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富含香菇多糖的杨桃功能性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杨桃为主要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香菇粗多糖,与杨桃汁调配成功能性复合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香菇杨桃功能性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杨桃汁49、香菇粗多糖1、蔗糖8、柠檬酸0·15、苹果酸0·15,产品为营养、保健型饮料,色泽均匀,具有浓郁香菇、杨桃风味,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2.
以红菇为原料提取多糖,采用乳酸菌发酵,并通过添加适量蜂蜜、蔗糖、柠檬酸和复合稳定剂生产澄清型红菇多糖饮料。结果表明:红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60min,温度80℃,料液比1∶30(g/mL),pH8.0,红菇多糖得率为5.21%。乳酸发酵最佳工艺为:多糖提取液30%,低脂乳70%,发酵时间13h,发酵温度40℃,乳酸菌接种量0.09%。饮料调配的最佳配比为:发酵液50mL,蜂蜜2.0g,蔗糖7.0g,柠檬酸0.3g。复合稳定剂的最佳比例为:黄原胶0.006g、海藻酸钠0.006g、CMC-钠0.004g。研制出的红菇多糖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款老少皆宜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3.
以香菇、葛根为主要原料制作复合饮料,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复合饮料的主要因素:香菇汁用量、葛根汁用量、木糖醇用量、柠檬酸用量进行分析,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菇汁用量15%、葛根汁用量20%、柠檬酸用量0.13%、木糖醇用量6%,在此条件下,复合饮料感官评分值为95.93分。此香菇葛根复合饮料酸甜适口,风味纯正,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为主要原料,采用热水浸提、超声波破壁、微渡破壁以及超声波与微波相结合的破壁方法对香菇中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选出最佳的提取方法——超声波破壁提取法,并进行超声波提取香菇多糖工艺和香菇多糖饮料配方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干香菇与水料液比1:50、最佳配方,超声波破壁时间45s、超声波功率600W、香菇粉碎粒度0.2mm,此条件下香菇多糖的提取效率最高;香菇多糖饮料最佳配方为:香菇汁60%、白砂糖5%、柠檬酸0.1%、CMCO.15%和β-环状糊精0.05%。制得的香菇多糖饮料营养丰富,口感良好,吸收完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李宏高  吴忠会 《食品科学》2009,30(4):286-289
以蒲公英、山楂为原料,主要研究了蒲公英、山楂汁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并对山楂汁浸提时间、温度、料水比、复合饮料澄清方法的确定作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得出原料最佳配比。研制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蒲公英、山楂复合型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6.
羊栖菜多糖饮料的试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羊栖菜多糖饮料的加工工艺,并重点探讨用热水浸提法从羊栖菜中提取粗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35,pH3.0,沸点温度下浸提3h,多糖提取率达7.4%。用此提取液可配制成各种风味的羊栖菜多糖饮料。  相似文献   

7.
以金顶侧耳菌丝多糖和松仁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对金顶侧耳多糖提取工艺和复合饮料的风味调配进行了优化,对增稠剂和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选择,确定复合饮料最佳生产工艺为6%金顶侧耳多糖提取液以6mL/g(干松仁)比率加入松仁乳中,以5.0%白砂糖、0.08%柠檬酸、0.02%乙基麦芽酚为风味调节剂,以0.06%的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为复合增稠剂,以0.20%的吐温80和蔗糖脂肪酸酯为复合乳化剂,在80℃、23MPa下均质2次,121℃杀菌15min。制得的金顶侧耳-松仁复合饮料具有金顶侧耳多糖和松仁蛋白双重保健功效,而且组织状态均匀,口感柔和,具有明显的松仁香味,是一种新型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8.
以山楂为原料,对山楂多糖的影响因素及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采用热水浸提方法,分析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对提取山楂多糖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山楂多糖,根据响应面进行优化分析,确定山楂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3 min。该条件下山楂多糖的得率为53.77%。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以香菇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香菇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探讨料液比、超声功率、温度、超声时间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香菇多糖效果较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g/mL),超声功率300 W,提取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经过3次平行试验,香菇中多糖提取率为11.73%  相似文献   

10.
香菇、胡萝卜、姜汁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菇、胡萝卜和生姜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35%香菇汁、28%胡萝卜汁、10%姜汁、7%蔗糖、0.35%柠檬酸.所得产品为营养、保健型饮料,风味独特,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1.
党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保健醋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超声水提醇沉的方法,以得率为指标,优化党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使用党参多糖水溶液与荞麦醋、蜂蜜配制成醋饮料。以单因素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以正交实验对党参荞麦保健醋饮料的口感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党参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60℃,醇沉浓度60%,得率为18.03%±0.45%。保健饮料最佳配比为党参多糖水溶液100 mL,荞麦醋为1 mL,蜂蜜12 g,感官得分为84.2分。应用此配方加工的饮料口感酸甜柔和,风味独特,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醋饮料的相关规定(GB/T 30884-2014),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红枣山楂桂圆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红枣、桂圆、山楂和牛奶的有益作用,研制出集营养与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红枣山楂桂圆酸奶。以牛奶、红枣、桂圆、山楂为原料,以乳酸菌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红枣山楂桂圆发酵乳的制作工艺。试验表明,果汁最佳添加量为15%,蔗糖添加量为7%,接种量为11%,发酵温度45 ℃,发酵时间为5 h,4 ℃后熟12 h。利用此工艺制备的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感官评分为95.6分。  相似文献   

13.
复合巴楚蘑菇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巴楚蘑菇、山楂、葡萄为主要原料,利用双酶法提汁研制色香味俱佳的复合蘑菇果汁饮料,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不仅可以提高巴楚蘑菇汁的有效成分而且有利于饮料的澄清。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巴楚蘑菇汁15%、山楂汁25%、葡萄汁30%、10%砂糖、0.3%柠檬酸。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水浴法提取山楂多糖,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并将山楂多糖用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试验。结果表明,山楂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6h、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山楂多糖的提取率为3.92%。山楂多糖对保加利亚乳杆菌有促生作用并且在多糖添加量为2%,pH值为6.5,温度为42℃时促进效果最好。通过绘制生长曲线与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相比较,证明山楂多糖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菱角、莲子、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乳酸菌发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发酵工艺参数和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酸奶最佳配方为菱角汁15%,莲子汁2%,接种量为0.3%,蔗糖添加量为8%。在42℃发酵5.0 h,稳定剂为0.3%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2%的分子蒸馏单甘酯,此条件下得到的菱角-莲子发酵酸乳具有菱角和莲子特有的清香味道,且质地均匀,口感优良,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6.
以猴头菇和山楂为主要原料,采用酶解和均质技术制备猴头菇山楂浊汁型果肉饮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功能性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猴头菇酶解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底物浓度5%,pH5.0,温度40℃,酶解时间2.5 h,猴头菇汁固形物得率65.83%。将猴头菇汁与山楂汁、蔗糖调配得猴头菇山楂果肉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猴头菇酶解汁添加量15%,山楂汁添加量25%,蔗糖添加量8%。为提高猴头菇山楂果肉饮料的稳定性,经正交实验确定的饮料复合稳定体系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2%,黄原胶0.2%,海藻酸钠0.1%。最优工艺验证试验的结果为感官评分93.1分。调配好的饮料经均质、热灌装、巴氏杀菌等关键生产环节获得酸甜可口、具有猴头菇风味和淡淡山楂清香味的猴头菇山楂果肉饮料。  相似文献   

17.
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罗汉果汁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对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汁25%,复合稳定剂0.4%,赤藓糖醇14%,发酵乳30%,以此得到营养价值高,结合了酸奶和冰淇淋的双重特点和风味独特的冰淇淋制品。  相似文献   

18.
旨在开发一种具有保健功能但不含紫菜腥味的新型紫菜明胶软糖。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可以使紫菜软糖不具有腥味的紫菜的预处理方式,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最优条件验证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与工艺。结果为,柠檬酸含量为1%;麦芽糖浆含量为30%;蔗糖含量为21%;明胶含量为9%;紫菜适量。开发的软糖具有较好的咀嚼性和口感,糖体饱满光滑,营养丰富且不具有紫菜的腥味。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市售纯牛奶、山楂、陈皮为主要原材料,添加乳酸菌发酵粉、白砂糖后经一系列过程制作陈皮山楂风味的酸奶,并依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确定制作陈皮山楂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所得到的酸奶最佳配方为:山楂:陈皮=1:2,陈皮山楂汁12%,蔗糖9%,乳酸菌发酵粉0.1%,发酵时间6.5 h,发酵温度43℃。制作出的酸奶颜色均匀,爽口细腻,酸甜适宜,奶香浓郁,具有山楂和陈皮的清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