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丽璇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30-1030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在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室中开展整体护理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士从思想素质到业务素质都要到位,才能有效开展血透室整体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林素洁 《医学文选》2005,24(4):605-606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单纯性护理疾病为主,护士只限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输液等。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发展,过去那种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而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模式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因此护理教学方法需要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而相应转变。在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提高同时,同样面临着整体护理人才培养的问题。为了推进教学改革,护理教学就应先与医院的整体护理接轨,将整体护理运用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现在的护理工作已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健康的人维护健康,因此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取得病人信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医疗护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病人为中心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逐渐取代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医院整体护理规范》军用标准的正式颁布和实施 ,表明军队医院的整体护理模式已经进入了规范化运行的轨道。我院通过几年的实践 ,对医院如何搞好整体护理谈一些粗浅的体会。1 观念转变是扎实开展整体护理的前提1.1 转变领导观念 整体护理在我院实施以来 ,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的整体护理领导小组。经过教育和动员 ,在全院叫响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口号 ,也认识到了实施整…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转变,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下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护理人员为,适应新的护理方式,必须在诸多方面提高、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进人以病人为中心的时代,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下面就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玉梅  姚涤非 《华夏医学》2000,13(5):669-670
在深化医院改革的过程中 ,我院护理工作的主要课题就是更新传统的护理观念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改革。为此 ,我院于 1997年初 ,在呼吸内科、骨外科、神经内科成立了模式病房。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准备阶段医院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改革建设的成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护理工作能否到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 ,护理部多次召开由院领导、总护士长、护士长参加的专题会议。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 ,护士要做到围绕着患者转的护理行为 ,从提高认识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向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因而,心理护理在医疗护理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显得重要起来。手术对病人的心理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由于老年病人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如何做好其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军华  赵霞  徐敏 《新疆医学》2006,36(3):182-184
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正在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突出内涵是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减轻痛苦,维持生命,增进健康。因而,护士必须首先通过评估确定病人的健康问题,并为之解决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在医学的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从单纯对病人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已由一般的功能制护理改为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概念,在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王宝林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244-244
患者住院通过系统的治疗与护理,痊愈或好转出院。出院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引起了健康科学领域认识观的根本变革,对相关健康专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护理领域进一步强化了人是整体的思想,护理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不仅要面向疾病,而且要面向健康;护士的角色也不单纯是照顾者,同时还是教育者。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若干分系统之一,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乃至手术的成败,随着医学的进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从责任制护理到整体护理,因此。要造就适应现代手术需要的合理护理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将我们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整体护理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而产生的全新的护理模式,它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它有别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在整体护理工作中,护士不再仅仅是机械性地执行医嘱.着力于基本技术操作技能,而是多方面,更为复杂的主动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一项重大的护理改革。护理程序是实施整体护理的核心,而确立护理诊断又是护理程序的核心。但是由于护理诊断是从国外引起的新生事物,本身具有内容涉及面广、灵活多变等特点,使临床护理工作感到生疏,难于把握,护理诊断的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就护理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并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整体护理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护理过程,它是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级医院都在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以适应深化卫生改革的需要。多年来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只是单纯地执行医嘱,重复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滕宏景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664-665
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概念由模式病房向手术室拓展。整体护理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手术室内,而应包括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期直至出院的全过程。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密切了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手术室作为外科治病救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以及手术室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更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17.
对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工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逐步向”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步伐的步步深入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阶段。这种转变意味着护理工作必须打破医嘱+常规的传统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形成护士围着病人转的主动式工作方式,为病人实施适时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病人能真正享受到高效、便捷、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我院自实行星级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护理过程,并强调护理服务质量和连续性。为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点,适应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20.
李坤  李楠 《中华当代医学》2006,4(3):99-99,35
为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我院近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重视了健康教育的实施,现将开展健康教育的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