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木香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定性。结果可鉴定出顶空进样的木香中4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可鉴定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3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两种采样方法进行的GC-MS分析,有14种相同化合物,但相对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两种采样方法,分别提供了木香中不同沸点的挥发性成分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木香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吴茱萸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1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18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8种。结论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分别提供了不同沸点吴茱萸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建立更全面的吴茱萸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姜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GC-MS比较分析,并结合PCA技术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PCA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种方法共鉴定出48个挥发性成分,其中顶空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出41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鉴定出3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26种。结论:2种方法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PCA分析亦进一步验证了其异同。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所得挥发性成分数目和种类较多,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郭胜男  卢金清  蔡君龙  黎强  梁欢 《中国药师》2014,(11):1885-1888
目的: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红景天中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景天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红景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顶空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出39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鉴定出1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4种。结论:2种方法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所得挥发性成分数目和种类较多,具有更高的检索匹配度和灵敏度,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进样法提取荜芨挥发性成分,经GC-MS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进样技术均可鉴定出荜茇中28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有17种共有化合物,但相对含量有差异.本研究采用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并提供了荜茇中不同沸点的挥发物的化学信息,从而建立更全面的荜茇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白术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进样法对白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Kovats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方法共鉴定了26个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法鉴定了17个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酮类、醇类和醛类;顶空进样法鉴定了16个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酮类和酚类。结论: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进样法分别侧重不同沸点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两者结合可得到较全面的白术挥发性成分信息,为白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玲  吕磊  董昕  吕狄亚  娄子洋 《药学实践杂志》2012,30(4):279-282,286
目的运用GC-MS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正己烷回流,静态顶空提取艾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NIST05数据库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3种方法共鉴别出艾叶中80个挥发油成分,其中静态顶空进样59个,水蒸气蒸馏37个,正己烷回流31个。结论结合水蒸气蒸馏和静态顶空进样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艾叶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静态顶空进样在挥发油成分鉴别上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肿节风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肿节风挥发性成分。结果:采用HS-SPME-GC-MS共分离出59个色谱峰,鉴定出4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8.47%;SD-GC-MS共分离出59个色谱峰,鉴别出3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0.04%;2种不同前处理技术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有11种。结论:HS-SPME与SD联合GC-MS适用于分析不同类型挥发性化学成分,将两种方法联用分析肿节风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姜黄挥发油成分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差异。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水蒸气蒸馏法与自动顶空提取的姜黄挥发油的不同成分。结果自动顶空结合GC-MS分析出姜黄挥发油中化合物56种,水蒸气蒸馏法分析化合物32种,其中22种成分相同。结论自动顶空结合GC-MS法更具优势,可以更快速、准确、全面地测定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茅莓根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提取茅莓根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经GC-MS分析结合NIST数据库检索,鉴定出茅莓根中17个挥发性化学成分。结论茅莓根低温易挥发性成分中,戊醛、乙酸、3-苯基-2-丙烯酸甲酯3种成分约占茅莓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伊痛舒注射液中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伊痛舒注射液中挥发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伊痛舒注射液全方以及单味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Nist-base质谱库检索技术,根据匹配度,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别,分析伊痛舒注射液全方中挥发油成分的来源。结果伊痛舒注射液全方经水蒸气蒸馏提取,GC-MS分析,共得到59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39个成分,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53.27%。结论根据保留时间以及计算机质谱库对每个化合物给出的鉴定,分析了这39个成分的来源,其中防风、川芎和羌活对这39个成分的出现起了主要的作用,其次为其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蕲艾籽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蕲艾籽挥发性成分,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SD-GC-MS法共分离出33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29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02%;采用HS-SPME-GC-MS法共分离出35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9.01%。通过这两种技术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共有11种,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β-侧柏酮。结论:SD与HS-SPME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两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将两者联用分析蕲艾籽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车轴草的挥发油成分。方法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及结论共分离出46种成分并确认了其中36种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覆盆子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03%。结论:覆盆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正十六酸、黄葵内酯,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28.23%和26.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人工引种栽培的珊瑚姜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珊瑚姜中的挥发油;并用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16种化合物.结论 所建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珊瑚姜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GC-MS分析沙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宁夏产沙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乙醚萃取沙葱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15种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其含量较高的前3种为肉桂酸乙酯(22.6%)、二乙基二缩醛(22.1%)和草酸二丁酯(11.0%).结论 为沙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