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复安为胃驱动药,临床上较常用,一般用药都比较安全,但过量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在广大农村由于卫生知识的缺乏和用药剂量掌握不准,小儿胃复安中毒较为常见.我科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了25例胃复安中毒的小儿,均治愈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一男孩因进食不多、发育迟缓,村医给服胃复安片(甲氧氯普胺),不多天出现斜颈,头歪在一边,当作怪病而四处求医.最后确诊为药物不良反应,停服胃复安后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胃复安又名甲氧氯普胺、灭吐灵,主要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有较强的止吐作用,并促进胃及十二指肠蠕动,加速胃排空。胃复安为纹状体的多巴胺拮抗剂,在纹状体内多巴胺和乙酰胆碱互相拮抗,前者起到神经细胞抑制作用,后者则可引起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金卫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43-1643
目的探讨儿童因使用过量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4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均立即停止使用胃复安,根椐服药时间长短,中毒轻重不同,分别给予催吐、洗胃、导泻急救治疗,10例患儿肌内注射苯海拉明0.5 mg/kg,另4例患儿肌内注射苯海拉明1 mg/kg,并给以输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14例患儿均在2 h以内症状缓解,6 h以后症状消失.结论胃复安过量易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故儿童应慎用或不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0~ 1999年 7月共收治了 2 1例 ,因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应用胃复安后出现锥体外系综合症的患儿 ,住院后给予及时明确的诊断、治疗、护理均无后遗症 ,治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13例、女 8例 ;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的13岁。因患儿腹泻、呕吐 ,在当地医疗站、乡卫生所用胃复安后出现症状以肌张力障碍为主 ,表现为阵发性头向后倾、痉挛性斜颈、双眼上视 (2 1例 )。发作时神志清楚 ,伴四肢震颤、抽搐 (15例 ) ;昏睡、表情淡漠、语音不清 (5例 ) ;神志不清、尿失禁者 (1例 )。住院最长 9天 ,…  相似文献   

6.
胃复安学名甲氧氯普胺,又称灭吐灵,是临床常用的止吐药.胃复安可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应区,具有强大的中枢止吐作用,同时还可以加强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弛幽门窦和十二指肠冠,提高食物通过率,起到外周性止吐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呕吐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24例住院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丹西酮组(n=120):化疗前20min静注恩丹西酮8mg.(2)胃复安组(n=104);化疗前20min静滴胃复安40~60mg.结果:恩丹西酮组止吐完全缓解率(CR)和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1.7%(98/120)和97.5(117/120);胃复安组仅18.3%(19/104)和47.1%(49/104);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恩丹西酮组不良反应亦较胃复安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国产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呕吐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6~2005年收治胃复安引起婴幼儿锥体外系症状的患儿共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男,56岁,因腹痛,腹胀半年,加重3天入院.经临床及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阿莫西林0.5g、4次/d,甲硝唑0.2g、3次/d,胃复安10mg、3次/d,治疗2d,症状明显好转,第3d,患者感口角麻木、抽动,继之出现头向歪斜,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下肢肌肉抽搐,站立行走困难.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1h后症状缓解.次日上午,用以上药物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疑为胃复安所致,遂停用胃复安.第2d锥体外系症状消失,随访两年无锥体外系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盐酸昂丹司琼、胃复安、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盐酸昂丹司琼)、B组(胃复安)、C组(地塞米松)、D组(盐酸昂丹司琼、胃复安、地塞米松)和E组(生理盐水)各40例,比较各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术后PONV分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各组患者术后PONV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其中D组Ⅱ~Ⅳ级发生率15. 0%明显低于A组的55. 0%、B组的50. 0%、C组的52. 5%和E组的80. 0%。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昂丹司琼、胃复安、地塞米松联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中不仅对PONV事件的预防作用最突出,而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何先生是一名大二学生,前几天因受凉后出现上吐下泻,到校医务室就诊,医生给予了胃复安和抗生素等药物,并嘱咐他胃复安是止吐药,一天3次,每次2粒,由于吐得难受,何先生盼望病早点好,就自作主张把胃复安的用量加了一倍,每次吃了4粒。  相似文献   

12.
胃复安,又称灭吐灵。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具有较好的镇痛功效。近年来临床又发现本药具有许多新用途。 ○胃复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消化系统溃疡经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胃复安治疗。用法:10毫克/次、一日三次,口服。又能抑制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可  相似文献   

13.
毛淑儿 《职业与健康》2004,20(3):102-103
腹胀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年老体虚的病人,因早期活动少,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缓慢,肛门排气停止,气体积聚在肠腔内而出现的腹胀等症状.术后腹胀使病人不适,影响创口愈合和营养的吸收.传统解除或减轻腹胀采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肌内注射胃复安等措施.近几年来,我科采用肌内注射胃复安,辅以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C,治疗术后腹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患者于3餐前及睡前20~30 min口服莫沙必利5~10 mg,4周为1疗程,并与服用胃复安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莫沙必利可有效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的各种症状,使食管滴酸试验转阴、X线钡透胃食管反流消失,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与胃复安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中胎儿取出时常发生孕妇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牵拉反应.我院于1994年8月试用胃复安预防这种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胃复安对卒中后中枢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5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胃复安加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联合胃复安加常规治疗。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原发病、并发症、病程、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胃复安是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呃逆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胃复安是治疗消化道功能异常的药物,对延脑呕吐中枢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故又名灭吐灵,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胃复安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推进食物通过胃肠道,所以可治疗胃部  相似文献   

18.
胃复安又名灭吐灵。是临床常用的止吐药。近年来我院收治11例由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患儿,全部采用苯海拉明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卫生所在临床诊疗病人过程中,先后2例因口服胃复安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李某,男,17岁,因不洁饮食后6小时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胃复安5 mg,每日3次,多酶片0.6 g,每日3次,莨菪浸膏片10 mg,每日3次,嘱其减少食量,饮食清淡.患者服药后第二天胃肠症状明显好转,但同时出现了颈项强直、头向后倾、双眼向上凝视、四肢肌肉痉挛僵直.  相似文献   

20.
刘金玉 《工企医刊》2003,16(6):29-29
胃复安是临床常用的止吐药,常常用于小儿科临床,但该药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小儿科应用该药致锥体外系症状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