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建筑》2015,(4)
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故宫古建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揭示这种关系,采取文献调研与分析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述梁思成先生在故宫古建筑保护、维修和研究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及其对故宫古建筑的影响,并对梁先生的成就做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故宫古建筑在梁先生心中有着极高地位,他曾专门对故宫古建筑开展调查、研究,并在特殊时期捍卫故宫,使其免遭破坏。此外,梁先生的古建筑保护、维修和研究理念对故宫古建筑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故宫古建筑的完整保存和古建保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先生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古建园林技术》2006,(1):26-26,50
科学、准确地反映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实际的重要文件《关于中国特色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一一曲阜宣言》已经发表。《曲阜宣言》是在我们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思想路线指导下,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宪章”。它对指导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准确地反映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文件《关于中国特色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已经发表。《曲阜宣言》是在我们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思想路线指导下,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正反两个  相似文献   

4.
<正>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历史悠久,文物古建筑繁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政府就提出了“旅游先导”的发展战略,将文物单位、古建筑旅游景区的消防安全整治行动,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全力打造一流的消防安全文化古城。上下驱动强化责任落实山西省陵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把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作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头等大事来抓。将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景区发展规划和目标考核内容中,先后下  相似文献   

5.
古代经典建筑要注重维修和管理,以确保作为物质文化遗留下来。故宫是我国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需要在维修中确保它的价值,并且就故宫维修方面,涉及到的古建筑技术传承,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故宫的古建筑外檐装修包含精美的异形构件,具有珍贵历史与艺术价值,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存在较多病害,需要采取技术手段进行科学保护与修复。在对这些文物构件进行保护修复工作流程中,倡导对其原状进行记录。然而,这类文物构件往往具有复杂的立体外形结构,其信息记录手段存在较大困难,现代测绘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结合故宫的古建筑外檐构件保护实际需求,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摄影技术,进行了构件信息记录及保护应用实践。研究表明,三维扫描技术可作为古建筑外檐构件信息翔实记录的有效手段,所记录的信息可为保护修复提供基础依据,亦可为古建筑保护工程的精细化与科学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7.
故宫维修是国家的大事。如果说此前投资6亿、费时3年的故宫护城河治理是国家重视保护故宫的一个有力措施,那么,这次从2002年开始的故宫古建筑维修,就是故宫保护维修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在对故宫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大手笔,也是百年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投入经费  相似文献   

8.
宋思宇 《今日消防》2021,6(3):69-70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特征,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就是对于人类文明的保护。中国古代建筑一直被誉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智慧结晶,有着诸如故宫、颐和园等令人赞叹的古建筑。然而,这些古代建筑的保护难度相对较大,火灾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本文立足于文物古代建筑保护的立场,希望探索“互联网+”时代古代文物建筑火灾预防措施,为古代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有限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议景区文物古建筑的维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洁 《山西建筑》2009,35(18):22-23
提出了对文物古建筑要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养护维修的建议,提出应根据历史档案,结合现代结构理论制定维修方案,指出了文物古建筑维修的要点,力求规范景区文物古建筑的维修。  相似文献   

10.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 ,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 ,保护好现有的古建筑是我们这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前 ,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现有古建筑的保护。本文就当前我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 ,供研究讨论。  一、要正确理解和贯彻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颁行的《文物保护法》 ,规定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原则 ,这就是第十四条规定的“古建筑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 ,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遵循与突破——用历史辩证观指导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子——由“5·12汶川地震古建筑重建想起 “5.12”汶川地震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一青城山的二王庙古建筑群几乎整体坍塌,被誉为“深山里的故宫”的平武报恩寺毁损严重,引发世人关注的同时,有关方面也表示,为保护古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受损毁的古建筑进行原址修复,毁损严重的二王庙将按照落架重修的方式修复。“5.12”汶川地震引发了人们对文物和古建筑的普遍关注,这是社会进步和国民整体素质提升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理念与实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任鲁亮 《建筑知识》2014,(6):51-51,55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因此文物古建筑非常的丰富,但经过时代的洗涤和战乱以及不同程度的开发,很多的文物古建筑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内部结构几乎瓦解,外部残留的碎片也只能证明岁月曾经留下痕迹。为了让我国的文明不被时间埋没,为了弘扬华夏民族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启迪后人,必须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一定的保护与维修。  相似文献   

13.
刘瑗 《古建园林技术》2008,(1):62-63,20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原则:“古建筑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随后,《国家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对这一原则进行了进一步地阐释:“一切核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保养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恢复原状或者保存现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结合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实例,从保持文物古建筑营建思想、技术工艺、物质实体(原物)、历史印记、周边环境、建筑功能几方面对文物古建筑保护中的“原真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全面客观认识原真性对于正确选择保护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故宫防雷保护是“平安故宫”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故宫古建筑雷击史料梳理,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的原因以及防雷保护的现状问题。基于文物古迹保护相关原则,根据现代防雷规范,结合南熏殿防雷项目实践,提出了故宫防雷保护首先应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合理规划,然后运用适当的防雷技术实现雷电防护,合理规范的施工措施是保障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提出应建立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制度以实现预防性保护。  相似文献   

16.
故宫防雷保护是“平安故宫”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故宫古建筑雷击史料梳理,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的原因以及防雷保护的现状问题。基于文物古迹保护相关原则,根据现代防雷规范,结合南熏殿防雷项目实践,提出了故宫防雷保护首先应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合理规划,然后运用适当的防雷技术实现雷电防护,合理规范的施工措施是保障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提出应建立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制度以实现预防性保护。  相似文献   

17.
谈中国古建筑的维修与保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有关保护法令和一些保护概念1、国家文物保护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1991年修改,共八章三十三条,包括总则、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私人收藏文物、馆藏文物、文物出境、奖励与惩罚。附则(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文物工作人员守则”)。此外还有各省地区部属发布的法令、条例、规范和通知。2‘古建筑的定义和分类──一般人把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所建的建筑叫古建筑,从1840一1949年的建筑叫近代建筑。也有人把清代门对互年)以前的建筑叫古建筑,古建筑分宫殿、民居、宗教、建筑、园林、会馆、店铺等。文物保护的还有古…  相似文献   

18.
前言“文革”后 1977年我到国家文物局时 ,国家经济困难 ,百废待举 ,不可能有很多财力、物力用于维修、保护古建筑。另一方面有些古建筑维修后闲置无用 ,如北京法海寺修缮后“铁将军”把门 ,无人照料 ;八里庄塔用围墙封起来 ;云居寺被日寇炸毁已成废墟 ,珍贵的石经“坚壁”在仓库中 ,无人问津……而“破四旧”的后遗症远未肃清 ,如普陀山就有人认为是“四旧” ,反对恢复。社会舆论和认识对传统古建筑也有不同的评价 ,北京北二环路规划即认为德胜门箭楼“碍事”拟予以拆除……而对文物古建的保护政策 ,其时也仅仅是 :“保持不塌不漏 ,坏了的…  相似文献   

19.
谈中国古建筑的维修与保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古建筑发展独树一帜 ,一脉相承 ,无论在建筑技术和建艺术上都有极其大的成就 ,是中国人的骄傲。保护古建筑是我们国家的国策 ,我们这一代的承前启后 ,把古建筑保护管理好 ,流传给后一代 ,是责无旁贷的。下面谈几个问题 :一、有关保护法令和一些保护概念(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 ,1991年修改 (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 ,共八章三十三条 ,包括总则、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私人收藏文物、馆藏文物、文物出境、奖励与惩罚。附则 (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文物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0.
二OO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当代古建学人第八届兰亭叙谈会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第五届二次会议期间,与会的当代古建筑学人、艺匠工师在保存文物古建筑十分丰富的孔子故乡曲阜聚会,就我国以木构建筑为主体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一)、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有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的鲜明特点,它在材料、技术、构造做法、损毁规律及保护维修手段方面与西方古建筑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要紧密结合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