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2009年采用田间孢子捕捉法和随机区组设计对安徽省单季中稻区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孢子释放规律、侵染时期和病害防治适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孢子始见于7月中旬左右,第一个释放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初,推测此阶段释放的孢子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8月下旬孢子释放量急剧增加,此时田间开始显症。晴天孢子以夜间(1:00、5:00)释放为主,白天孢子的释放量较少;阴雨天孢子全天释放,无明显释放高峰。以病菌菌丝+孢子悬浮液在剑叶露尖时接种,水稻不发病;在剑叶完全展开期至扬花期接种,发病率为1.2%~76.4%,其中以孕穗期(剑叶展开后5~6 d)接种发病率最高。药剂防治试验显示,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施药防治效果最好,均在78.5%以上,提前或推迟施药防效均有所降低,故认为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  相似文献   

2.
湖南稻曲病的防治用药及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稻曲病的最佳药剂以及防治适期。[方法]以杂交水稻组合88S/0293为供试材料,在水稻破口前5d和破口抽穗初期各施药一次。通过田闻药效试验研究味同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爱苗乳油225ml/hm^2、43%好力克悬浮剂270ml/hm^2和25%富力库微乳剂450ml/hm^2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20.67%万兴乳油300ml/hm^2和2.5%纹曲宁乳油3750ml/hm^2,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防治效果差。30%爱苗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25%富力库微乳剂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爱苗对稻曲病的防治适期为水稻破口前5d施一次药为佳。[结论]该研究为稻曲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介绍稻曲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曲病菌的侵染期及防治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凤台县选出的2个籼稻品种AO11,AO12和2个粳稻品种AO15,AO16在各个生育期进行接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稻曲病菌自倒二叶开始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有一定的侵染性,2个籼稻和2个粳稻四个生育期的病穗率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其中在籼稻上破口期侵染的概率相对较高.在水稻各生育期施药,结果表明:剑叶期施药最佳.结合本地区丰两优1号稻曲病普查数据,初步得出在破口前的13-15d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适时期,且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易感病,田块的边缘发病重,中间轻.  相似文献   

5.
稻水象甲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检疫害虫,稻水象甲的存在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水稻生产,通过野外观察以及室内饲养,对于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稻水象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国际性的水稻检疫害虫,稻水象甲来自于美国,在1976年传入到了亚洲地区,在1988年于我国的唐山市唐海县第一次发现,成为了我国粮食作物领域中进行终点治理的一种检疫性害虫。当前形势下,稻水象甲已经在我国的湖南、浙江、天津、辽宁以及河北等等多省市发现,本文中,笔者就对稻水象甲生物学进行分析,研究其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密粒型高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预防水稻稻曲病菌侵染,在单季中稻不同生育时期,实施爱苗防治的试验,为今后水稻生产中防治稻曲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稻曲病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 2 0 %瘟曲克敌WP 15 0 0g/hm2 ,分别于杂交中籼两优培九抽穗前 15、10、7、5和 2天及破口抽穗始期、齐穗期各防治 1次 ,结果表明 :以破口抽穗前 1~ 5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探究不同喷雾器施药对稻曲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WH-36T型机动喷雾机、3WBD-16电动喷雾器喷雾稻曲病的防效较好,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成本较低,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认真搞好病虫测报工作、加强综合防治、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检查督促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水稻稻曲病的使用量以900 mL/hm2最为有效、经济;应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初期对水600 kg/hm2喷雾使用,务必喷匀,根据水稻发病情况进行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11.
从选地整地、适期栽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白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白芍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稻曲病菌无性孢子接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ke).Tak.〕已上升为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一般使水稻减产1~5%,而发病严重的个别地块产量损失可达30~50%。稻曲病菌可产生一种潜在性的慢性毒性,食用被其污染的大米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有关该病原菌的稻侵染源、侵染时期、侵染途径仍有许多地方不明确,成为研究和解释稻曲病发生规律的障碍。人工接种是明确上述疑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国内若干关于稻曲病菌接种的报道,都是利用其厚垣孢子进行喷雾接种。采用注射接种还未见报道。国外有些学者利用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进行喷雾及注射接种虽获得成功,但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陈轶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18-2218
稻瘟病防治适期在破口期,稻曲病预防适期在破口前7~10 d,稻瘟病、稻曲病预防适期相差7~10 d,为节约劳动力,试验设计在此 2 个时间段用药,结果表明,稻瘟病提前防治效果不理想。如稻瘟病、稻曲病均作为主要防治对象,则不能在同期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稻曲病防治策略及防治适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稻曲病防治适期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 ,有的认为在水稻破口前 10d ,有的认为在水稻破口前7d。为了明确稻曲病的防治时间和用药次数 ,我们在 2 0 0 0~ 2 0 0 1年进行了田间试验 ,认为稻曲病防治适期在水稻破口前 1~ 5d ,用药次数以一次为宜。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通州市十  相似文献   

15.
水稻稻曲病防治适期及策略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侵染所引起的水稻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感病品种的扩大,水稻破口扬花期多雨,致使稻曲病日趋严重.2001年,温州单季晚稻稻曲病发生面积占栽培面积的70%,一般田块病株率为5%,个别严重田块达50%.稻曲病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更重要的是造成稻米品质降低,同时病穗的千粒重下降,秕粒率增加,单穗重下降[1].稻曲病制约着稻米的优质化进程,稻曲病无公害防治方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稻曲病的最佳防治适期,作者于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进行了稻曲病防效试验,探讨最佳防治适期及用药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期接种试验表明,稻曲病菌侵染稻粒的时期在水稻破口期,尤以刚出口的嫩颖 最易遭受侵染,潜育期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7.
黄芳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61+263
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类症鉴别等方面介绍一例鸡曲霉菌病的诊断,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有助于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对稻水象甲幼虫防治适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水象甲成虫高峰后3~8 d喷施对口药剂,能有效控制稻水象甲为害。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胡东维  王疏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04-4611
稻曲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但其病原菌侵染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本文对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策略。现有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可侵染水稻幼苗的胚根、胚芽鞘以及孕穗期雄蕊的花丝。病原菌不产生典型的附着胞结构,不能直接穿透寄主细胞,不产生吸器,侵染模式为胞间侵染和扩展。苗期侵染是否可扩展至穗部并致病,尚无确切证据。在孕穗期,稻曲病菌专一性侵染水稻雄蕊的花丝,并由此生长发育成稻曲球;稻曲病菌不能侵染子房和花药,但次生菌丝可偶尔侵染柱头和浆片的外层细胞。稻曲病菌在侵染过程中不会杀死寄主细胞,属活体营养型真菌。稻曲病菌苗期侵染的扩展过程和孕穗期选择性侵染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西红柿常见侵染性病害的危害症状及发生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西红柿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