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其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的关系。方法:对服用卡马西平及联合用其他抗癫痫药物的51例癫痫患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监测其血药浓度,并结合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给药时间、是否联合用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儿童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及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对控制儿童癫痫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卡马西平治疗癫痫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不同年龄的200例癫痫患者进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分析比较。结果 卡马西平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治疗癫痫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 A)对不同年龄的2 00例癫痫患者进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分析比较.结果卡马西平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段舟萍  刘红  方鑫  魏筱华  周健 《药学研究》2020,39(7):427-429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18例规律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影响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因素。结果 75.42%的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血药浓度控制在4~12 μg·mL-1之间;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对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联合其他抗癫痫药时,无效浓度比例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服用卡马西平后,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大,尤其是合并使用其他癫痫药者。因此应避免联合使用,并积极监测患者药物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促进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癫痫患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发生不良反应(ADR)作回顾性分析,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6年5月门诊和住院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的385例患者的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对卡马西平ADR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性别、药品规格对ADR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患者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如果发生ADR,临床药师在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后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合实际的给药剂量,提出合理化的用药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给药剂量、联合用药、性别、年龄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临床药学室310例次癫痫患儿10-羟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记录,将浓度值、性别、年龄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癫痫患儿10-羟基卡马西平抗癫痫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较宽;其血药浓度值与给药剂量、患者性别、年龄和体质量相关。结论奥卡西平在患儿体内的代谢过程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应根据每位患儿自身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来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癫痫病患儿服用丙戊酸钠(VPA)后,其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551例癫痫患儿服用VPA的血药浓度,结合临床疗效评价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服用VPA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我院单一及联合应VPA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结论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须结合临床反应调整个体剂量,药师应重视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江秀华  张峻 《儿科药学》2000,6(3):20-21
目的 研究儿童癫痫服用丙戊酸后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的关系。方法 对48例癫痫失神性发作儿童患者服用丙戊酸,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监测血药浓度。结果 达稳态后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监测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对控制儿童患者癫痫失神发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癫痫病患儿服用丙戊酸钠(VPA)后,其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551例癫痫患儿服用VPA的血药浓度,结合临床疗效评价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服用VPA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我院单一及联合应VPA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须结合临床反应调整个体剂量,药师应重视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儿童癫痫服用丙戊酸后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的关系.方法 对48例癫痫失神性发作儿童患者服用丙戊酸,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监测血药浓度.结果 达稳态后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监测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对控制儿童患者癫痫失神发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癫痫患者2种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监测治疗癫痫患者血清中苯妥英(PHT)和卡马西平(CBZ)的浓度。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住院和门诊78例癫痫患者血药浓度。结果:其中服用苯妥英23例,卡马西平55例,低于治疗有效浓度分别有14例和19例,各占60.87%和34.55%,中毒浓度1例。结论:癫痫患者的治疗与苯妥英和卡马西平的用药水平有关,治疗剂量不能仅凭经验用药,有条件则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3.
216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合理应用卡马西平。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216例服用卡马西平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单用卡马西平的患者,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且癫痫发作得以基本控制的占60.9%,8.7%的患者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而癫痫发作仍得以控制;联合用药中4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CN1A基因多态性IVS5N+5 G>A对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或卡马西平治疗无效改用其它AEDs治疗的癫痫患儿,检测其SCN1A IVS5N+5基因型,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分析不同基因型间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是否存在差异,卡马西平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患者间SCN1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 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 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6.
551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癫痫病患儿服用丙戊酸钠(VPA)后,其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551例癫痫患儿服用VPA的血药浓度,结合临床疗效评价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服用VPA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我院单一及联合应VPA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结论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须结合临床反应调整个体剂量,药师应重视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难治性癫痫大鼠体内稳态时脑心清对卡马西平药动学及脑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SD大鼠侧脑室内注入红藻氨酸(KA)建立难治性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和脑心清+卡马西平组,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80 mg/kg及生理盐水5 ml灌胃,脑心清+卡马西平组给予脑心清550 mg/kg+卡马西平80 mg/kg灌胃,连续给药60 d。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及脑组织样品,测定血浆与脑组织中卡马西平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单用卡马西平组相比,脑心清联合卡马西平组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脑心清联合卡马西平组的脑药浓度明显高于单用卡马西平组。结论 长期给药脑心清不影响卡马西平在难治性癫痫大鼠体内的稳态血药浓度,且对卡马西平通过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卡马西平的稳态脑药浓度。  相似文献   

18.
药学监护在癫痫疾病中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癫痫疾病的主要症状、后遗症及临床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更好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主要抗癫痫药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后,对所开展的具体工作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抗癫痫药治疗指数低,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对调整给药剂量有指导意义,同时应高度重视药学监护,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4种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1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玫芬  郑璇 《海峡药学》2000,12(1):57-58
本文对1997年4月至1999年10胆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丙酸钠4种抗癫痫炎药血药浓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癫痫患者(尤其服用苯妥英钠者)服药后其血药浓度均不在有效治疗范围内、监测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并分析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合理使用卡马西平。方法使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对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及影响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例应用卡马西平患者,共测定12次血药浓度,其中6例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其余6例低于有效血药浓度4 mg/L。结论临床使用卡马西平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疗效,保证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