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由临床人员7人和学校教师8人共同开发了<护理技巧>教材,内容包括3个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和出院护理)、9个学习项目(患者入院护理、危重患者抢救、安全护理、治疗护理、舒适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患者出院护理、临终护理)和41个工作任务.每个项目下有项目描述、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沟通实例、项目检测5个栏目.相比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具有以岗位能力需求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案例或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以工作情境为背景设计教学活动;知识总量不变,更突出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由临床人员7人和学校教师8人共同开发了《护理技巧》教材,内容包括3个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和出院护理)、9个学习项目(患者入院护理、危重患者抢救、安全护理、治疗护理、舒适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患者出院护理、临终护理)和41个工作任务。每个项目下有项目描述、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沟通实例、项目检测5个栏目。相比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具有以岗位能力需求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案例或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以工作情境为背景设计教学活动;知识总量不变,更突出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君 《护理学杂志》2011,26(10):78-80
目的 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电图检查章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心电图的职业能力.方法 传统组(2007级学生)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改组(2008级学生)实施项目化教学,包括心电图课程整体设计,根据课程内容制定项目和任务,设计教学情境,实现以实际工作活动设计教学过程,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  相似文献   

4.
谢田 《护理学杂志》2000,15(11):685-685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 ,通过教学设计、开发、选择和应用数种不同的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的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过程[1] 。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 ,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 ,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多种媒体资源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老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1 997~ 1 999年笔者在进行基础护理教学中 ,采用《各种卧位》多媒体组合教学对 1 30名学生施教 ,取得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教学内容评估《基础护理学》(全国中等…  相似文献   

5.
护理改革是加强医院管理和改进服务的改革.卫生部决定,自2010年开始,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其主题是"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最终实现"服务改革大局、务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以关键词"综合性实验"或"综合实验"或/含"设计性实验"并且全文"护理"为检索式,精确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结果检出151篇,去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115篇,获有效统计文献38篇。2008、2009年有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文献数量最多,达12篇/年;开展此两种实验的本科院校21所,大专院校5所。23.1%的学校在学生掌握了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开课;26.9%的学校以《基础护理学》技能训练为依托。结论护理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需在调整实验难度、训练模拟病人、提高教师素质、完善评价指标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等护理专业远程教育实时群播教学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1名教师承担护理本科、专科11个教学点3000余名学生的《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及《护理学基础》5门课程的授课任务。管理措施为成立管理小组;健全教学模式;选拔优秀授课教师,制作优质课件及加强各教学环节管理。结果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获各教学点学生好评及上级部门的肯定。但本授课方式尚需进一步探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功能活动的运动控制达到最优化。以任务为导向的步行训练是根据患者个体能力和训练目标,设计具体任务的功能性动作,通过引导患者完成这些任务,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和优化运动技巧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护理学专业技能教学改革中的管理方法.方法 以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设计实验室联合网络平台的开放式护理技能教学改革方案,在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7门课程中实施.实施过程中成立护理技能教学改革小组,规划改革方案;改变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建设专业化的技能教学队伍;进行护理实验室硬件建设;建设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护理技能教学管理平台;拍摄62部护理实践技能教学电视片;同时加强课题质量及进度管理.结果 7门课程均完成了调整教学目标、技能教学标准化、操作可视及自主化、评价多元化等内容;改革后护理实验室于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试运行,500名在校学生平均每学期进行课外预约操练4 500学时,平均每人每学期17学时,人均较以往提高8学时;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护理技能教学平台2008年3~4月录像点击频次为1 500人次;对160名运用该平台高职学生学习效果调查,73.1%~90.6%认为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对操作及学习能力有直接帮助.结论 实验室联合网络平台的开放式护理技能教学丰富了学习资源,提高了网络化资源的可及性和学生技能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全程管理有利于各教改项目的 配合与落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意义和教学效果。方法对166名护理本科学生采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和总体要求,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采取综合考评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实验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设计性实验成绩为87~93分;78.75%~94.38%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对教学方式、实验室管理等的评价较高。结论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经,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还需增加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