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Egr-1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放射前后的表达变化和放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 培养人恶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系T98G,分别提取4Gy剂量射线照射前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的总RNA,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Egr-1表达水平;.收获4Gy剂量射线照射后0、4、8、12、24和36h的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T98G细胞在照射后Egr-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7);T98G细胞在射线照射后的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6);射线照射后0、4、8、12 h细胞S期比例逐渐减低,G0/G1期比例逐渐升高,并在照射后12 h达到峰值,G2/M期无明显变化,照射后12、24、36 h细胞S期比例逐渐升高,G0/G1期比例逐渐减低,G2/M期无明显变化,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射线照射后0、4、8、12h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并在照射后12 h达到峰值,照射后12、24、36 h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结论 通过射线诱导Egr-1基因表达而引起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射线诱导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与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X射线对人肺腺癌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其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对x射线的不同反应,不同放射剂量、照射时间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Vi—Cell细胞活力分析仪绘制A549及A549/DDP生长曲线;分别用4、8、12、16Gv6MVX射线照射A549及A549/DDP,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A549与A549/DDP存活率分别为83.12%±2.23%,92.00%±2.31%(P〈0.05)。与亲本细胞株相比,A549/DDPGdG,期比例降低(P〈0.01),GgM期比例升高(P〈0.01)。X射线照射后两种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照射后24h达到最大阻滞高峰.48h显示最大峰值回落。G2/M期阻滞强度在24h时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在4Gy照射后,A549在6h即出现GgM期阻滞,但在照射后12h阻滞解除;而A549/DDP在24h内G2/M期阻滞呈递增趋势。在16Gy照射后,A549及A549/DDP6~12hG2/M期阻滞迅速增加,并持续至24h。结论A549/DDP较其亲本细胞株存活能力更强,对于放射线的敏感性增加。X射线可以改变A549及A549/DDP的细胞周期进程。A549经高放射剂量照射后细胞周期阻滞明显,而A549/DDP无论经过高放射剂量还是低放射剂量照射均表现出明显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80和120 mg/L)紫草素对SKOV-3细胞活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8 mg/L紫草素联合不同剂量(0、2、4、6和8 Gy)X射线照射对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将SKOV-3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紫草素组(8 mg/L紫草素处理)、8 Gy组(8 Gy X射线照射处理)和紫草素+8 Gy组(给予8 mg/L紫草素处理48 h后,再进行8 Gy X射线照射处理)。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KOV-3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KOV-3细胞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0~80 mg/L浓度范围内,紫草素浓度依赖性抑制SKOV-3细胞活力(P0.05),IC_(50)为(38.54±0.57) mg/L;紫草素联合放疗处理后的SKOV-3细胞的存活曲线较单独放疗左移,放射增敏比为1.45±0.05。与8 Gy组相比,紫草素+8 Gy组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P0.05),p-PI3K和p-AKT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紫草素具有提高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紫草素缓解X射线引起的G_2/M期阻滞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卷柏水部位对小鼠胸腺和脾脏的辐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卷柏水部位对受照射小鼠胸腺、脾脏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设正常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卷柏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小鼠均接受6.0 Gy60Coy射线全身照射一次;各组小鼠分别于照射前72、48、24 h和照射后即刻灌服药物或蒸馏水.分别于照射后6、12、24 h立即断头处死小鼠,观察卷柏水部位对受照射小鼠胸腺、脾脏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卷柏水部位可降低受照射小鼠胸腺、脾脏的Go/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其G2/M、S期细胞百分率,也可明显降低其细胞凋亡率.结论 卷柏水部位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受照射小鼠胸腺、脾脏的细胞周期进程,发挥其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四唑盐(MTT)法检测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对BEL-740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48、72、96小时后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6.72±3.23)%、(26.44±4.71)%、(36.60±7.14)%;2、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48小时后BEL-7402细胞周期位于G0-G1、S、G2-M期的比率分别为(40.47±0.64)%、(38.18±0.91)%、(21.35±0.65)%,而对照组分别为(54.47±1.17)%、(35.83±0.41)%、(9.71±1.27)%.结论: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可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且随剂量累积抑制率增加,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可改变BEL-7402细胞周期分布,阻滞细胞于G2-M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α2-巨球蛋白(α2M)对X射线导致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MSCs)成骨分化障碍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 BMMSCs,取第4代细胞经8 Gy X射线照射后,进行成骨诱导并以0.5和1.0 g/Lα2M分别作用于照射后的h BMMSCs。成骨诱导的第7天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q PCR法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表达;成骨诱导的第14天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骨甘氨酸(OGN)的蛋白表达;成骨诱导的第21天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结节的形成情况。此外,正常培养的h BMMSCs于8 Gy X射线照射后加入α2M作用24 h,提取细胞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的蛋白表达。结果:h BMMSCs经8 Gy X射线照射后给予0.5和1.0 g/Lα2M处理,与未加入α2M的单独照射组比较,ALP活性、RUNX2的mRNA表达、OGN和Mn SOD的蛋白表达及SOD活力均升高,钙结节形成增多。结论:α2M可明显提高放射损伤后h BM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上调SOD活力和Mn SOD的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多靶点抑制剂西奥罗尼对人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CCK-8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西奥罗尼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和T98G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对U251细胞和T98G细胞进行药物和(或)X射线处理,设对照组、西奥罗尼(2.5μmol/L)组、4 Gy辐照组和西奥罗尼(2.5μmol/L)联合4 Gy辐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周期和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量;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探索西奥罗尼联合辐照对DNA损伤和修复的影响;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修复关键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西奥罗尼显著抑制U251细胞和T98G细胞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773μmol/L和24.68μmol/L;随着X射线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在X射线辐照组和联合组中均显著降低,并且联合组在不同射线剂量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单独辐照组,西奥罗尼的辐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387和1.384。U251细胞对照组、西奥罗尼(2.5μmol/L)组、4 Gy辐照组和西奥罗尼(2.5μmol/L)联合4 Gy辐照组中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7.68±0.98)%、(18.93±0.03)%、(16.31±0.58)%和(23.96±1.18)%;4组细胞的总凋亡率分别为(8.04±0.24)%、(17.04±0.75)%、(9.34±0.50)%和(21.22±0.38)%。T98G细胞对照组、西奥罗尼(2.5μmol/L)组、4 Gy辐照组和西奥罗尼(2.5μmol/L)联合4 Gy辐照组中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2.05±0.71)%、(5.70±0.34)%、(5.14±0.33)%和(6.54±0.13)%;4组细胞的总凋亡率分别为(11.35±0.39)%、(13.23±0.18)%、(17.43±0.30)%和(21.32±0.64)%。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在30 min,γH2AX荧光灶点在单纯辐照组和联合组中均十分明显,并且联合组的荧光强度更强;在6 h和24 h,γH2AX荧光灶点在X射线辐照组中逐渐减少,而在联合组中可以观察到γH2AX的荧光强度依然较强。结论:西奥罗尼通过诱导G2/M期阻滞、促进凋亡、诱导DNA损伤及延迟DNA修复来增强人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Slug过表达对照射鼠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和转染了Slug cDNA的IEC6为研究对象,对细胞进行6 Gy剂量γ射线照射,在照射48 h后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Weatem blot法检测PUMA蛋白表达.结果 6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为15.60±1.54,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5.10±1.70(P <0.01)和单独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2.21±0.36(P <0.01).6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 h后的PUMA相对表达为0.79±0.12,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0.16±0.01(P <0.01),免疫组化和Weatem blot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上调Slug抑制射线诱导的细胞PUMA表达上调,抑制IEC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藤黄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AP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0.5、1、4μg/ml)的藤黄酸干预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分别于24、36、48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分析APC蛋白的变化。结果 1μg/ml以上浓度的藤黄酸可以显著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效果增强,随着时间增加抑制率显著增加(P〈0.01)。藤黄酸浓度达到4μg/ml时,G2/M期细胞达到54.74%;藤黄酸浓度为0、0.5、1、4μg/ml时SW480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17±0.08)%、(0.85±0.19)%、(7.12±1.21)%、(15.87±1.59)%。用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处理SW480细胞株24h,APC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结论藤黄酸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干扰SW480细胞周期使其阻断于G2/M期,高表达APC蛋白有可能是藤黄酸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lug过表达对照射鼠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和转染了Slug cDNA的IEC6为研究对象,对细胞进行6Gy剂量γ射线照射,在照射48h后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UMA蛋白表达。结果:6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为15.6+1.54,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5.1+1.7(P<0.01)和单独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2.21+0.36(P<0.01)。Weatern blot法检测发现,6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h后的PUMA相对表达为0.79+0.12,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0.16+0.01(P<0.01),免疫组化和Wea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上调Slug抑制射线诱导的细胞PUMA表达上调,抑制IEC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X-ray irradiation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were irradiated with X-ray. After irradiation,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growth inhibition rate of the irradiated cells were observed under an inverted microscop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irradiated MCF-7 cell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irradiated MCF-7 cells.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caspase-3. Our results showed, at 48?h after the irradiation (0?Gy and 8?Gy), cells oval in shape, cell shrinkage or swelling and partial formation of debris under inverted microscope; as well as cytoplasmic vacuolization or inspissation, increased electron density of cytoplasm, structural damage of organelles, blurred mitochondrial cristae and chromatin margination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survival rate of MCF-7 cells in X-ray group was 17.3%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0?Gy) (p?<?0.001); while caspase-3 expression increased evidently in X-ray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0?Gy) (p?<?0.05). In conclusion, X-ray irradiation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MCF-7 cells and induce apoptosis through increasing caspase-3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Disulfiram(DS)及DS联合Cu(DS/Cu)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增殖、凋亡及多药耐药1(MDR1)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25、0.250、0.500、1.000、2.000、4.000μmol/mL)DS和DS/Cu对Molt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DS和DS/Cu作用Molt4细胞24h后凋亡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DS和DS/Cu对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DS对Molt4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370±0.263)μmol/mL。DS/Cu联合后对Molt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IC50降为(0.560±0.443)μmol/mL,DS/Cu对Molt4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DS单药(P=0.005)。DS单药及DS/Cu对Molt4细胞均有诱导凋亡的作用,但DS/Cu对诱导Molt4细胞凋亡的比例显著高于DS单药(P=0.01)。DS单药对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DS/Cu能显著降低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P〈0.001)。结论 DS对Molt4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但对Molt4细胞MDR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DS/Cu不仅对Molt4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显著增强,还可显著下调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多糖的体外抗人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和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组MCF.7细胞给予不同浓度(2.5、5、10、20mg/L)的黄芪多糖,阳性对照组给予10gmol/L顺铂,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养基。48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黄芪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IC_50;吖啶橙(AO),溴化乙啶(EB)荧光染色法测定黄芪多糖对MCF-7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黄芪多糖对MCF-7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在给予2.5、5、10、20mg/L黄芪多糖48h后,黄芪多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r=0.985,P〈0.05),抑制率分别为(4.14±2.96)%、(7.14±2.10)%、(20.13±2.33)%、(64.66±5.15)%,高于空白对照组0%,但4个不同浓度组的抑制率均低于阳性对照组(90.31±4.92)%。黄芪多糖48h的IC_50=16.83mg/L。随着黄芪多糖浓度的逐渐增高,MCF-7细胞中代表凋亡的玛瑙色逐渐增多,细胞核骤缩、核分裂,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2.5、5、10、20mg/L黄芪多糖的凋亡率分别为(2.37±0.98)%、(6.76±1.31)%、(11.65±1.46)%、(20.75±2.68)%,高于空白对照组(1.14±1.25)%(均P〈0.05),但均低于阳性对照组(35.09±2.88)%(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以浓度依赖性诱导MCF-7细胞凋亡(r=0.991,P〈0.05),随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但均低于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随浓度的增加促使s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但低于空白和阳性对照组(均P〈0.05),使处于G_0-G_1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减少,仍高于空白和阳性对照组(均P〈0.05)。结论黄芪多糖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使MCF-7细胞生长增殖停滞在S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体外培养的IEC -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IL- 2对其损伤后增殖和恢复的作用, 并进一步探讨肠黏膜免疫与肠上皮辐射损伤及修复的关系。方法: 用 4、8、12Gy的γ射线照射IEC- 6细胞株, 并于照后 3、6、9、12h及 1、2、3d, 用MTT比色法、光镜、电镜、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 检测受照射后IEC- 6细胞的增殖活力、形态和死亡方式的改变; 用不同浓度IL 2 ( 25×103、5×104、1×105U/L)处理 8Gyγ射线照射的IEC 6细胞, 并于照射后 3、6、9、12、24h,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力的变化。结果: 在 0~12Gy的范围内, IEC 6细胞的增殖活力随γ射线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8. 0γ射线照后 24h, 凋亡的IEC- 6细胞明显增多, DNA凝胶电泳显示有梯状带形成。IL- 2可促进照射后的IEC- 6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剂量 效应关系, 尤以1×105U/L组的作用更明显。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γ射线照射可降低IEC 6细胞增殖活力, 且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可导致IEC 6细胞发生凋亡。IL- 2可促进受照射的IEC- 6细胞增殖, 增强其抗辐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探讨经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Jiyoye细胞对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期为靶向c-myc基因的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基因治疗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 设计、合成一对针对c-myc基因的c-myc-3寡聚核苷酸链和一对阴性对照c-myc- neg寡聚核苷酸链。退火,然后连接到pLVX干扰载体上,包装,慢病毒介导转染人Jiyoye细胞株。转染后培养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转染率,pLVX-c-myc-3转染Jiyoye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吡啶(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①转染72 h后,流式细胞术鉴定阳性细胞比例,c-myc-neg组与c-myc-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4.3 ± 4.2) % vs(52.8 ± 2.9) %];两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差异、细胞转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转染168 h生长曲线显示,转染pLVX-c-myc实验组细胞生长缓慢,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染pLVX-c-myc 72 h后,实验组细胞抑制率为(46.40 ± 1.41) %,阴性对照组细胞抑制率为(17.03 ± 1.3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转染pLVX-c-myc 72 h后,实验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25.6 ± 4.2) %,阴性对照组早期凋亡细胞(15.1 ± 4.2) %,空白对照组早期凋亡细胞为(12.7 ± 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晚期凋亡细胞比例(11.5 ± 4.7) %,阴性对照组为(9.3 ± 4.7) %,空白对照组为(8.14 ± 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设计合成构建的干扰序列pLVX-c-myc-3,可沉默c-myc基因,抑制Jiyoye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进一步探讨沉默c-myc基因在白血病和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霉素体外作用于K562细胞后,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促进细胞凋亡情况,以及调节细胞周期和粘着斑激酶(FAK)mRNA基因,进一步探讨通过调控FAK表达,研究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阿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阿霉素对K562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作用对K562细胞36h后FAK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阿霉素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同一时间不同浓度之间比较,或者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凋亡,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率也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周期阻滞,多停留在S期;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FAK mRNA表达显著降低。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结论阿霉素抑制分裂期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对细胞FAK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为进一步研究FAK基因表达的调控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类纹状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中,Bmi-1基因是否参与自我更新和增殖的维持. 方法 用human-Bmi-1干扰病毒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对照病毒分别转染NSC,镜下观察转染效率.于转染后0h、48h、72h和168h 4个时间点收集细胞,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mi-1干扰组与同时间点GFP对照病毒转染组细胞中的Bmi-1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1周后比较human-Bmi-1干扰病毒和GFP对照病毒转染后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和新生神经球直径. 结果 经Bmi-1干扰病毒和GFP对照病毒转染后48h,显微镜下观察见细胞均带有绿色荧光,转染效率超过90%.与转染后0h的Bmi-1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107.3±8.0618)%相比,48h、72h和168h的Bmi-1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下降,分别为(32.7±9.74)%、(24.4±12.15)%和(32.7±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mi-1干扰后,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和新生神经球直径都显著下降. 结论 Bmi-1基因正向调控人类纹状体来源的NSC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当细胞内的Bmi-1转录水平下降时,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和新生神经球直径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鳕鱼皮寡肽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鳕鱼皮寡肽(CSO)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影响。 方法 用不同浓度CSO处理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4’6-二脒 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后细胞形态变化,应用CCK-8 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 结果 CSO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并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P<0.05)。作用于SGC-7901胃癌细胞24 h、48 h和72 h的IC50分别是156.90 g/L、102.10 g/L、73.13 g/L。DAPI染色后发现,SGC-7901细胞随着CSO浓度增加可见大量的细胞核碎裂,荧光强烈。24h细胞凋亡率检测显示,细胞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呈上升趋势,表明CSO对SGC-7901呈浓度效应关系。细胞周期观察发现,SGC-7901细胞G1期细胞数随着CSO浓度的增加而递增,而S/G2期细胞随着浓度的细胞递降。Caspase-3、Caspase-9随着CSO浓度的逐渐增高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 结论 鳕鱼皮寡肽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诱导凋亡,抑癌机制可能与Caspase-3、Caspase-9上调和Bcl-2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