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 1 995年 3月~ 1 997年 1 0月我院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间的舌形切除吻合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1 2例 ,疗效满意 ,现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例 ,男 3例 ,女 9例 ;年龄50~ 73岁 ,平均 67岁 ;多数患者有较长的胆道病史 ,最长者达 2 8年。 1 2例以往均有胆道手术史 ,再次手术 7例 ,第 3次手术 5例。术前均作B超检查 ,提示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 (甚或肝内胆管扩张 ) ,其中 1例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术后残余结石 (经T管造影证实 )。本组均为择期手术。术中见胆总管均有明显扩张 ,直径为 2 5~ 3 5cm。胆总管…  相似文献   

2.
王洪才  毕业初 《江苏医药》1997,23(8):577-578
为总结经验,我们综合周边市县行胆道等手术中发生“医源性”损伤、出血患者15例,现就其损伤原因、创伤修复及出血感染的防治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25~60岁。以胆囊切除肝外胆道损伤为多,其中肝总管、胆总管横断伤8例(包括误伤误扎胆道2例.胆遭损伤并出血3例,胆总管部分性损伤2例,牌切除术中伤及畸形胆道1例);胆囊切除手术中伤及十二指肠1例,伤及门脉合并大出血3例(胆囊手术并发门脉伤2例,胃癌根治伤及门脉1例)。修复情况:术中及时发现并修复6例,术后发现延迟修复9例(其中3~5天内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胆石术后再发结石发病情况及形成原因.方法对2000年~2003年两年中胆石门诊和1310人体检中发现再发结石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胆石门诊中胆石术后就诊者74例(12.7%),其中再发结石38例(6.5%),体检中胆石手术者26例,再发结石4例(15.38%),术前胆囊结石39例(含保胆取石3例).胆管结石2例,胆囊并胆管结石1例,再发结石时间术后3月至40年不等,而再发结石的部位主要为胆总管、肝内胆管、胆囊(保胆取石术)、胆总管并肝内胆管.结论再发结石的可能原因为胆囊切除,保胆取石术后,形成结石的原因并未完全去除;手术造成胆管、胆囊损伤,由于炎症、黏膜粗糙、胆管不畅,易再发结石;有的在胆管留有残余结石基础上使其结石增大,产生症状;可能与术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结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胆石术后再发结石发病情况及形成原因.方法对2000年~2003年两年中胆石门诊和1310人体检中发现再发结石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胆石门诊中胆石术后就诊者74例(12.7%),其中再发结石38例(6.5%),体检中胆石手术者26例,再发结石4例(15.38%),术前胆囊结石39例(含保胆取石3例).胆管结石2例,胆囊并胆管结石1例,再发结石时间术后3月至40年不等,而再发结石的部位主要为胆总管、肝内胆管、胆囊(保胆取石术)、胆总管并肝内胆管.结论再发结石的可能原因为胆囊切除,保胆取石术后,形成结石的原因并未完全去除;手术造成胆管、胆囊损伤,由于炎症、黏膜粗糙、胆管不畅,易再发结石;有的在胆管留有残余结石基础上使其结石增大,产生症状;可能与术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结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的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处理经验。方法总结3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采用肝周纱布填塞2例;选择性肝动脉结扎附加胆总管切开引流及胆囊切除2例;清创性肝切除10例;肝血肿清除4例;肝缝合修补术20例。手术治愈31例,治愈率为81.6%,死亡7例,死亡率为18.4%,死于继发性出血2例、失血性休克1例、败血症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ll例(发生率为28.9%),其中,并发MODS2例、再出血2例,胆瘘1例,肝脓肿2例,膈下感染4例。结论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处理经验。方法总结3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采用行肝缝合修补术20例;肝血肿清除4例;清创性肝切除10例;选择性肝动脉结扎附加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引流2例;肝周纱布填塞2例。手术治愈31例,治愈率为81.6%,死亡7例,死亡率为18.4%,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例、败血症1例、失血性休克1例、继发性出血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28.9%),其中,并发膈下感染4例,肝脓肿2例,胆瘘1例,再出血2例,MODS 2例。结论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胆道外科手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能原因,及再次手术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69例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6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副损伤1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6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7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原因有术后残留结石、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脱落、再发结石等;其治疗主要为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及胆肠吻合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正确寻找胆总管、避免误伤是治疗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胆道术中的心跳呼吸骤停是指术前心功能正常,因手术操作、病情危重或麻醉等原因所致的胆道术中并发症。我院于1974~1979年遇到6例,占同期胆道手术658例的9‰。其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22~73岁,平均48.7岁。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均行急症手术(术前处于休克者2例,术后及病理证实为胆囊炎、胆石症3例,恶网1例)。1例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行择期手术。4例有黄疸,有胆道手术史者2例。6例中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2例;另1例仅行探查。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3例;插管全麻1例,肋间神经阻滞加局麻2例。死亡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胆石术后再发结石发病情况及形成原因。方法对2000年~2003年两年中胆石门诊和1310人体检中发现再发结石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胆石门诊中胆石术后就诊者74例12.7%,其中再发结石38例6.5%,体检中胆石手术者26例,再发结石4例15.38%,术前胆囊结石39例含保胆取石3例。胆管结石2例,胆囊并胆管结石1例,再发结石时间术后3月至40年不等,而再发结石的部位主要为胆总管、肝内胆管、胆囊保胆取石术、胆总管并肝内胆管。结论再发结石的可能原因为胆囊切除,保胆取石术后,形成结石的原因并未完全去除;手术造成胆管、胆囊损伤,由于炎症、黏膜粗糙、胆管不畅,易再发结石;有的在胆管留有残余结石基础上使其结石增大,产生症状;可能与术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结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炳煌 《云南医药》1991,12(2):80-81
胆汁性腹膜炎是胆道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险恶,死亡率高[1—3]。文献报告近半数术前误诊,易被忽视[2—4]。我院外科近20年来收治及在院外会诊4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7例中男23例,女24例。年龄3~47岁。一、病因和原发病<1>胆道手术、胆道造影后16例(12例由外院转入或在外院会诊病例):①胆囊切除、胆道损伤8例;②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木后3例。其中2例发生在术后30天、34天拔“T”管后。再手术发现1例有明显肝硬化、中等量腹水;1例为原“T”管直接贴近腹壁,未经肝下潜行一段引出,大网膜又未靠近右上腹,致使窦道形成不完全。另一例拔“T”管后25天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急诊手术除胆道残余结石外宋发现明显炎症和穿孔,未明确胆汁从何处漏出;③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瘘1例;术后“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在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对16例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运用自行设计的腹腔镜下专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单纯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囊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2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8例。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在完全气腹下进行操作,无中转开腹,未进行肝门血管阻断。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单纯左肝外叶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m1,切除肝脏的最大标本体积为20cm×7cm×4cm术后一例并发肝创面胆漏,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3天即进食,1周左右出院,留置T管者出院时均行胆道造影未发现有残余结石,2~3周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是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管蔚  赵翰林  孙谷  孙跃明  陆文熊  白剑峰  傅赞 《江苏医药》2007,33(10):1035-1036
目的 探讨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随访率85%.结果 20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Todani分型:Ⅰ型16例,Ⅲ型1例,Ⅳa型2例,Ⅴ型1例,其中17例患者行胆总管囊肿切除 胆(肝)管空肠Roux-en-Y术,1例行胆总管囊肿空肠Roux-en-Y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肝左叶切除术.术后胆瘘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胆总管囊肿切除 胆(肝)管空肠Roux-en-Y术是治疗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十年来共行胆囊切除634例,术中损伤胆总管4例,占0.63%,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38~50岁。皆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实施择期胆囊切除手术。二、损伤原因及类型1例为切断胆囊管时因牵拉过度,胆总管成角,造成胆总管侧壁损伤。另3例为胆囊管与胆总管炎症粘连,组织增厚,局部解剖结构模糊不清,误将胆总管当成胆囊管横形切断。三、治疗与愈合3例胆总管损伤皆于水中发现,其中1例行胆总管侧壁修补T型管引流术,2例当即行胆总管端端吻合,T型管引流术另1例术后次日发现周身皮肤黄染,术后第二…  相似文献   

14.
江频 《中国基层医药》2001,8(3):204-204
我科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采用钱礼教授所倡导的胆总管十二指肠舌样切除吻合治疗复杂性胆总管结石3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76岁。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寒热、黄疸 ,其中 11例在三联症基础上 ,还有休克和神经症状。术前均经B超或CT检查证实有胆总管结石 (或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术中探及胆总管扩张 ,直径 2 5~ 5 0cm ,胆总管内有大小不等结石 ,尽量在术中彻底取尽结石。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 8~ 2 0d ,平均 13d。1 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手术治疗成人胆总管囊肿32例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率100%.12例Ⅰ型和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V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25例Ⅰ型患者均能恢复一般的体力劳动,未观察到癌变的病例;7例Ⅳ型和Ⅴ型患者术后时有不同程度胆管炎发作,其中1例Ⅴ型患者7年后死于右肝内胆管癌.结论 B超应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自1990年7月~1998年7月共施行胆总管探查术104例,其中2例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者术后发现oddi括约肌功能不全,严重返流性胆管炎,经第2次手术治愈。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1.1 例1.患者男,56岁。因发作性右上腹疼痛18个月,伴黄疸2周入院。经临床和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总管明显扩张,取出一枚1.0cm&#215;1.2cm色素结石后探查胆总管下端,发现结石嵌顿。取出嵌顿结石1.0cm&#215;1.0cm,胆总管下端通畅。术后进食后自T型管引出食物残渣,口服亚甲蓝溶液,很  相似文献   

17.
1985年6月至1994年4月共切除原发性肝癌93例,术后1、3、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4.7%、44.1%和51.6%,其中,3年内复发人数占总复发人数的85.4%,为肝癌复发的高危期。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术能降低术后近期复发率。肝癌术后复发的再次治疗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途径,其中复发癌灶的再次切除是首选的再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者,反复采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和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也能明显延长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杨健  杨超 《江西医药》2008,43(4):300-30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年6月~2002年7月102例复发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102例中再次手术切除29例;非手术切除治疗62例,其中TACE治疗33例,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18例,射频消融治疗(RFA)11例,未接受治疗11例。手术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81.3%,49.4%,29.6%,非手术切除治疗组为74.2.%,35.5%,16.1%。未接受治疗组为50.0%,16.7%,0%。结论肝癌术后复发的再次治疗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途径,其中复发癌灶的再次切除是首选的再治疗方法,对不能实行再切除者,反复采用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栓塞术(TACE)和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及射频消融(RFA)治疗,也可有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提高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化奇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9):45-46
目的 总结胆总管疾病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对300例胆总管疾病患者按病种分别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肠Roux-Y式吻合,肝段切除、胆道镜取石等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结石复发20例,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反复发作26例,胆总管下段损伤6例,十二指肠球部损伤3例。结论 胆道结石尽可能一次取尽,对下段结石不能取出时,应选择Oddis括约肌切开,对急性胆管炎患者尽可能避免急性期手术,除非出现急性化脓性梗阻;对胆总管局部的狭窄、变异,应予以切除。为解决胆总管下段狭窄、再梗阻、返流性胆管炎,应采用胆肠Roux-Y式吻合;对于胆总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及胆总管术后复发、狭窄、反复出现胆管炎的患者,应运用纤维胆道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的复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82例,对其原有术式、复发时间、再手术的方式和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的再复发率进行分析,总结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结果2002至2007年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患者共79例,采用单纯结节切除42例,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甲状腺次全切除37例,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术后1年再次复发19例,其中单纯结节切除患者复发1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者3例。2008至2012年放弃单纯结节切除的术式,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及近全切除的术式共113例,同时术后给予左甲状腺片替代治疗。其中甲状腺次全切除66例,甲状腺近全切除47例,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次全切除者2例,甲状腺近全切除者1例,甲状旁腺损伤各1例,术后1年再次复发6例,其中甲状腺次全切除者复发3例,甲状腺近全切除者3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患者中第一次手术为单纯结节切除者比例最高,且再次手术选择单纯的结节切除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不宜作为首选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具有复发率低、术中副损伤发生率低和手术操作简单的优点,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患者比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