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脏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11例肝脏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后胆汁瘤形成的患者,记录患者胆汁瘤形成前有无黄疸及处理方法,胆汁瘤形成前TACE次数,碘油栓塞后沉积表现,胆汁瘤形成时间,穿刺引流及预后。 结果 胆管癌患者5例,肝癌4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胆汁瘤形成前有黄疸者7例,7例曾有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史。TACE次数平均值为3次(1~5次),碘油沉积散在淤滞于肝动脉。胆汁瘤形成于末次TACE后2~4周,7例穿刺引流证实胆汁瘤与胆道相通。7例同时接受PTCD者胆汁瘤愈合,3例未接受PTCD者,胆汁瘤引流管无法拔除,另1例死于引流后1月肾功能衰竭。结论 胆汁瘤形成与TACE中碘油栓塞、淤滞有关。胆汁瘤引流非常重要,部分患者PTCD可降低胆道压力加速胆汁瘤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 840例行TACE治疗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常规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制定TACE方案,使栓塞剂充分充填肿瘤病灶。结果 15例(0.82%)患者出现胆汁瘤,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12例;6例经单纯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治愈,其余9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复发,7例复发患者经放置引流管引流(12~23 d)治愈,2例经放置引流管引流25 d后仍有一定量的胆汁引流出,经DSA证实胆汁瘤未与肝内胆管相通,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后治愈。结论 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如果胆汁瘤复发,则应放置引流管引流或在排除胆汁瘤与肝内胆管相通的情况下,应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症。结果: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行TACE 166例次。TACE术后有腹痛90例次(54.2%),肝功能损害89例次(53.6%),发热85例次(51.2%),恶心、呕吐49例次(29.5%),肾功能损害11例次(6.6%),骨髓抑制20例次(12.0%)。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腹痛、肝功能损害、发热。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如何更好的利用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蔚茅 《医学综述》2011,17(11):1755-1756
目的分析18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我院用TACE术治疗186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并发症有:发热85例,恶心78例,呕吐48例,呃逆6例,急性胆囊炎5例,左上腹疼痛3例,肝功能损害93例,肾功能损害11例,心律失常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骨髓抑制15例。结论 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前肝硬化分级、化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有关,合理选择手术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胆管癌介入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肝穿刺癌灶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经皮射频消融术的患者400例及经皮肝穿刺胆系造影加引流术的患者130例行随访复查,发现胆汁瘤12例.行保守治疗2例,行经皮穿刺外引流10例.结果:胆汁瘤影像学表现,呈囊状扩张8例,呈柱状扩张4例.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3例经抽吸及辅助治疗后好转,3例经外引流加保守治疗后改善,5例携带外引流管直至死亡.结论:胆汁瘤是肝癌及胆管癌微创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以CT为主的影像学检查为其重要的检查方法,且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按病情不同,可行保守治疗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7.
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1例临床分析王宁菊,谭少青,刘新兰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治疗。而作为给药途径之一,在化疗中已形成一个特殊分支,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对由此所产生的诸多并发症也逐步重视...  相似文献   

8.
刘锦新 《微创医学》2010,5(3):248-249
目的总结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在该院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行TACE患者的并发症有发热42例,恶心50例,呕吐42例,可逆性肝损害53例,呃逆5例,急性胆囊炎4例,肝功能严重损害、心律失常和上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肺栓塞1例,骨髓抑制3例,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均症状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患者术前肝功能较差、化疗栓塞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有关;完善患者术前相关检查,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合理选择手术病人,采用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术后复发灶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皮RFA治疗的HCC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RFA术前行TACE治疗,48例未行TACE治疗,对无瘤生存率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 RFA术前行TACE治疗组的3、5月无瘤生存率为61.1%、33.3%,RFA术前未行TACE治疗组的3、5月无瘤生存率为50.0%、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HCC手术后复发灶前行TACE治疗可以改善疗效,延长无瘤生存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医学》2017,(9):870-872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诊治措施。方法选择2002-08—2016-03间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TACE术后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肝脓肿临床表现,并分析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测定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肝功能由Child-Pugh A级转变为B级,6例患者由肝功能Child-Pugh B转变为C级,9例患者经CT定位置管外引流并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其中8例患者在肝脓肿疾病上获得治愈,待肝功能改善后继续行TACE治疗。其中1例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是TACE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TACE术前全面、仔细的影像学检查,严格选择适应症是防止这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治疗组A37例采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治疗,治疗组B35例单纯行TACE术,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2周、4周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同时观察患者的体重和KPS评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A和B的CD3+、CD4+、CD4+/CD8+和CD3-CD56+NK,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与正常对照比较,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组治疗后2周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4周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已部分接近正常。B组的免疫功能的恢复较慢,2周时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4周时显著升高。治疗组A的KPS评分高于B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肽胺哌啶酮能改善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途径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患者18例,主要病灶瘤体最小3.5cm×3.3cm,最大10.0cm×8.0cem,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肝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后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必要时用明胶海绵碎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主干。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经栓塞治疗后所有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碘油沉积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如胆管损毁性病变发生。结论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有效且并发症少,是治疗肝血管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王成虎  施海彬 《河北医学》2007,13(11):1295-1298
目的:探讨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7年8月经动脉栓塞治疗的4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动脉栓塞成功,栓塞后即刻至3d内出血停止。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导管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与栓塞(TACE)及门静脉栓塞(PVE)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碘化油、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经导管行肝右动脉栓塞后2周再行门静脉右支栓塞。PVE术前、术后用CT测量左侧肝叶的体积,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肝功能改变、二期手术切除率等指标。结果患者均成功施行TACE及PVE。PVE术前左侧肝叶的体积为(390±116)cm3,术后1周、2周、4周分别为(456±127)cm3、(506±138)cm3、(595±124)cm3,术前、术后肝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E后2~4周,7例(47%)顺利实行肝癌二期切除术。PVE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济实用的碘化油、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经导管TACE及PVE,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有效的,可增加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对于未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联合栓塞后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陈国平  吴伟成  戴建国 《医学综述》2010,16(17):2697-269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269例行TACE治疗,167例行TACT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TACT组最长生存时间为18个月,TACE组为42个月。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6%、23.2%(TACT组)和92.2%、68.6%(TACE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显著,并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邱春丽  王小娟  张萍  马华  王彦玲 《当代医学》2009,15(17):356-357
本文通过对32例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栓塞术(TAE)的观察与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心里与术前常规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才能确保手术成功,获得最佳疗效。旨在指导肿瘤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胰十二指肠术后大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6例外科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栓塞材料用微型钢丝圈10例,普通钢丝圈2例,同时用聚乙烯醇微球6例,同时用明胶海绵4例。结果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单纯假性动脉瘤形成8例,合并造影剂外溢4例,单纯造影剂外溢4例。介入治疗止血成功率87.5%,再出血率14.3%。14例介入治疗成功者,术后经输血、补液等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引流管及胃管引流液血性液体消失。其中3例合并胰瘘、腹腔脓肿者术后2周再次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其余11例随访3周~25个月过程中,未再出现大出血。4例行肝固有动脉栓塞者ALT出现一过性升高,其他患者未出现胰腺坏死、脾脓肿表现。结论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胰十二指肠术后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插入32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超液化碘油、平阳霉素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22例,瘤体缩小>30%者10例。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者18例,明显消失者1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用明胶海绵颗粒辅以碘油乳剂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巨块型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应用碘油乳剂配合表柔比星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研究组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及碘油乳剂配合表柔比星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肿瘤坏死率、肿瘤直径、甲胎蛋白水平、肝功能、不良反应及随访期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肿瘤坏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肿瘤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肿瘤直径继续降低,但与治疗后1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肿瘤直径有所增大,但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甲胎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AST、ALT显著升高,ALB及CHE显著下降,对照组ALB及CHE显著下降,研究组AST、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9、12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明胶海绵颗粒辅以碘油乳剂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可显著提升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与单纯应用碘油乳剂栓塞相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