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字散斑联合变换相关法测量微小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联合变换相关法对位移前后的散斑图像实现数字相关运算,通过相关峰的距离与散斑图所携带的位移信息之间的关系,测量物体的面内位移量。通过对全场的位移计算,得出对散斑图像先做限幅预处理后,再进行边缘提取,有效减弱了影响相关峰的不利因素,提高了相关点的精确性。对同一组散斑图进行匹配滤波相关运算和联合变换相关运算,把得到的全场位移矢量图进行比较,得出两者测量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黄晓慧  刘吉  王鹏 《激光杂志》2020,41(3):34-37
散斑计量中,为了在动态测量中得到清晰的原始散斑条纹图,使更有效的提取相位信息,提出一种改变像面散斑平均尺寸大小对散斑成像影响的方法,进而改善原始散斑条纹图的清晰度。通过分析光路参数F数和放大倍数与像面散斑尺寸大小的定量关系,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形变量一定,系统放大倍数为1,成像透镜F值为4.5,或者,当F数为2,系统放大倍数为3.5,像面散斑平均尺寸大小为5.841μm,最接近像面尺寸5.86μm成像效果最好,经正余弦算法滤波后,得到的散斑条纹图最清晰,证实了像面上散斑尺寸大小对散斑条纹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全自动位移散斑测量技术,用CCD摄像机拍摄物体位移前后的散斑图,然后重叠、分割图像,对于图像进行两次快速傅里叶变换,最后通过寻找峰值点位置,并由此计算得位移矢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散斑图质量的有效评价问题, 采用散斑图质量表征参量——平均灰度2阶导数对散斑图质量进行了有效评价。通过分析图像插值误差与图像灰度信息分布形式之间关系, 指出散斑图平均灰度2阶导数与散斑图灰度信息分布形式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该散斑图质量表征参量的有效性, 利用傅里叶变换对散斑图进行平移实验, 通过Newton-Raphson(N-R)方法对平移前后的散斑图进行亚像素位移计算, 由位移计算结果可知, 具有低的平均灰度2阶导数的散斑图对应小的位移测量误差。结果表明, 平均灰度2阶导数在散斑图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 应结合散斑图平均灰度2阶导数和平均灰度梯度对散斑图质量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该研究为高质量散斑图的制备与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就面内位移场的测量提出一种并行测量方案,面内位移场通过散斑照相的方法记录,对双曝光散斑图进行光学并行相关处理,测可获得位移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技术构建了无损检测系统,通过对铝合金平板钻圆形盲孔覆橡胶层的方式制备了设有不同尺寸和深度的内部缺陷的复合材料粘接试件,利用施加负压激励研究了不同负压值下试件内部缺陷所在表面的散斑条纹和离面位移情况,并结合有限元计算验证了检测系统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同缺陷深度和负压值下,缺陷尺寸越大,散斑条纹级数越多、离面位移越大;相同缺陷尺寸和负压值下,缺陷深度越深,散斑条纹级数越小、离面位移越小。在利用该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系统准确获取内部缺陷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弹性薄板理论推导了缺陷深度。缺陷深度测量精度随缺陷尺寸增大而提高,同时随深度增大而降低,直径为20 mm深度小于1 mm的圆形缺陷深度测量误差值小于10%。本文研究为复合材料粘接结构内部缺陷的深度检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昊  史红民 《激光集锦》1995,5(3):25-29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是一种用来测量光学粗糙表面的位移与变形的干涉计量技术。它利用激光散斑场做为待测表面的信息载体,通过电子学手段记录、比较和处理散斑场信息,最后以散斑干涉条纹的形式在电视监视器上显示出试件表面位移或变形的等值线条纹,是一种集光学干涉计量学、电子学及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为一体的自动测试技术,可以用于离面位移、面内位移、位移偏导场的测量、振动分析及材料或构件的无损检测等方面。本文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载波调制分离位移场的方法.在双光束电子散斑干涉(ESPI)中增加参考光,使这路参考光为两光束所共用.通过偏转物体引入载波调制条纹,具有条纹对比度高的优点.物体加载后,载波条纹受物体变形的调制而发生弯曲变形.实验时,两束光各自独立地对变形物体进行测量,采集物体变形前后的条纹,利用傅里叶变换法,可分别解调得到包含离面和面内位移信息的2幅位移图.理论分析表明,只需简单的位相运算,就能够将面内位移场与离面位移场分离.利用典型的周边固定、中心加载的圆盘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周边固定、中心加载的圆盘变形所包含的面内位移大小与离面位移相比,大约低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全自动位移散斑测量技术,用CCD摄像要拍摄物体位移前后的散斑图,然后重叠,分割图像,对于图像进行两次快速傅里叶变换,最后通过寻找峰值点位置,并由此计算得位移矢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通过一步搜索同时得到数字散斑图像中所测点的整像素和亚像素位移信息,采用灰度插值的方法构造了亚像素子区,改进了基于微粒子群算法的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方法。对含有平移信息的模拟散斑图和具有应变的模拟散斑图进行相关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在对具有微小面内位移转动的试件进行测量时,比较了整像素的微粒子群算法和不同量级的灰度插值下的亚像素微粒子群算法。结果表明,基于微粒子群算法的亚像素数字散斑图像相关方法在测量小位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无失真图像压缩的目的是在保证不丢失任何信息的情况之下,用尽可能少的比特数表示图像.图像压缩对数据存储量的降低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设计的激光散斑图像无失真编码器由激光散斑位移估计、像素预测和哥朗布(Golomb)编码所组成.首先,估计散斑位移;然后,根据激光动态散斑相关函数设计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像素预测;最后,对预...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高分辨率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兵  陶亮  江有名  洪一 《现代雷达》2005,27(11):54-57,7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对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的算法。首先从SAR图像相干斑噪声产生的机理出发,论述了通过传统的滤波方法在抑制高分辨率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时,损失了大量的边缘信息和纹理细节而采用小波变换降噪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其次论述了在小波域中如何利用高频局部的统计特性和分解尺度大小来选取滤波窗口尺寸进行滤波;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比采用传统的固定窗来实现对高分辨率SAR图像的降噪、保留边缘信息和纹理细节有着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数字散斑的边缘相关测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天  郭立  李东晖  朱俊株  白雪飞 《中国激光》2006,33(8):092-1096
利用数字激光散斑图像测量物体的形变和微小位移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测量方法,为提高测量速度,通过对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DSCM)和激光散斑图像的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针对数字散斑图像的边缘相关测量法(DSMC)。该方法把移动前后的激光散斑图像像素在单方向上求和,使整幅图像的能量集中在边缘上,然后使用边缘上所形成的一维数列,通过插值和相关的方法求解激光散斑图像的位移。而激光散斑图像的位移可以反映出物体的位移或形变。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可行,可以大大节省数字散斑相关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时间而不影响计算精度,因为此算法的运算精度主要取决于插值点的个数和散斑图像自身的综合误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散斑的流速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柳  洪威  王川  丁志华 《中国激光》2012,39(5):504002-131
发展了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OCT)散斑的流速测量方法。与传统激光散斑信号相似,样品中某一点处OCT信号随时间的波动与该处散射颗粒的平均速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通过对OCT信号的滤波和解调,得到OCT散斑波动信号,再对该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散斑信号的频谱分布,然后依据频谱分布中高低频分量比值(HLR)与流速间的定量关系,就能确定样品中的流速分布。基于OCT散斑强度信号而非相位信息的流速测量方法,实验研究了HLR与流速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毛细玻璃管模型的流速分布图像。  相似文献   

15.
频率域数字散斑相关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红 《应用激光》2000,20(4):179-181
文章提出频率域数字激斑相关法,用该方法在频率域完成物体变形前后散斑图对应子区域的相关搜索,测量物体的变形位移,避免了空间域数字相关识别中的反复搜索,极大地减小了运算量,提高了信息提取速度,并且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大动态范围激光散斑位移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散斑特性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散斑相关搜寻法。同时还提出一种“逐步更新”的测量方法,它克服了由于大的位移而导致相关系数偏低的缺点。实验证明,这咱测量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大范围面位移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激光散斑图像的位移测量的多层平截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数字激光散斑图像特性的分析及其位移测量法的研究,给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散斑图像进行位移测量的多层平截算法。该算法把数字激光散斑图像的灰度看作三维空间的高度,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平截散斑图得到截值点,分析物体发生位移前后的散斑图像上截值点,由截值点相互位置的概率分布计算出物体的实际位移。改进后的多层平截算法可较大的节省测量所需的散斑图像面积,且能测量亚pixel级的位移。实验表明,该多层平截算法是一种实用、速度快及精度高的位移和变形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子散斑干涉场的空间调制与解调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偏转物体实现电子散斑干涉(ESPI)条纹调制的新方法。当物体有微小偏转时可形成等间距的干涉条纹,从而形成载波条纹。物体加载后,该条纹受物体变形的调制而发生弯曲变形。采集物体变形前后的条纹,利用Fourier变换法,可解调出变形场的位相,从而实现物体变形场的精确测量。对偏转物体方法的调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中心加载周边固定圆盘进行了典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质量地调制ESPI场,求解位移场。  相似文献   

19.
针对SAR图像相干斑噪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hearlet变换的自适应去噪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Shearlet变换,在考虑噪声度量和各尺度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对Shearlet系数进行自适应收缩,将修正后的系数通过Shearlet逆变换重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SAR图像处理相干斑得到有效抑制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边缘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