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河南油田潜油电泵井进行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研究应用,使70余口电泵井全面实现了实时监测及远程控制。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开发关键技术。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电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油井电泵集中监控系统是为了实现电泵现代化管理,提高电泵运行效率,延长电泵检泵周期而研制的。一油井电泵集中监控系统可以完成对电泵井的数据采集、无线远传、接收处理、屏幕显示、声光报警、打印输出等工作。1.系统的构成油井电泵集中监控系统由中心监控系统和安装在电泵井上的YC-l型电泵无线遥测仪组成(见图1)。1.三中心监控系统中心监控系统由前置接收机、值班微机(KC-85型计算机)、主计算机及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UPS电源等)组成。前置接收处理机是由无线电接收机、解调器、KC-85型计算机、报警及接口电路组成。…  相似文献   

3.
采油作业远程监控系统需要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实现井口数据采集、传输、显示流程清晰化及标准化,电泵井井口数据的远程监测与数据共享。加强电泵井安全生产的管理,可降低电泵井的巡井和维护成本,缓解在现场生产管理中点多井散、战线长、电潜泵躺井率高等一系列的突出矛盾,保障现场生产管理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现场RTU采集油井各项数据和井口功图数据并打包上发到中心,中心监控管理软件对油井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发现油井故障或其他状况会立即解决。油田开发将进入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实时化的闭环新阶段,在数字油田建设中,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泵井运行电流监测方法落后的问题,研发了电泵井工况无线检测技术。完成了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方案的研究、电流实时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的研制、电流数据接收和平台软件的编制,并累计应用于42口电泵井,建立了"电泵井工况无线监测平台"。实现了对电泵井运行电流的无线远程实时监测、分析,解决了电泵井运行电流分析滞后问题,提高了电泵井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运行时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科学化、自动化地管理电泵井,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了电泵井无线监控系统的研究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提高了电泵井的管理水平,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GPRS的采油井网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采油井网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及功能。该系统通过单片机采集采油井的各种工作参数,整理后通过CPRS无线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网络对子站系统进行设置和数据采集。在河南油田应用表明:采油井网远程监控系统工作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电泵井是油田生产中的一种常用设备,由于处于地下,工作状况很难了解,一旦出现异常,很难及时发现。现有的监测设备安装在现场,数据无法传输,只有到井口现场才能查看电泵井的工作状况,在生产中需要专人巡井,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方式显得很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的油田生产管理要求。针对电泵井的监测现状和油田管理需求,研发了电泵井参数监测仪和堵头式压力计,能够实时检测电泵井的电参数和井口压力,安装在现场的设备和无线中转站采用的当前最先进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它们在现场安装到位后无需人工干预,能够自动组建成一个无线网络,现场检测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终端,数据在监控终端直观显示。设备现场安装方便,维护工作量小,能够实时监测现场设备工作状况,设备工作异常主动报警,大大降低电泵井日常维护工作量,提高油田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永置式电泵井压力温度测试系统实现了电泵井压力温度的高精度测试,且用较简单的办法实现了压力数据的高精度传输,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既能测井下流压、又能做压力恢复测试的高精度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9.
潜油电泵采油工作一般时间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油井的抽汲参数会发生变化,必须定期重新调整抽汲参数,以保证电泵井处于高效工况下工作。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河南油田电泵井工况参数优选设计技术,利用该项技术指导电泵井调参,取得了油井增产,节电和高效运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泵井永置式压力/温度测试系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既能测井下流压、又能做压力恢复测试的高精度测试系统,实现了电泵井压力温度的高精度测试,并且用较简单的方法实现了压力数据的高精度传输,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1.
针对塔河油田采油二厂稠油潜油电泵工作寿命短的问题,通过对躺井电泵进行拆检分析,结合稠油物性、实测温度场数据及前期电泵系统的技术参数,查找出造成稠油潜油电泵短寿的6个因素为:电泵系统耐温不足、保护器稠油适应性差、离心泵轴系结构缺陷及强度不足、选型设计不合理、电泵系统散热差及稀稠油混配效果差。通过潜油电泵机组技术改进、电缆改进、电泵配套优化及电泵举升配套工艺优化4个方面对稠油潜油电泵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稠油潜油电泵躺井率、故障停机井次大幅度下降,工作寿命明显提高,为油田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油田生产井产层在4000~6O00m,均属深井和超深井,转抽后井下压力监测非常困难。在电潜泵下利用永久式电子压力计进行深井和超深井的压力温度监测,已在LN10井试验成功。这种监测方法适合电潜泵机组外径与套管内径间隙较大的井,以便能安装永久式电子压力计。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6区特稠油举升方式适应性分析及配套工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结合塔河油田6区原油的特点,分析了采用螺杆泵、电潜泵、抽稠泵开采该区稠油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提出应针对不同井况采用不同的人工举升开采方式,并采取与之配套的降粘工艺措施,提高人工举升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4.
魏兆胜 《石油钻采工艺》2001,23(1):51-54,84
根据渗流力学理论、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采油工艺原理和节点系统分析方法等知识,对聚驱电泵井生产系统中流体运动规律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运用VisualBasic 5.0语言,编制了电泵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软件。该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可视化程度较高;并对大庆采油六厂 11口聚驱电泵井生产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计算的井底压力与实测井底压力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 13.1%,平均相对误差为 5.3%,这表明导出的含聚采出液井筒压力计算方法理论上是正确的,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同时对这些井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敏感参数有下泵深度、井口油压、含水率、气油比、级数、油管直径、变频频率等,给出了提高油井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油田具有油藏超深、原油超稠的特点,稠油在产出过程中有胶质沥青沉积和摩擦阻力较大的问题;加之井底温度高,常规潜油电泵机组电机过热、过载、易卡泵等,往往引起机组寿命短、频繁作业、采油成本居高不下。为此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成机械制造公司开发设计了深井稠油潜油电泵机组,研制了大功率耐高温电机,电机散热性能改善;设计应用了宽流道抗稠油叶导轮、配套导流罩技术等,实现了深井稠油井电泵开采的长寿命运行。深井稠油潜油电泵机组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徐家驹 《石油机械》1993,21(9):25-27
根据HQYB1多级离心潜油电泵在胜利油田运行的情况,分析了泵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采用耐磨铸铁代替高镍铸铁制造多级离心泵,可显著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油井的起下泵和其它作业次数,增加油井产油率,降低原油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集气站采用SCADA系统,是将现场数据采集到下位机,再由上位机读取显示给值班人员。为了对所有现场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监控,通过TCP/IP协议将数据远传到倒班点的自控中心的服务器数据管理系统.然后在需要监控、管理生产数据的部门安装客户端,便可以浏览其实时数据,并通过监控软件远传到长庆油田公司。  相似文献   

18.
冀东油田油水井较深、斜度大 ,电潜泵外径大、机组结构复杂 ,泵被卡落井事故时有发生 ,给打捞作业带来很大困难。据此 ,研制出定位套铣捞筒、电潜泵卡瓦捞筒、可退循环捞筒和电缆丝锥捞钩等多种电潜泵打捞专用工具 ,形成了相关的电潜泵打捞工艺技术。几年的现场应用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项打捞工艺技术可在井身结构复杂的油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现场生产数据,就原油粘度及其对潜油电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适于油田潜油电泵井实际应用的原油粘度及电泵参数修正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计算符合率达90%。该方法有助于潜油电泵井运行工况的分析,可为合理选井选泵提供依据。目前已在胜利、新疆、辽河及中原等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潜油电泵采油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油井的抽汲参数会发生变化,必须定期重新调整抽汲参数,以保证电泵并处于高效工况下工作。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河南油田电泵井工况参数优选设计技术,利用该项技术指导电泵井调参,取得了油井增产、节电和高效运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