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合成一种可溶性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二元共聚物聚(2,5-二己氧基对苯乙炔-co-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P(DHOPV-co-MOBOPV)].研究表明,P(DHOPV-co-MOBOPV)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强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0 nm;当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l:1和6:...  相似文献   

2.
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单层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甲氧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用脱氯化氢法得到可溶性的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苯乙炔(PMONOPV),以PMONOPV为发光层装配了相对稳定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其起亮电压为5伏。研究了PMONOPV的电致发光(EL)和光致发光(PL)性质。  相似文献   

3.
C60和苯乙炔共聚物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光善仪  徐洪耀  李村 《功能材料》2000,31(6):642-643,648
合成表征了C60和苯乙炔共聚物。详细地测试了聚合物溶液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浓度为0.5g/L时,聚合物呈出现了荧光浓度自猝灭效应。对于C60含量为5%的聚合物在350nm被激发时,荧光光谱除在440nm有一个聚苯乙炔的荧光发射峰之外,在404nm呈现出了一个新的弱荧光峰,聚合物中C60对这个荧光具有猝灭效应,聚合物发光机制被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4种不同方法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PPV),并对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合成方法影响前聚物的产率、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微观结构。由4种方法所得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也有差别,由此影响产物的光致发光效率、导电率。并对合成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筛选出适宜的方法以制备高质量的聚(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  相似文献   

5.
刘承美  过俊石 《功能材料》1996,27(3):248-251
利用有机可溶性前聚物法,合成了不同烷氧基取代的聚对苯乙炔类导电聚合物。研究了取代基对单体转化率、前聚物产率和分子量及共轭聚合物导电率等因素的影响,并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及热失重等手段对前聚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前聚物产率及分子量随取代基增长而下降,产物导电率则随取代基增长而增大,丁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导电率可达74.8Scm^-1(I2掺杂)。  相似文献   

6.
采用强碱去卤缩合法合成了聚(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PMOBOPV),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2-甲氧基-5-异辛氧基)对苯乙炔(iso-PMOCOPV)和聚(2-甲氧基-5-十二烷氧基)对苯乙炔(PMODOPV)四种含有不同烷氧基侧链的聚对苯乙炔(PPV)的衍生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失重曲线、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反应条件,例如催化剂和原料配比、叔丁醇钾的用量等。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聚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大在492nm,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在555nm左右。  相似文献   

7.
聚对苯乙炔-b-聚苯乙烯刚柔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合成了分别以CHO、OH和Br为端基的PPV低聚体,并以后者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结构明确的PPV-b-PS二嵌段共聚物。采用IR、UV-VIS、1H-NMR和GPC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并研究了其在CS2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SEM观察证明,在温度、氩气流速和湿度分别为19.2℃,0.8 m3/h和67.8%RH的条件下,PPV-b-PS在质量分数0.2%的CS2溶液中能够自组装成高度有序的六角蜂窝状结构薄膜,其空穴的平均直径为1.15μm。  相似文献   

8.
采用含氯的前聚物路线合成了聚(2,5-二(十二烷氧基)对苯乙炔)(PDDOPV)的前聚物,经热处理得到了具有共轭结构的聚合物。十二烷氧侧基的引入使PDDOPV能溶解于许多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氢呋喃、甲苯等,可制备坚韧透明的自支撑膜。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对PDDOPV导电率的影响,I2掺杂的PDDOPV的最高电导率可达15S/cm,另外,对PDDOPV膜和溶液的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广华  谢洪泉 《功能材料》1998,29(1):100-103
采用含氯前聚物路线合成「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CO-2,5-二(十二烷氧基)对苯乙炔」无规共聚物,用元素分析、凝胶渗透色谱仪、吸收光谱及DSC进行表征。研究了投料比对共聚前聚物组成、收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并研究共聚物的组成与导电率、溶解性及发光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PdCl2(PPh3)2/CuI为催化剂,分别通过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和3,3′-二甲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与1,4-二炔基-2,5-二癸氧基苯共聚,得到共轭聚合物聚[联苯醌二亚胺-co-2,5-二癸氧基-1,4-苯撑乙炔](PBz-PPE)和聚[3,3′-二甲基联苯醌二亚胺-co-2,5-二癸氧基-1,4-苯撑乙炔](PDMBz-PPE)。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和三氟乙酸溶液中,此类共聚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峰分别为410 nm和540 nm;在四氢呋喃中荧光发射峰均为485 nm;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000左右;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得知,本征态的2种共聚物均有1对氧化还原峰(分别为Epa=0.51 V,Epc=0.41 V和Epa=0.48 V,Epc=0.30 V),经碘掺杂以后2种共聚物的电化学活性均有明显提高,且有2对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含氯前聚物路线合成 [2 ,5—二 (甲氧基 )对苯乙炔— CO— 2 ,5—二 (十二烷氧基 )对苯乙炔 ]无规共聚物。用元素分析、凝胶渗透色谱仪、吸收光谱及DSC进行表征。研究了投料比对共聚前聚物组成、收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并研究共聚物的组成与导电率、溶解性及发光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双醚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和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反应,制备出可溶性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MOCOPV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PMOCOPV在三氯甲烷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利于成膜。热性能研究表明其热稳定性良好,起始分解温度约为200℃。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其最大发射波长为641 nm,荧光寿命为7.5×10-10s。  相似文献   

13.
徐朝俦  莫亦明 《功能材料》1997,28(6):633-636
以Wittig反应的方法,分别合成了五种聚对苯撑乙烯(PPV)齐聚物,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对所得齐聚物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发现它们的溶解性能有所改善,紫外可见光谱均向红移。  相似文献   

14.
新型聚羧酸对苯撑乙炔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新型可溶性聚羧酸对苯撑乙炔酯的合成方法。它是以苯乙酸为起始原料 ,首先经过Friedel Crafts反应 ,制备聚苯乙酰高分子 ;后者与几种羧酸酰氯的酯化反应而制得。经IR、H NMR、UV Vis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数据表明聚羧酸对苯撑乙炔酯具有PPV链状π 共轭结构特征 ,在二甲苯、THF、DMSO等有机溶剂中 ,有较高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5.
以磺化聚苯醚(SPPO)和聚醚酰亚胺(PEI)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SPPO/PEI共混质子交换膜,并经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拉伸测试等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较纯SPPO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SPPO与PEI之间的强烈氢键相互作用使两组分之间并未发生明显的相分离。PEI的引入虽使得共混膜的质子传导率有所下降,但对于PEI含量在40%以下的共混膜,其质子传导率仍维持在约10-2S/cm的数量级水平,能满足质子交换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国产聚苯硫醚(PPS)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纺丝制备PPS纤维,测定了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和热定型温度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整体取向随拉伸倍数的变化趋势一致,收缩率随拉伸倍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纤维收缩率减小,而断裂强度和取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热定型温度升高,纤维断裂强度增大,收缩率减小。  相似文献   

17.
聚对苯撑亚乙烯/SiO2块状溶胶-凝胶光学材料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王旭晖  崔一平 《功能材料》2000,31(6):649-650,653
介绍了一种由n-共轭聚合物对苯撑亚乙烯均匀掺杂的块状二氧化硅玻璃复合材料。在实验中,我们采用溶液-凝胶技术(即Sol-gel技术)制备二氧化硅玻璃,并用Wessling法制备出可溶于普通有机溶剂的聚对苯撑亚乙烯(PPV)的预聚物。将制备得到的玻璃溶胶与PPV的预聚物均匀混合,通过凝胶、发挥、加热等过程得到了聚对苯撑亚乙烯-玻璃块状复合材料,并在复合材料中添加有机玻璃使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得到大幅提高,从而获得具有良好光学品质的块状复合材料。我们运用STM、UV及IR对此复合材料进行物理表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等温法测定和对比了国产及进口聚苯硫醚(PPS)树脂的热失重动力学行为。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出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指前因子Z和反应级数n),运用动力学方程估算出两种PPS切片的热分解转化率α、温度T以及时间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产PPS切片的热稳定性略优于进口PPS切片。在低于350℃时,两种切片均十分稳定,因此,在通常的纺丝条件下(300℃左右)发生热分解的可能性均很小。如果在更高的温度范围内加工PPS树脂或使用PPS的产品,热分解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张爱清  黄德修 《功能材料》1998,29(6):632-634
用可溶性前聚物法制备了单乙氧基取代的聚1.4萘乙炔(PEONV)。并采用PEONV作为有源层制作了单层结构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的阳极为ITO,阴极为Ca,器件在正向偏压4V时开始发光,发光谱峰值605nm。最高亮度为156cd/m2。发光峰与未取代的PNV器件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文章对此作出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