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田间栽培试验对48个苦瓜品种或材料的生育周期、形态特征以及抗病性进行了调查比较,同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单株进行自交授粉,以便获得农艺性状较为一致、基因型较为单纯的自交系,为苦瓜杂交育种选择杂交组合提供参考依据以及获得纯净的自交系作为杂交亲本。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的48个苦瓜材料中4个材料出现明显的性状分离,大多数未发现;发现2株强雌性植株;初步筛选出早熟、高产、不易感病的材料3选、17-1。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7,(12):4-8
为提高甜瓜杂交育种过程中优势组合的选配效率,以15份高代自交系甜瓜为材料,采用NC-Ⅱ(Incomplete diallel cross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56个杂交组合,分析了7个甜瓜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W4各个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亲本,可作为甜瓜优良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材料。在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方面,W5×A2是比较优良的杂交组合。在遗传力分析中,果实中心及边缘糖度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小,其余均较高。试验结果可为甜瓜果实品质育种过程中杂交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3个的高世代自交系T.、T2、T3做母本和5个高世代自交系T4、Ts、T6、T7、Ts亲本做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杂交组合。对所获得的F.代及亲本主要性状进行调查。并测定了平均单株产量、前期单株产量、平均单株果数、平均单果重和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通过一般配合力测定分析,8个亲本一般配合力T2、T3、Ts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选育高产、优质的黄瓜新品种时可以利用种质资源T:、T3、T,作为亲本来进行杂交组合的配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单交配的方法,对两个不同温型平菇亲本菌株(白色高温型菌株和灰黑色中低温型菌株)的单核菌丝体进行随机组合交配,共获得209个杂交组合;杂交后代菌株在子实体颜色、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子实体性状和产量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状分化;黑色亲本菌株与白色亲本菌株杂交后代子实体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表现为灰色,出菇期延长,杂交后代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压砂地中晚熟西瓜品种的种类数量及抗性,选用4份中晚熟西瓜自交系为亲本材料。采用Griffing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6个。对4个亲本及F1代的7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方差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W08-15’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中晚熟西瓜品种选育可用其作为主要亲本来使用。在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上‘,W03-15×W08-15’是比较优良的杂交组合。在遗传力分析中,单果质量、果皮硬度、果肉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该结果可为压砂地中晚熟西瓜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和选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具有弱分枝性状的wbl1作供体亲本,用优良的西瓜自交系015作父本,通过1次杂交、2次回交和连续6代的自交分离和纯化,育成了具有弱分枝性状的优良自交系wbl9。该自交系既保持了wbl1的弱分枝特性,又克服了wbl1不易坐果和品质与抗性较差的缺点,具体特征如下:平均每株含子蔓2.4个,种植可不整枝,省工省力;单株坐果0.93个,易坐果;果实圆形,单果重5~6kg,果实发育期31~33d;果皮绿色,上有墨绿色细齿带,薄而韧,耐储运;瓜瓤鲜红,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田间抗性表现与015相近,但明显优于wbl1。用该自交系作亲本选育的新组合TH0401和TH0404综合性状表现优秀。结果表明,wbl9不仅可作为亲本材料直接应用,还可用作选育新弱分枝自交系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出更多性状优良、符合市场需求的芥蓝品种,以亲本材料均为自交系的新配置成的22个芥蓝杂交组合为材料,对其单株质量、薹净质量、株高、株幅、薹高、薹粗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初步选出了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有细薹型16*40、粗薹型48*49、35*53和红薹型31*34,丰富了芥蓝品种的多样性,为进一步的芥蓝杂交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杂交一代西瓜,如果亲本没有相应的选留措施,经多代繁殖后,其生长势、座果性、品质和产量等经济性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最终导致杂种一代的退化。我们在多年杂交西瓜制种过程中,亲本每代坚持严格选择,不仅延缓了自交亲本的衰退,改善或提高了某些性状,而且对防止西瓜杂种一代的退化产生了较好的作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试验以杂交一代西瓜“州优2号”(80188自交系×79254自交系)的亲本为原始材料,进行以下2种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辣椒亲本的选配效率,以6个辣椒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的第四组方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对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71、678和716是较优良的亲本,671×716是较优良的杂交组合。株幅、果宽、每株果数和平均单果质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株高、果长和单株产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根据性状间的相关性,株高可作为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选用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性状差异较大的5个芥蓝自交系,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IV组配10个杂交组合,对8个经济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对其中差异显著的5个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参数分析。结果表明:5个经济性状均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其中薹质量、薹粗和叶宽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单株质量同时受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控制,节间长则以显性效应为主。综合比较5个芥蓝自交系杂交组合后代表现,亲本A(0925)和亲本D(0948)一般配合力(GCA)较高,与其配组可望得到特殊配合力(SCA)最高的F1,但在亲本选配时还应考虑双亲间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萍乡地区种植的黄秋葵优良品种,为黄秋葵的进一步应用奠定资源基础,对10个黄秋葵品种进行了品种综合性状鉴定。结果表明:赣葵1号、赣葵3号、赣葵4号、枫桥秋葵生长势强,果实品质好,产量较高,2年平均667 m~2产量均在1 800 kg以上,可以大面积推广。赣葵4号、萍乡红葵的果实颜色鲜艳,可兼作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冷冻干燥的黄秋葵粉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生产黄秋葵酸奶。以酸奶的持水率和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黄秋葵酸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确定黄秋葵酸奶生产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黄秋葵粉添加量0.37%、接种量4.1%、发酵时间5.3 h和发酵温度41.8℃。在此条件下黄秋葵酸奶的综合评分为0.989 5,理论值0.999 1与试验值的相对偏差为0.97%。所制得的黄秋葵酸奶口感细腻、香气淡雅、风味独特,且基本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为不育源,宽柄芥优良自交系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选育出4个具有代表性、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DJA、K6A、HK-1A、K46A,对不育系的主要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并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观察鉴定,确证是一批可以利用的宽柄芥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铅含量是评价秋葵籽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考察不同地区秋葵籽中的铅含量,为制备秋葵籽油做准备,试验采集了5个不同地区的秋葵籽样本进行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铅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秋葵籽产品所检测出的铅含量有较大差异。5个检测样本中,铅含量最高的是云南昭通的,含量高达1.02 mg/kg;其次为浙江金华的,铅含量为0.157 mg/kg;其余3个样本中铅含量较少,分别为0.057、0.069、0.083 mg/kg。国家标准GB2762-2017中规定铅含量为0.2 mg/kg,只有云南昭通的秋葵籽中铅含量超标。可见秋葵生长受生态环境影响较明显,控制和降低秋葵产品中铅含量,选择无污染的土壤种植环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以5个不结球白菜自交系及其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的20个杂交组合为试材,进行了6个营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以期为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个营养品质性状区组间方差差异不显著,基因型间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营养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这些性状均受到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和反交效应的影响。不同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的配合力表现不同,自交系P4在干物质、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是进行营养品质性状杂交改良较好的亲本材料。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之间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有较大差异,同一组合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也有明显不同,组合P5×P3在干物质、维生素C、总酸和粗纤维4个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优秀。综上所述,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母本选择;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与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时必须广泛测交以选择特殊配合力高的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16.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恢复系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与7个优良自交系共56个单株的测交F1进行花粉TTC染色和育性观察,以筛选其恢复系。结果表明:可育植株花粉数量多,TTC染色花粉着色好,而不育植株没有花粉或花粉数量极少,TTC染色花粉不着色或着色极浅;在7个自交系中,有4个自交系具有一定的恢复率,其中自交系R2中有1个单株的恢复率为100.0%,R8中有两个单株的恢复率为100.0%;3个恢复系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都优于母本与父本,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节约黄秋葵的生产成本,解决生产过程中水肥资源浪费、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频发等问题,通过规范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的灌溉和施肥管理措施,总结形成了1套黄秋葵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包括黄秋葵生产的环境要求、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施肥系统选择、施肥系统成本及效益分析、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采收,较传统种植模式可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平均每667 m2增收1 975.6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黄秋葵介壳虫防治药剂,选取5种不同药剂并设置不同浓度梯度,进行连续2a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液速效性与持效性优异,可作为黄秋葵介壳虫防治的首推药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取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自交系",为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提供桥梁亲本,在获得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F1的基础上,以印度南瓜作为回交亲本,通过2次回交后再连续5次自交,获得了可育的BC_2F_6种子。种间自交系BC_2F_5可与印度南瓜正反交,也可用中国南瓜花粉对其授粉得到正常数量F1种子,但用其花粉对中国南瓜授粉仍难获得杂交种子。种间自交系与印度南瓜杂交获得的F1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