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内镜技术的重要分支和补充,也为胸外科微创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在成人胸腔外科领域,VATS已是较为成熟且已广泛采用的微创治疗技术,而小儿胸腔镜手术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过去10多年间已实现从单纯开胸手术,到胸腔镜辅助开胸直视下手术,再到小儿全面胸腔镜手术的逐步讨渡(图1)。  相似文献   

2.
机器手辅助下腔镜手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器手在辅助小儿腹腔镜及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美国摩星公司生产的AESOP3000第四代机器手臂。持镜辅助小儿腹腔镜手术4例及胸腔镜手术2例。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机器手能够按照术者指令准确持镜、移动到位、图像稳定,手术时间与非机器手辅助腔镜手术的时间接近或略缩短。并未增加手术风险。结论:AESOP3000第四代机器手具有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能够达到人机合一。可提供清晰图像,减轻人工扶镜不稳所致的术者视觉疲劳,使手术更安全,对患者未造成手术风险以外的附加危险,值得推广应用。其不足之处是不能自行完成擦镜工作及自行跟踪移动,价格较昂贵等。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小儿外科领域发展迅速,部分情况下甚至已经取代开腹手术和开胸手术.尽管腔镜手术后康复快且伤口瘢痕小,但受到腔镜设备操作精度、灵活性以及二维手术视野的限制,腔镜手术并没有在复杂的器官重建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儿童患者组织脆弱和有限的手术操作空间对微创手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2001年,儿童机器人手术首次...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在小儿胸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小儿胸部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从1998年4月到2006年4月556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年龄从1个月到18岁,其中诊断性手术124例,包括:纵隔胸膜活检74例,肺活检41例,椎体活检9例。治疗性手术432例,包括:纵隔肿瘤切除术93例,脓胸56例,乳糜胸21例,漏斗胸224例,心包开窗15例,贲门失弛缓症9例,胸外伤5例,肺囊性病5例,胸腹裂孔疝4例。麻醉:双腔单肺通气4例,单腔单肺通气16例,单腔双肺通气控制呼吸58例,人工气胸控制流量混合通气478例。结果3例活检未得出结论;5例中转开胸占0.9%,551例顺利完成手术;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术后并发症5例占0.9%。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涉及大部分小儿胸外科手术,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应大力推广。人工气胸混合通气是目前条件下小儿胸腔镜手术麻醉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婴儿心脏手术后膈肌麻痹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医院应用膈肌折叠术治疗婴儿心脏手术术后膈肌麻痹资料,讨论膈肌折叠术适应证及其使患儿脱离呼吸机的益处。方法1996年10月-2005年10月完成9个月以下婴儿心内直视手术2310例,同期术后经B超或/和X线透视诊断膈肌麻痹12例,患儿平均手术年龄3个月(5d~9个月),平均体重5.1(4-8)kg,其中轻度营养不良者7例,中度营养不良者2例。均行膈肌折叠术,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脏手术术后38(5~73)d诊断膈肌麻痹;术后41(5~73)d接受膈肌折叠术。1例全身感染、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ICU滞留时间54(2-106)d,住院时间65(29~159)d。结论9个月以下、低体重、营养不良等高危患儿行膈肌折叠术,有利于脱离呼吸机或改善呼吸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重在5kg以下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对64例体重在5kg以下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体外循环下的外科纠治术,年龄22d~12m,体重2.7~5kg,均采用常规超滤+改良超滤技术。结果体外循环时间84.3±44.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4.3±26.4min,转流中CUE超滤液为200~250ml,MUF超滤液为300~350ml,死亡3例。结论尽量减少预充量,合适的灌注流量和转流方法、超滤、PH和/或血气管理可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小儿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小儿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25例平均年龄6.7岁,平均体重20.1kg的胸部疾病患儿施行VATS,其中脓胸清除9例、纵隔肿瘤摘除7例,肺大泡、肺囊肿切除3例,肺叶切除、血胸清除与先天性膈疝处理各2例,占同期VATS总数(260例)的9.6%。结果 全组平均手术时间74min,平均留置胸管2.4d,术后平均住院7.2d,1例膈疝术后第10d因左肺发育不  相似文献   

8.
右侧剖胸与正中剖胸对小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右侧剖胸与正中剖胸对小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即选取40例行房、室缺修补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正中剖胸组(n=20)和右侧剖胸组(n=20),分别在手术前1d、术后第1d、第7d、第14d以及出院后30d检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t)。结果术后第1d至术后第14d,两组肺功能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第1d至术后第14d,右侧剖胸组与正中剖胸组相比肺功能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意义(P〈0.05)。术后30d,两组肺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术后早期肺功能损伤右侧剖胸较正中剖胸明显,术后30d,肺功能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讨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手术的672例肺囊性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18例,女254例;中位手术年龄为14个月,手术年龄范围为1~189个月。手术方式根据病变范围选择肺叶切除或肺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经胸腔镜手术治疗54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22例,患儿年龄1~12d,平均(5.17±2.32)d,患儿体重2.0~3.8kg,平均(2.85±0.44) kg.术前通过食管造影检查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ⅢA型13例,ⅢB型41例.结果 51例患儿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手术时间94~208min,平均(138±30) min.3例患儿中转开胸手术.2例患儿术中发现近端也合并有食管气管瘘,同时行近端瘘管结扎.3例患儿发现远端合并食管狭窄,术中同时行食管狭窄切开术.2例患儿术中发现合并右位主动脉弓畸形,行主动脉弓前食管吻合.2例患儿游离近端食管时气管破裂,予5-0可吸收线缝合修补治愈.术后9例发生吻合口漏,其中2例放弃治疗,2例因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食管气管瘘复发失访,其余4例患儿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治愈.49例患儿治愈出院并获得随访4~28个月.5例患儿出现食管狭窄,在胃镜下行食管扩张治愈出院.结论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新生儿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能同时处理合并的其他食管畸形;食管斜面裁剪食管吻合可降低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胸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的疗效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娴熟的腔镜操作技术,麻醉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68例中央分流术的应用及随访,探讨中央分流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68例患儿,男36例,女32例,年龄1 d~17岁,体重(9.75±5.83)kg.患儿在不同时期进行了中央分流手术,比较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进行随访,了解肺动脉发育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死亡8例,病死率11.76%.存活患儿症状改善,术后血氧饱和度比术前显著提高(P<0.05).随访病例肺动脉比术前显著增粗(P<0.05).26例患儿进行了二次手术,21例为根治手术,5例为再次姑息性手术,2例死亡,再次手术病死率7.7%.结论 作为姑息性手术的一种,中央分流术损伤小、操作简单,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的临床表现、诊断特点及胸腔镜食管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的方法、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5例先天性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患儿,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胃镜检查,术中经胸腔镜行食管狭窄段切除,食管端端吻合术,男3例,女2例,年龄1.1~4岁,无中转开胸.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动脉环缩术在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经验,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3月进行的32例肺动脉环缩术.男22例,女10例,手术年龄平均9.2个月,体重平均6.1 kg.肺动脉环缩后肺动脉周径平均(28.0±4.1)mm,术后估测环缩近远端压差(43.7±9.0)mmHg.结果 围术期死亡1例,2例患儿再次调整环缩.4例患儿出现围术期并发症.31例患儿随访1个月~5年,22例患儿进行Ⅱ期手术.结论 肺动脉环缩术可限制肺血过多,锻炼左心室,为Ⅱ期施行双心室矫治及双向腔肺分流术赢得时机.  相似文献   

14.
小儿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和总结小儿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66例患儿,年龄20d~8.5岁。21例单纯CoA,45例同时合并心内畸形。单纯CoA从左后外侧第4肋间进胸。若合并有心内畸形,早期9例患儿先左后外侧肋间进胸纠治CoA,再正面开胸体外循环下纠治心内畸形,2000年1月之后,35例采取正中劈开胸骨,体外循环下Ⅰ期纠治CoA和心内畸形。另有1例分期手术。纠治CoA方法主要有:缩窄段切除行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术,补片扩大成形术和左锁骨下动脉瓣翻转成形术。结果 患儿术后早期下肢动脉血压超过上肢47例,与上肢相同13例,仍低于上肢6例,无一例发生肾功能衰竭和截瘫。死亡2例(1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另1例死于心律失常)。随访39例,下肢动脉血压超过上肢34例,相同4例,1例伴有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术后6个月仍存在缩窄(上肢血压高于下肢35mmHg)。3例有声音嘶哑,远期随访无高血压出现。结论 单纯主动脉缩窄或合并心内畸形宜早期手术治疗,Ⅰ期根治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和总结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7例患儿,男3例,女4例;年龄1个月~10岁(〈1岁4例);体重3.5~24kg(〈10kg5例)。右室横纹肌瘤1例,左室纤维瘤1例,左房粘液瘤2例。右房粘液瘤1例,有房血管瘤2例。右室横纹肌瘤经右室切口切除。纤维瘤累及整个左室游离壁而无法切除。左房粘液瘤和右房粘液瘤均经右房切口完整切除。血管瘤经右房切口径路,1例整个切除,另1例因肿瘤下缘累及右冠状动脉,作大部分切除。结果术后入重症监护室,4~6h后撤离呼吸机。左室纤维瘤因未能手术切除而临床症状不能解除,其余患儿循环功能稳定,无明显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和动脉栓塞并发症。出院时心脏超声检查,右室横纹肌瘤近心尖处仍有直径1cm的残留肿块,但不影响心功能。所有患儿房室瓣和大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恢复正常。5例患儿随访2~3年,心脏血流动力学稳定,肿瘤无复发或远处转移,横纹肌瘤残留已不明显。结论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不同性质,制定不同的手术原则,完整切除不是手术的唯一目的,其前提是不能破坏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416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416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术患儿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分析41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49例,女167例,平均年龄(13.1±9.3)个月。结果416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21例,病死率5.0%;其中2004年1月~12月的144例患儿中死亡4例,病死率2.8%。婴幼儿的病死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小于1岁的患儿较高。在死亡原因方面,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最高,占21例死亡婴幼儿的57.1%(12/21),其次是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的婴幼儿占21例死亡婴幼儿的28.6%(6/21)。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病例在各年龄段死亡病例中占有较大比例。结论婴幼儿患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比例较高;因此在提高婴幼儿各种先心病矫治技术的同时应加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250例报告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总结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经验,探讨急诊手术的必要性和降低围手术期死亡和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1年10月急诊手术治疗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250例。男176例,女74例;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者121例,严重低氧血症者120例,其他危重患儿共9例;不用体外循环手术22例(36例次),常温平行体外循环20例,中度低温体外循环165例,深低温低流量或停循环43例。根治手术233例,姑息手术17例。结果 全组术中死亡12例,早期死亡18例,总病死率为12.0%(30/250)。存活的220例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残余病变、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感染和呼吸机依赖等。结论 急诊手术是挽救小儿危重先心病的有效手段,准确诊断、快速转运以及正确、合理的体外循环和手术方法降低手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自1992年8月至2010年8月共外科治疗Ebstein畸形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6个月至15岁,平均(6.9±1.6)岁,体重5.5~53kg,平均(19.6±4.7)kg.心功能(NYHA)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7例.31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隔瓣、后瓣下移1.5~6.5cm,6例伴不同程度前瓣下移.三尖瓣轻度反流4例,三尖瓣中度反流16例,重度反流11例.本组2例无合并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20例,卵圆孔未闭9例,室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三尖瓣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手术方法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成形术,23例应用Carpentier法,Carpentier分类A型1例,B型16例,C型6例,其中5例加行双向格林术,1例留有3mm房间隔缺损;8例应用Danielson法,Carpentier分类A型2例,B型6例,其中2例加行双向格林术,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论 Carpentier法术后无死亡,术后心功能均为Ⅰ级,复查超声心动图示9例三尖瓣无明显反流,13例轻度反流,1例中度反流.Danielson法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心律失常、持续低氧血症;术后存活病例心功能均为Ⅰ级,3例三尖瓣无明显反流,3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患儿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转为窦性心律.结论 Ebstein畸形的变异较大,治疗须慎选手术方法,Carpentier法较为理想,同时根据三尖瓣结构和右室功能决定是否加行双向格林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Ebstein's anomaly in children.Methods From August 1992 to August 2010,there were 31 cases of Ebstein's anomaly in children underwent surgical repair,including thirteen males and eighteen females,aged from 6 months to fifteen years[mean(6.9±1.6) years] and the weight was from 5.5 to 53.5 kg[mean(19.6±4.7)kg].Eight patients underwent Danielson repair of tricuspid valve,among these 2 patients were added bidirectional Glenn operation;23 patients underwent Carpentier repair of tricuspid valve,among these 5 patients were added bidirectional Glenn operation.The results of 31 cases of Ebstein's anomaly in childre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death with Carpentier repair of tricuspid valve.All survivals were i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Ⅰ.Postoperativ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was markedly improved,echocardiography showed disappearance of tricuspid incompetence in 9 patients,mild incompetence in 13 and moderate incompetence in 1.There was one postoperative death with Danielson repair of tricuspid valve,and main causes of death were tachyarrhythmia and continuance hypoxia.All survivals were i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Ⅰ.Postoperative echocardiaography showed disappearance of tricuspid incompetence in 3 patients,mild competence in 3 and moderate mild competence in 2. No reoperation for residual or recurrent tricuspid incompetence was required in all survivals. Conclusions In spite of the variable degree of Ebstein's anomaly present,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can undergo a surgical repair.Tricuspid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of surgical procedures whenever possible in children.Carpentier repair of tricuspid valve is the best procedure at present.The bidirectional Glenn c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tricuspid valve and right ventricle.  相似文献   

19.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高压手术后远期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重度肺高压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 ,分析影响其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系统观察 1 981~ 2 0 0 1年 ,1 1 2例 (其中男 68例 ,女 44例 ,年龄 2个月~ 1 6岁 )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伴重度肺高压手术治疗后的转归。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 (ASD) 3例 ,室间隔缺损 (VSD) 81例 ,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 (PDA) 1 2例 ,室间隔缺损伴房间隔缺损 1例 ,室间隔缺损伴房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 1例 ,动脉导管未闭 1 3例 ,主肺动脉隔缺损 1例。肺动脉收缩压与体动脉收缩压之比 (Pp/Ps)≥0 .75者列为观察对象。年龄 2个月~ 1 6岁。结果 住院死亡 3例 ,术后半年、2年、3年各死亡 1例 ,手术生存率 97.32 % ,1年生存率 96 .43 % ,5年生存率 94.64 %。生存者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 :Ⅰ、Ⅱ级 (优良组 ) 99例 (93 .4 % ) ,Ⅲ级 (差组 ) 7例 (6 .60 % )。死亡病例均为术后持续肺高压。生存病例 ,优良组与差组术时年龄比较 ,(3 .39± 2 .94)岁对 (6 .57±3 .51 )岁 (P <0 .0 5)。肺血管阻力比较 ,(6 .78± 4 .0 4 )U/M2 对 (1 2 .2 6± 4 .1 7)U/M2 (P <0 .0 1 )。结论 小儿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伴重度肺高压术后远期疗效与术时年龄 ,肺血管阻力有关 ,婴幼儿期手术预后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