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现在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病房巡视不及时,穿刺技术不成熟,药理知识的缺乏,以及未详细告诉病人输液的注意事项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影响给药。  相似文献   

2.
米舒 《中外医疗》2010,29(25):152-152
通过对拔针后引起皮下出血、皮下瘀血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静脉输液后科学的拔针按压方法。指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病人相关知识缺乏;按压部位及按压面积太小;按压方式不当,边压边揉;按压时间和力度不够;肢体过早下垂及负重为引起皮下出血、皮下瘀血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做好健康教育,采用非交换式纵向按压法既减轻了病人拔针时的疼痛感,又有效防止了皮下出血的发生,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门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问题提出处理对策,避免产生纠纷。常见的护理问题:静脉穿刺失败、病人排队等候输液、拔针时针眼出血、输液外渗、药液外观差异。处理对策:因人而异安排护士静脉穿刺,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水平,弹性排班,加强护士责任心,勤巡视,统一加药,尊重病人,加强与病人沟通,作好解释工作,服务态度、工作数量、质量与资金挂钩。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通过对我院胸外科住院病人中4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术后432例次输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输液外渗122次,占28.24%,外渗的原因与病人不合作,输液量大,血管本身因素,药物因素以及护士的穿刺技术因素等有关,提示;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还要熟悉药物的性质,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可能发生外渗的高危个体可采取中心静脉穿刺进行输液,以减少外渗,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静脉注入药物是临床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由于思想麻痹,技术上不娴熟,以及缺乏相关的药理知识,常常造成静脉输液外渗,引起静脉血管损伤,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影响疾病的治疗,延误了抢救病人的时机。因此,提高防治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6.
门、急诊静脉输液无菌技术考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方法2005年7月我院选拔门、急诊护士进行了一次密闭式静脉输液法考核,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执行。操作者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操作5次,操作对象为住院和门诊输液病人。评分方法:3位护理部主任和6位科护士长组成3个考评小组,负责考评。每位操作者成绩为:5次操作经三组考评人发现问题扣分后所得分数之和的平均分。结果参加考试人员68人,操作对象340人,单次操作考试最高分90分,最低分68分;5次操作均分最高分90分,最低分70分。结论实行定员定编竞争上岗,定期进行考核、整改以激发门、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7.
解桂芝  高建云  郄冬梅  陈熹 《中外医疗》2009,28(30):104-104
目的加强静点室护士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责任心、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防范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给药途径。方法对因静脉输液引起的纠纷进行分类,正确认识、分析纠纷的原因,查找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措施,强化护理管理,督促制度的落实。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强化管理监督机制使静脉输液过程的护理投诉明显下降。结论严密观察各项治疗护理环节中缺陷,及时改进工作,把握好护理环节的每一关,使护理纠纷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程玉兰 《吉林医学》2012,(10):2195-219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42例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发现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是: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差,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沟通不善,法律知识缺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5大方面。结论: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加强管理、增强法律意识、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以优质的服务、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服务于患者,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减少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探讨创建医院门诊和谐输液环境,通过对输液室的302名病人及10名护理人员调查,结果发现病人及家属满意率为93%,护理人员满意率为100%,无医疗纠纷发生。院方提供整洁、舒适环境,护理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创建一个充满人情、人性的和谐氛围。融洽护患关系,加强护患沟通,作好健康教育;调节病人处于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有利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份入院病人按单、双日入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进行系统的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静脉输液针后按压知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淤血、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水平,减少静脉输液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而产生的并发症,有利于保护病人血管,增加病人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11.
住院精神病人由于缺乏自知力、行为紊乱、无家属陪护、群居式病房及抗精神病药作用等因素使病人住院期间输液治疗难度较大。我们根据护理人员不足等实际困难,对新入院需输液治疗病人采取加强工作责任心、输液前评估、做好病房安排及适时约束病人、健康宣教及利用病人之间"一帮一"的做法,解决了护理人员不足矛盾,也保证了病人的输液治疗顺利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剩余药液以及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寻求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将剩余药液降低到最低点的办法,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认识,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07年4月676例临床静脉输液的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38例)和试验组(338例),对2组所产生的剩余药液进行分析。结果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都会产生剩余药液,而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产生的剩余药液量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静脉输液的认识,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临床静脉输液应当遵循的工作方法,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高尚情操,将剩余药液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在临床输液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科室住院病人不同输液护理要求,制定4种输液提示卡,对2011年6~12月126名病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分阶段的临床输液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应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对病人进行输液管理及健康教育,病人对输液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6%,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达到99%.结论 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病人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静脉输液滴速与医嘱不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门诊开展有效的输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4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调查输液滴速与医嘱不符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原因。结果240例门诊输液病人中,滴速正常有172例,滴速不符有68例,其中过快有58例,过慢有10例,滴速不符的原因:病人因素有48例,护士因素有5例,体位改变有10例,药物因素有5例。结论门诊静脉输液滴速与医嘱不符主要原因是健康教育不到位,护士责任心不强及病人知识缺乏等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5.
林玉梅 《吉林医学》2015,(9):1871-187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干预方法。方法:对照组选择某一时段输液患者2 813例,观察组选择另一时段输液患者3 265例,进行对照比较。通过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制订静脉输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开展静脉穿刺的研究,加强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管理,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观察组护理人员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回顾我院近几年临床护士长对临床护士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主要的方法.主要措施:护士长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在工作中以身作责,重视各种意见的反馈,制定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分层次进行专题培训,加强静脉输液过程的质量监管,责任到人,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减少用药错误和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一患者的静脉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强细节管理,保障用药安全的方式。方法:建立新药登记本,整理科室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改进识别病人的方法,改进静脉输液的流程,强调给药时间准确的重要性,改进发药流程,标识醒目与细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细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及药物知识水平,使护理人员用药时工作更加严谨、准确。结论:加强细节管理,有利于减少用药错误,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引起静脉输液药液外漏的主要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服务质量,减少静脉输液外漏发生率。方法在2008年10月~12月到我院门诊输液患者中,将出现静脉输液外漏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1180例输液中发生静脉外漏86例,其中因穿刺技术不过关所致的占59例,患者不合作的占18例,输液过程管理不到位占9例。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适当限制输液肢体或部位的活动,加强输液巡视与指导等,可大大减少输液外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燕海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936-493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常用、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快速补液给药的途径,是目前仍不可替代的给药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士静脉输液“一针见血”和“见血无痛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于患者,尤其是长期输液的患者,更是盼望能有功底扎实、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护理人员服务。本着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原则,本文就笔者多年在临床工作中对进针准确度和减少输液过程中疼痛的体会,与同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是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静脉输液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存在一定风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输液环境布局不合理,药物的运输、保存不科学,对新药的配伍禁忌不熟悉,护理人员本身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输液过程中没有加强巡视,忽略和患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完善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针对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得到不断完善,让患者以最佳的用药方法,达到最满意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