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收集的手术后宫颈癌组织标本80例(宫颈癌组)、宫颈上皮瘤变组织80例(CIN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检测两组标本中的Cripto-1蛋白、mTOR蛋白表达,并分析两类蛋白表达的关系、与宫颈癌的病灶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的Cripto-1蛋白阳性表达率66.25%、m TOR蛋白阳性表达率62.50%,CIN组的Cripto-1蛋白阳性表达率27.50%、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2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的Cripto-1蛋白与mTOR蛋白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4,P0.05);FIGO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的Cripto-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高于FIGO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的mTOR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P0.05)。结论 Cripto-1、m TOR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Cripto-1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相关,mTOR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我院6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及不同病理学参数PD-1蛋白阳性表达率,Pearson分析PD-1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学参数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D-1蛋白阳性表达率61.90%高于对照组(13.64%,P<0.05);不同FIGO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D-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r值=0.638)、淋巴结转移(r值=0.601)、肿瘤直径(r值=0.592)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r值=-0.567)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组织PD-1蛋白表达与FIGO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估宫颈癌病情,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于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8年5月我病理中心通过病理检查证实的72例宫颈癌、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8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3组标本E-cadherin、β-catenin表达,并分析E-cadherin、β-catenin表达和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临床分期是Ⅱ期、组织分化程度是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cadhe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临床分期是Ⅰ期、组织分化程度是高、中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临床分期是Ⅱ期、组织分化程度是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β-caten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是Ⅰ期、组织分化程度是高、中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E-cadherin在宫颈癌中呈低表达,β-catenin呈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ippo-Yes相关蛋白1(YAP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9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CIN组,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宫颈正常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定宫颈组织YAP1、mTOR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CIN组、宫颈癌组宫颈组织YAP1、mTOR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YAP1、mTOR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CIN组(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伴宫旁侵犯、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YAP1、mTOR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病理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不伴宫旁侵犯、不伴脉管侵犯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P0.05),宫颈浸润深度1/3的宫颈癌患者mTOR阳性率高于宫颈浸润深度≤1/3的宫颈癌患者(P0.05);宫颈癌癌组织YAP1、mTOR表达呈正相关(r=0.489,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癌组织YAP1、mTOR蛋白呈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肿瘤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可能协同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凋亡调节平衡,诱导宫颈癌发生及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瘤(Bcl)-2蛋白、Survivin mRNA,HPV16/18 D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及病理分为宫颈癌组(79例)及CIN组(共69例,其中CINⅠ级14例,Ⅱ级25例,Ⅲ级30例)。另取包括宫颈良性病变的正常宫颈组织31个,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宫颈组织中的HPV16/18 DNA及Bcl-2、Survivin 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宫颈组织相关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3种宫颈组织中的Survivin mRNA、Bcl-2、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情况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且均为正常宫颈组织阳性表达最低,宫颈癌组织表达最高。Survivin mRNA、Bcl-2以及HPV16/18 DNA阳性表达率与CIN分级有明显相关性(Ⅰ+Ⅱ级vsⅢ级,P均<0.01),CIN分级越高,相应的阳性表达率越高。Bcl-2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组织类型、分期、肿瘤生长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与宫颈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有关(P均<0.01);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组织类型、肿瘤生长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与宫颈癌组织的临床分期(P<0.05)、分化程度(P<0.01)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有明显相关性;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组织类型、肿瘤生长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与组织的临床分期(P<0.05)、分化程度(P<0.01)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HPV16/18 DNA,Bcl-2、Survivin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正常宫颈、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结果 OPN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CINⅠ组和CINⅡ-Ⅲ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OPN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期别的增加、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OPN在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OPN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由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呈递增趋势,表明了OPN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OP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为OPN可望成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及成为宫颈癌治疗的靶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CSC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LC-1和cyclinD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CSCC中的表达.结果 ①DLC-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CSCC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且差异显著(P<0.05).②cyclinD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CSCC中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其表达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且差异显著(P<0.05).③DLC-1和cyclinD1在C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DLC-1低表达和cyclinD1高表达与CS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相关,二者有望成为CSCC辅助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微小RNA34a(miR-34a)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集的8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为宫颈癌组、80例宫颈上皮瘤变组织为CIN组、正常宫颈组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三组标本的miR-34a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病灶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病理学类型、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患者miR-34a表达差异;分析不同CIN病变程度的CIN患者miR-34a表达差异。结果宫颈癌组织、CIN组织中的miR-34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织中的miR-34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IN组织(P0.05);不同FIGO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miR-34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类型、不同肿瘤病灶大小、不同肌层浸润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的miR-34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组织中的miR-34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4a表达下调可能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尤其与宫颈癌病变程度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45例CIN组织及5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Toll样因子受体4(TLR4)及My D88蛋白的表达,并研究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TLR4及My D88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LR4及My D8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增强,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TLR4及My D88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宫颈鳞癌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了284.89%(P0.05),My D88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了45%(P0.05)。且TLR 4蛋白表达异常增高与肿瘤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不同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My D88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y D88可能参与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变过程,TLR 4可能通过My D88信号通路来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钙激活中性蛋白酶6(calpain 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通用二步法,检测calpain 6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65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MVD。结果 calpain 6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H=30.05,P〈0.01);宫颈癌组织中,临床FIGO分期晚、分化程度差、有淋巴结转移者calpain 6表达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早、分化程度好和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068~9.524,P〈0.05),其表达与病人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calpain 6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946,P〈0.01)。结论 calpain 6可能通过增加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MTA1)蛋白在子宫颈(以下简称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宫颈癌、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30例慢性宫颈炎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中MTA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MTA1的高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0)、CIN组(57.78%)、宫颈癌组(87.50%)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宫颈炎组(10%)与正常宫颈组相比,MTA1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宫颈炎组与CIN组、宫颈癌组3组间两两相比,MTA1高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的高表达率在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宫颈鳞癌3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MTA1的高表达率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MTA1在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呈低表达,而MTA1在CIN及宫颈癌中呈现高表达,其高表达率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蛋白与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120例宫颈癌组织NDRG1与P1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DRG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χ^2=24.885,P%0.05);宫颈癌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与病人病理分化程度、FIGO分期、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χ^2=36.587,P%0.05)。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FIGO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χ^2=4.166,P%0.05)。结论NDRGl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及P16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 mRNA、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 mRNA表达与宫颈病变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42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58例,子宫肌瘤患者62例。均行病理诊断,对比不同患者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TNFR1 mRNA、Tiam1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TNFR1 mRNA、Tiam1 mRNA表达量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不同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患者TNFR1 mRNA、Tiam1 mRNA表达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R1 m RNA、Tiam1 mRNA表达量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KM曲线分析显示,高表达患者、低表达患者TNFR1 mRNA、Tiam1 mRNA生存曲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组织中存在TNFR1 mRNA、Tiam1 mRNA异常表达情况,且与分期、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KiSS-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SS-1蛋白和MMP-2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KiSS-1蛋白和MMP-2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86.4%、44.7%、16.7%、31.8%、63.2%,随着宫颈疾病的进展,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而MMP-2呈相反趋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是否伴有淋巴结无关(P〉0.0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MMP-2的阳性表达程度呈负相关(γ=-0.427,P〈0.05)。结论 KiSS-1对宫颈癌的浸润及转移有抑制作用;MMP-2则对宫颈癌的转移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KiSS-1和MMP-2的表达有望成为判定宫颈癌浸润及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mRNA和蛋白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1 mRNA和蛋白在6例人正常宫颈、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24例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定量,分析Id-1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Id-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在CIN组织中有少量表达,在宫颈浸润癌组织中呈明显的阳性表达,宫颈浸润癌组织Id-1蛋白阳性面积百分比和阳性染色吸光度均显著高于CIN组织(t=7.80、3.15,P〈0.05)。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Id-1 mRNA相对定量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F=3 030.30,q=17.78、95.04,P〈0.01)。宫颈癌组织中Id-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9,P〈0.01)。Id-1表达和宫颈癌组织分级及FIGO分期呈正相关(r=0.67、0.58,P〈0.01、0.05)。结论检测Id-1表达有助于宫颈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宫颈癌(SCC)组织P16INK4A、端粒酶及人宫颈癌基因(HCCR)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该院妇科门诊110例疑诊为宫颈病变患者的病理组织,其中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组织、CINⅡ级组织、CINⅢ级组织各20例,SCC组织30例。检测各组织P16INK4A、HCCR蛋白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正常宫颈组织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和SCC组,HCCR蛋白阳性表达率正常宫颈组织组和CINⅠ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SCC组,端粒酶活性水平正常宫颈组织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S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SCC组织P16INK4A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中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SCC组织P16INK4A蛋白阳性率均为100.00%;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SCC组织中HCCR蛋白阳性表达率及端粒酶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SCC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组织P16INK4A、HCCR蛋白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明显异常,且与病理特征有一定相关性,均可作为预测CIN晋级趋势及诊断SCC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3、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 (dual specificity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regulated kinase 1b,Dyrk1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宫颈癌和子宫肌瘤患者各98例,分别取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子宫肌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比较CXCL13、Dyrk1b蛋白阳性与阴性表达宫颈癌患者3a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癌旁组织、子宫肌瘤组织CXCL13蛋白均呈阴性表达,宫颈癌组织CXCL1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33%;宫颈癌组织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82.65%)高于癌旁组织(15.31%)和子宫肌瘤组织(10.20%)(P0.05);肿瘤直径≤3cm、高分化、FIGO分期Ⅰ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CXCL13蛋白阳性表达率(38.89%、28.57%、49.10%、39.47%、37.14%)、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63.89%、61.90%、70.91%、65.79%、60.00%)低于肿瘤直径3cm(82.26%、93.55%)、中低分化(76.62%、88.31%)、FIGO分期Ⅱ期(88.37%、97.67%)、有淋巴结转移(83.33%、93.33%)、有脉管浸润(82.53%、95.23%)者(P0.05),不同年龄、肿瘤类型宫颈癌患者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r=0.575,P=0.023;r=0.617,P=0.033)、FIGO分期(r=0.732,P=0.001;r=0.697,P=0.021)、淋巴结转移(r=0.563,P=0.031;r=0.757,P=0.006)、脉管浸润(r=0.586,P=0.045;r=0.633,P=0.009)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r=-0.781,P=0.005;r=-0.813,P=0.001)呈负相关,CXCL13阳性表达与Dyrk1b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33,P=0.009);CXCL13、Dyrk1b蛋白阴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25.0±10.2)、(28.0±9.8)个月]、3a生存率(63.64%、70.59%)高于CXCL13[(12.0±8.5)个月、30.77%]、Dyrk1b蛋白[(10.0±9.6)个月、32.10%]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CXCL13、Dyrk1b蛋白均呈高表达,且表达程度与肿瘤进展有关,其高阳性表达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NCE组)、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组)和50例宫颈癌(SCC 组)中IGF-2的表达.结果 NCE、CIN及SCC组IGF-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0/15)、43.33%(13/30)和74.00%(37/50),从NCE、CIN到SCC组,IGF-2 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均<0.05).IGF-2 的表达率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698,5.162,4.278,P均<0.05),且与癌组织对宫颈间质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1、0.723,P均<0.01).在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435,0.631,P均>0.05).结论 IGF-2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是有价值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I3K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I3K在28例宫颈正常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SCC组织的表达,并检测其中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I3K在NCE、CIN及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55.56%及85.29%。PI3K在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CIN和NCE组(P0.05)。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PI及MVD显著正相关。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否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否脉管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生存率无关(P0.05)。宫颈鳞癌FIGO分期为Ⅱ期、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其PI3K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期、组织学分级在Ⅱ级以内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PI3K过度表达可能上调宫颈鳞癌细胞增殖及间质血管新生,可能促进宫颈鳞癌转移、从而促进其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NGF)、酪氨酸激酶(TrkA)及B7-H4与宫颈癌病情进展、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收集肿瘤组织(癌组织组,n=109)及肿瘤旁的正常宫颈黏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组,n=109)。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GF、TrkA及B7-H4水平,比较NGF、TrkA及B7-H4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GF、TrkA及B7-H4与宫颈癌患者各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采用ROC分析NGF、TrkA及B7-H4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宫颈癌组织组NGF、TrkA及B7-H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处于Ⅱa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 mm、组织分化为G2、G3的患者NGF、TrkA及B7-H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处于Ⅰb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 mm、组织分化为G1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患者经两年随访后显示,患者2年生存率为59.63%(65/109);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宫颈间质浸润深度、NGF、TrkA及B7-H4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GF、TrkA及B7-H4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733、0738、0.853,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 NGF、TrkA及B7-H4在宫颈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