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不同受试者的Q-Tc及J-Tc间期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发现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组的Q-Tc及J-Tc间期均与正常组接近;单纯的安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组和OMI+CRBBB组仅表现Q-Tc间期延长,J-Tc间期与正常组接近;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和AMI+CRBBB组Q-Tc及J-Tc间期均明显长于正常组,结果提示:J-Tc间期较Q-Tc间期能更好地反映心室肌复极状态,对心室除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QTc延长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结果表明,72例QTc延长;AMI时不同临床状态下,其间QTc的值均有显著差异;恶性心律失常组QTc间期明显长于无心律失常组。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中Q—T离散度对于猝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固急性心肌梗塞而猝死的9例病人,并与同期28例非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及35例健康者,分别测定其入院的首次心电图的Q-T离攻度(QTd),进行比较研究,探讨QTd变化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猝死预测中的临床意义,发现9例猝死病人的QTd均〉100ms,认为QTd〉100ms对于预测急性心肌梗塞猝死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QT间期延长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QT间期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由于离子通道变异,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的一类疾病.围术期是LQTS的高危时期.此文总结了各种麻醉药物对QT间期的影响,以及LQTS患者围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但尚不能确定最合理的麻醉方法,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手术期间的生理和药理对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患者全身麻醉的经验.方法 LQTS患者36例,采用咪唑安定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插管后吸入60%N2O和1%~2%异氟醚,并间断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持续监测BP、HR、SpO2和PETCO2.记录麻醉前和术中FCG,测量Q-T值并计算出Q-Tc值.术后应用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镇痛镇静.结果 所有患者各时点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麻醉前相比,个别患者麻醉诱导后Q-Tc值有轻微下降,但Q-T间期无明显延长;术中无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意外发生.结论 此种麻醉方式及用药对LQT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人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还是后天性LQTS,由于麻醉手术可能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所以手术前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极为重要的,麻醉医师应了解麻醉药对QT间期的影响,了解围手术期LQTS病人有可能发五的情况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人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是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还是后天性LQTS,由于麻醉手术可能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所以手术前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极为重要的,麻醉医师应了解麻醉药对QT间期的影响,了解围手术期LQTS病人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与Q—Tc间期延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期间出现的Q-Tc间期延长过程。认为Q-Tc间期时限延长的出现可作为判断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中普鲁卡因血药浓度的参考指标;加大普鲁卡因剂量从而增加血药浓度,其心脏毒性必然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诱发QT间期延长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岁~60岁,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艾司洛尔1组(E1)、艾司洛尔2组(E2).E1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艾司洛尔0.3 mg/kg,后持续0.1 mg·kg-1·min-1输注;E2组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艾司洛尔0.3 mg/kg,后持续0.25 mg·kg-1·min-1输注;C组给予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予艾司洛尔前(T0)、给予艾司洛尔后(T1)、给予依托咪酯后1 min(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30 s(T4)、2(T5)、4 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描记心电图(ECG),比较3组患者的血压、HR、QT间期不同变化.结果 E1组和E2组在T1、T2、T4 QT间期分别为(382±11)、(380±6)、(406±13)ms和(379±13)、(370±11)、(400±7) ms.与C组比较,E1组和E2组在T1、T2、T4 QT间期显著缩短(P<0.05),E1组和E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诱导期间静脉注射0.3 mg/kg,后持续0.1 mg· kg-1·min-1输注艾司洛尔或者0.3 mg/kg后持续0.25 mg·kg-1·min-1输注艾司洛尔均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诱发QT间期延长,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诱发的交感神经反射,但是0.3 mg/kg后持续0.25 mg· kg-1·min-1输注艾司洛尔更易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分析了11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QT离散度(QTd)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显示: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组之QTd均值显著长于未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组(87.5ms比53.2ms);QTd≥60ms组较之〈60ms组警告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和猝死发生率亦显著增高。提示:QTd增加是AMI早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七氟炕和氟哌利多能延长QT间期。高龄不仅与QT问期延长有关,它也是一种}j起药物诱导的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七氟炕和氧哌利多对于矫正的QT(QYc)间期和心室复极化的传播(T波波峰至T波结束的时间间隔[Tp-e])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中的差别。方法在七氟烷(1.5%-2.5%)麻醉和给予止吐剂量的氟哌利多(1.25rag)的30例老年患者(≥70岁)和30例年轻患者(20—69岁)中,测量2小时QT间期和代表心肌壁复极化传播的Tp—e间期。通过3种不同的公式使心率的QT间期标准化:Bazen公式、Matsunaga公式和Vandewa船公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老年组的平均年龄比年轻组大24.4岁(P〈0.05)。两组的QTc间期在麻醉前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3种公式计算发现七氟烷明显延长老年组患者的QTc间期(用Bazecc公式得出在麻醉前、使用七氟烷60分钟、75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时的QTc间期分别是0.434±0.028秒、0.450±0.037秒、0.463±0.037秒、0.461±0.037秒和0.461±O.038秒)。在老年组患者中七氟炕引起QTc间期延长的程度明显高于年轻组(用Bazecc公式计算吸入七氟烷60分钟时:0.450±0.037秒VS0.432±0.034秒;75分钟时:0.463±0.037秒vs0.441±0.037秒;120分钟时:0.461±0.038秒vs0.436±0.030秒)。但是七氟炕引起的QTc间期的延长既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延长也不被氟哌利多加重。两组中的Tp—e间期都没有受到影响。结论与年轻组相比,七氟烷引起老年组患者QTc间期的延长更加明显。尽管七氟烷不影响复极化的透壁传播,其引起的QTc闻期延长也不随着时间和给予氧哌利多而加重,但是老年患者在使用七氖烷麻醉期间仍要严密监测QT间期及其相关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18.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兰州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杨丽丽,薛爱霞,王先华笔者对30例老年冠心病发生心脏猝死的患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发病特点、先兆症状、诱发因素及护理。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1985年5月至1994年5月我科60岁以上老...  相似文献   

19.
狼疮性肾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间期与剂量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探讨不同活动程度的狼疮性肾炎(LN)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最佳间期与合理剂量。方法 将96例重症LN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环磷酰胺冲击治疗(Ⅳ-CTX),每2周1次,每次8~12mg/kg,连用2天。B组:Ⅳ-CTX每月1次,每次0.5~1.0/m~2。C组:Ⅳ-CTX每三个月1次,每次0.5~1.0/m~2。三组均同时口服强的松。结果 A组起效时间显著比B组与C组快;病情缓解率A组也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1);病情活动性积分下降至50%时,三组CTX累积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共15例(23.8%)治疗过程中因病情加重,改为2周1次后得到控制,而A组则有3例(9%)因白细胞下降需将冲击间期延后1周。三组副反应及其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Ⅳ-CTX应根据狼疮活动程度进行选择。在急、重症LN治疗的初期,Ⅳ-CTX以每2周1次,每次8~12mg/kg,连用2天,有利于及时缓解病情,提高疗效;治疗后病情减轻时改为每月1次,每次0.51.0/m~2,狼疮活动基本控制后应以每三个月1次,每次0.5~1.0/m~2,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 Q- T离散度 ( Q- Td)改变与猝死的关系。方法 分析 10年间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 3例及 3 5例同期心电图正常组的 Q - Td、J- Td及 Q-Tcd的变化。结果 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组的 Q- Td、J- Td及 Q- Tcd分别是 63 .4± 2 0 .7,5 8.4± 19.5和 ( 68.4± 2 0 .9) m 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并发于心肌梗死猝死组 Q- Td显著高于心肌梗死存活组 ( P<0 .0 1)。结论 心电图 Q- Td对判断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