感和1起季节性甲、乙型流感混合感染。结论流感样病例数与病原学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可以用来反映流感活动的强弱,监测网络的敏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深圳市福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0年流感监测样本,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 Time RT-PCR)进行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同时进行病毒分离和血凝实验。结果 2009年8月-2010年12月共检测467份咽拭子样品,核酸检测阳性129份,阳性率为27.62%;病毒分离毒株101株,阳性率为21.63%。结论在2009年8月份甲型H1N1流感开始流行并成为流行的优势毒株,并持续到2010年3月份;5~59年龄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率较高,而5岁以下及≥60岁年龄组分离率反而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从化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发生过程,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09年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病例潜伏期74 h,体温37.5℃,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临床症状较轻;咽拭子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未见续发二代病例.结论 本事件为输入性二代病例引发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感染者在无防护的环境下,接触保留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被褥或尘埃后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