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作为西南地区的农业大省,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省份,每年秸秆产生量巨大.但是农民对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认识度不高,对云南省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为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分析了云南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并提出适合本地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秸秆数量庞大,用则为宝,弃则成害。要保证秸秆禁烧,有效转化利用秸秆是必由之路。也就是说,要为量大面广的秸秆找到去处和用武之地。高青县连续七年成功实现秸秆禁烧的实践证明,秸秆青贮、过腹还田,已成为转化利用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构建秸秆禁烧长效机制的第一技术路线。秸秆转化利用与畜牧业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真正带来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这也  相似文献   

3.
秸秆与沼肥同步翻埋还田对秸秆腐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秸秆和沼肥同步翻埋还田对秸秆腐解的影响规律,在室温条件下,105 d试验周期内,采用网袋法模拟翻埋还田,系统研究添加沼肥和自来水对秸秆腐解的影响,以及添加沼肥后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秸秆长度对秸秆腐解过程各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沼肥对秸秆腐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自来水组的秸秆降解率为33.61%,而添加沼肥组的秸秆降解率则达到42.37%;配施沼肥后,秸秆的降解主要集中在前70 d,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的秸秆降解率均高于42%,秸秆长度20 mm试验组的秸秆降解率高于10 mm秸秆,试验结束时20 mm试验组的秸秆降解率达到52%;秸秆长度对半纤维素的降解影响较明显,而土壤类型则对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达6亿多吨,然而这一巨大的资源长期以来却得不到充分利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秸秆逐渐丧失了做饲料和燃料的功能,大量秸秆堆集在地头、田间、路边,既影响田间作业,又影响交通。农民为了方便...  相似文献   

5.
环模式秸秆压块机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农作物秸秆细碎后通过专用压块设备,将松散的秸秆压制成密度大、体积小的块状体.称为秸秆块。经加工后的秸秆块便于存放、储运,使秸秆变废为宝成为市场流通领域中的一种资源性商品。由此看来,秸秆压块技术的应用在拓展秸秆利用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本文将介绍环模式压块机技术和一些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鹤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农作物秸秆年产达100万t左右,全市每年用于饲草、积肥等的农作物秸秆约为30%,一部分被直接还田,一部分被焚烧或废弃,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对大气、河流造成污染。如果将这些秸秆深加工,形成产业链,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五”期间,鹤壁市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大意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是一项简易、快速…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东营市第二大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长期以来,由于玉米秸秆不能有效利用,大量秸秆被焚烧,不仅造成了农作物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秸秆就成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将玉米秸秆加工青贮用于发展畜牧业是有效利用秸秆的良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秸秆禁烧力度大,秸秆还田的面积增多,很多农民群众担心遍地的麦茬和秸秆影响播种,不少人电话咨询或反映此类问题。为深入了解秸秆还田后到底给播种和其它方面带来多大影响,6月10日,阜阳市农机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再次到颍东区冉庙乡徐再启所在村民组实地查看,并与部分村民进行交流。感觉到这里的情况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村民对秸秆还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主要农作物有水稻、三麦、油菜、玉米等。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每年约4000多万吨,其中稻麦秸秆占70%以上,秸秆资源量位居全国第四位。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正>青贮机械技术是可实现对玉米秸秆的切割、输送、压扁、抛送、收集的青饲料收获技术。我国青贮饲料以玉米秸秆青贮为主,玉米种植是我国北方地区秋季的主要作物,有着充足的秸秆资源,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每年秸秆饲料的青贮也是养牛户的一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省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发展前景的探讨○程少兰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056万亩,全省1997年三类作物粮食总产量达3700万吨,约有4000多万吨秸秆。但目前农作物秸秆作为一项量大面广的重要农业资源一直没有得...  相似文献   

12.
胡伟 《当代农机》2007,(3):40-41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秸秆资源,在我国北方拥有巨大的资源量。过去玉米秸秆多用作薪柴,一烧了之,现在有效利用的模式多起来,利用量也增加不少。但是,主要的利用方式还是直接粉碎还田和用于加工秸秆饲  相似文献   

13.
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近6亿~7亿t,大部分秸秆资源都未有效利用,造成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推广应用的一些技术(如秸秆还田、青储氨化、装袋保鲜等)虽取得成效,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弊端。这些技术最大的缺点是不能使秸秆产品商品化,未能形成有效和大规模地推广应用,而只有商品化才是推动发展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秸秆处理技术的分析和发展前景的展望,指出了块状秸秆饲料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500万亩,每年产生秸秆及副产品总量3600万吨.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之一是秸秆气化.目前,已建成农村秸秆气化站43处,户用秸秆气化炉达1254个,年消耗玉米秸秆1.5万吨,产秸秆气0.2亿立方米,节标煤0.55万吨.  相似文献   

15.
废弃秸秆被露天燃烧,危害巨大,简直成了一大社会公害。"禁烧令"举步维艰,只有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大难题。通过各级政府重视、法规的约束、政策的扶持,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禁烧"难禁的现象,秸秆以禁促用、以用促禁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新途径。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这种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我国目前作物秸秆年产量约7~8亿t.这些秸秆除少量利用外,大部分被遗弃腐烂或焚烧.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开发利用秸秆.发展秸秆饲料加工产业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取样条件对其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模量是研究玉米秸秆机械特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通过秸秆样品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叶鞘位置和取样位置3个玉米秸秆取样因素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各因素的一次项中,只有含水率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极显著;然而3个取样因素的二次项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均显著;此外,含水率和叶鞘位置的交互作用,以及含水率和取样位置的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均为极显著。这一结果说明,玉米秸秆弹性模量随取样位置和叶鞘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还会受到含水率的交互影响。这些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可能是由于玉米秸秆的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6亿吨,拥有量居世界各国首位。江苏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3700万吨,位列全国第四。农作物秸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探索秸秆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其综合利用技术方式进行了研究。在秸秆的组成元素种类及含量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秸秆还田的作业机理,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潜力量化模型,并进行主要利用技术分析,归纳出秸秆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并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典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还田方式下的秸秆粉碎合格率和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均控制在85%以上,且经氨化与硫酸钙翻压后的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潜力达96.8%,是秸秆循环利用较好的还田方式;将粉碎后的秸秆分别用于发电、供暖及作为基质燃料等,具有处理量大和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开展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具有传统优势和丰富的秸秆资源及群众基础。本文简述了甘肃省秸秆加工利用现状和前景,提出了秸秆加工利用发展目标,对秸秆加工利用技术与配套机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