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保护历史的连续性 ,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 ,经济越发展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就越显重要。我国的《城市规划法》规定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文物保护法》也规定 ,要保护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一〉新时期对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一、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这些凝聚…  相似文献   

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就越显重要。我国的《城市规划法》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文物保护法》也规定,要保护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  相似文献   

3.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活动的重要凭证和依据,更是城市自然面貌、地质状况、建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的真实记录。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荆门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城建档案,这些档案是城市文明发展程度和水平的真实记录和写照,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形成的是人口的聚集地,它象征着人类的文明。随着经济发展,逐渐由单纯的人口聚集地发展为多层面、多因素、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社会综合体。当今已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的交流中心。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建档案则是该重要部分的记录与保存。如果说城市是一本书,城建档案就是这本书的目录。它对于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总结前人经验,于后人借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城建档案是指人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技术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  相似文献   

5.
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在重塑着人类的社会模式和工作方式,改变着城市社会和空间结构。随着电子图书馆的出现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真实记录的城建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门类,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也应走上探索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记载城市历史 影响城市未来——论城建档案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城建档案》2009,(12):17-19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记录了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资料。文章介绍了城建档案存史价值、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记录了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2009,(4):150-15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齐名,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目前目内难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部,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齐名,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本着尊重原创精神与地区法则,为了重拾西溪人文记忆,打造杭州不可或缺的当代艺术与创意基地,整个村落共包括水墨西溪、消失的建筑、溪居林院、树影梦叠、再动框景、无尽的花园、断桥残雪、土楼等建筑群体,它们的设计者正是我国当代的八位著名实验建筑师:李晓东、王昀、王路、齐欣、王维仁、吴钢、张雷、刘家琨。而这场大型城市文化项目的组织者就是城市运营创意人——黄石。  相似文献   

9.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齐名,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0.
李未 《城乡建设》2005,(11):42-43
城市是国家或区域发展的中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区域.和谐城市应是以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发展应符合客观规律,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应协调发展,城市历史文化与风景名胜应合理保护与利用,城市文明与城市特色应充分实现和体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应依法进行,成为充满繁荣、祥和、法治、高效和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十八大也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城市是各种文化资源聚集与交融的地方。城市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每一座城市因为历史的不同而性格迥异,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风貌,形成特有的城市精神。档案凝聚着城市的共同记忆,真实记录着各个时代城市发展的印迹,对于保持历史连续性举足轻重,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不仅承载着传承城市文化的功能,也是保护城市文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工作的真实记录,它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承载着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精神的文字化,同时,城建档案是城市建没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城建档案由于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城市档案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加强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快了城建档案立法,以推动城建档案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伊凡 《城建档案》2006,(10):1-1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建档案事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如今正逐步迈向现代化管理阶段,这将是城建档案事业一次质的飞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挖掘自身潜力,走出新路,是我们每一位档案工作者都应积极思索与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炜 《城建档案》2014,(4):11-14
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作为记录城市发展轨迹,保存城市特色风貌,体现城市人文精神、历史文化脉络和发展状态,利用摄影、摄像等手段形成的城建声像档案,是人类社会在城市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反映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文化信息载体,它自然成为维系和促进人类社会城市文明延续和发展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从而成为文化的源泉、文化的精髓,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宝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功能以及美学娱乐价值、文化历史价值,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像杭州西溪湿地这种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幽雅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积淀,能给人们提供许多视觉美学享受,是一种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更应该谨慎合理地开发。通过对杭州西溪湿地开发前后景观特征的影响分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形态指数的量化方法探讨了城市湿地旅游开发中的景观特质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在建成各种建筑物、道路和管道的同时,形成了记录这些建筑物和管线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修、恢复、扩建、改造的基本依据.是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和建设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的凭据,  相似文献   

17.
王冰 《城建档案》2008,(10):12-13
城市建设的声像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利用声像技术和设备,对城市建设过程进行的录像、拍照、录音等形式的记录,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整理之后的声像档案资料,可为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供真实的声像档案,更有助于了解历史,规划发展计划。它具有形象、生动、真实地反映城市建设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城市景观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价值,日益成为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湿地公园社会绩效评价作为研究目的,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依据调研结果与理论基础提出适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社会绩效评价的参考模式.文章主要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社会绩效的评价体系、研究方法和评价结果.通过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向社会传播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于凡 《城建档案》2013,(8):11-12
进入21世纪,信息化速度进程的加快,也使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建档案产生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之中,同时又服务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国家在社会建设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建档案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以传统的手工处理为主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0.
王朝晖 《规划师》2006,22(1):92-94
咸阳曾是历史上秦国及秦代的首都和东方大都会,创造了璀璨的秦都文化.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实施城市差异化战略,深入挖掘秦都文化的内涵特色,延续本地具有秦都文化特色的城市文明,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亟需解决好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