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罂粟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在控制性降压下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罂粟碱浸泡术野对局部脑血流(rCBF)的影响。方法  2 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 (A组 )和尼莫地平组 (B组 )。控制性降压期间 ,A组提高异氟醚吸入浓度至 1 4~ 1 6MAC ;B组尼莫地平 5~ 8μg/kg静注 ,继以 10~ 10 0 μg·kg 1·h 1的速度持续泵入 ,两组均维持MAP在 8 0~ 8 7kPa。动脉瘤夹闭后用罂粟碱浸泡术野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监测rCBF的变化。结果 与动脉瘤夹闭前相比 ,夹闭后A组rCBF明显减少 (P <0 0 1) ,B组rCBF变化不大 (P >0 0 5 ) ;应用罂粟碱后 ,两组rCBF均明显高于用药前水平 (P <0 0 5 ) ,其中A组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B组 (P <0 0 5 ) ;两组rCBF在用药后第 2 0~ 30分钟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减少。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 ,罂粟碱浸泡术野可增加rCBF ;和异氟醚比较 ,术中用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rCBF的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三维C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的发展使三维CT为髋关节病变的诊治开辟了美好前景,近年来,国外研究人员在评价髋臼骨折,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治,设计定制假设体以及一些特殊的临床病例中三维CT。本文综述了这项新兴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是在静脉持续注入造影剂后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显示血管病变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图像可以任意角度旋转,直观清晰,属无创检查,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显示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T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对肾癌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临床诊断为肾癌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肾癌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实为肾癌者47例.其余9例因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有转移病灶者放弃手术.18F-FDG;PET/CT 榆古敏感度为80.4%;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92.9%.9例转移病例中,3例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两肺多发转移,2例骨转移并肝转移,1例伴有下腔静脉和肾静脉癌栓形成,而CT平扫加增强扫描仅发现1例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痛栓形成.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原发性肾癌的敏感性不如CT,但对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诊断优于CT,对肾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层面螺旋CT泌尿系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肾绞痛、IVU不显影或血尿为主诉的64例行CT平扫、肾脏增强双期扫描及尿路造影,将资料传至工作站,采用最大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技术,重建泌尿系图像。结果:64例肾盂和膀胱全部显示(100%),输尿管全程显示者64例(110侧)。其中泌尿系结石16例(25%);非结石病变48例(75%),对上尿路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100%,并可充分而直观地显示病变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MSCTU重建图像清晰,对泌尿系肿瘤、结石或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对肾癌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临床诊断为肾癌患者的全身18F—FDGPET/CT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肾癌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癌者47例,其余9例因18F-FDGPET/CT显像发现有转移病灶者放弃手术。18F-FDGPET/CT检查敏感度为80.4%;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92.9%。9例转移病例中,3例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两肺多发转移,2例骨转移并肝转移.1例伴有下腔静脉和肾静脉癌栓形成,而(TI、平扫加增强扫描仅发现1例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形成。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诊断原发性。肾癌的敏感性不如CT,但对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诊断优于CT,对肾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96例CT引导微创碎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分析96例高血压脑出血用CT引导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手术结果及相关处理、并发症。结果12例死亡,手术病死率12.5%,随访3~6个月,良好51例(53.1%),轻残24例(25%),重残9例(9.4%)。结论经CT引导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准确性高、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305例甲状腺SPECT显像临床分析李允山,曹苹民,苏见知我院于1993年6月至1995年11月施行甲状腺SPECT显像检查1146例。其中305例在本院外科施行了甲状腺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现对照手术,病理学诊断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甲状腺SPEC...  相似文献   

12.
临床糖尿病之前血糖水平升高与心,脑血管危险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了473例未达糖异病诊断标准的心、脑血管病人入院闪日空腹血糖值,并与286例同期住院非此类疾病病人之空腹血糖值作比较。结果显示脑出血,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病人之空腹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意义。表明未达临床糖尿病诊断水平的轻度血糖水平升高即已与心、脑血管危险有关。  相似文献   

13.
SPECT显像在脑损伤后症候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查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CT、MRI脑显像在脑损伤后症候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6例有脑损伤后症候群的患者均用99mTc-ECD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同时,其中80例行CT显像,其余46例行MRI显像.结果 126例患者中,SPECT检查阳性113例,阳性率为89.7%;CT和MRI检查阳性52例,阳性率为41.3%,二者差异明显P<0.01.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脑损伤后症候群的灵敏度高于CT或MRI,而CT或MRI 在定位和微小病灶探查上优于SPECT,临床运用中应进行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进展型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疏血通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疏血通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蔡望洲  张燕  陈亮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42-24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并同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时行MSCT和CAG检查23例共105支血管,MSCT发现37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查发现35支冠状动脉狭窄,MSCT与CAG结果相符病变血管32支,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93.7%,阳性预测值为86.4%,阴性预测值为95.6%。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多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的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引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及外科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的102例肝胆胰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及后期三维成像,立体、多角度观察病灶、肝脏管道、胰胆管结构及门静脉系统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25例门静脉主干清晰成像,2例门静脉主干显影不全,分别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和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27例侧支循环显示良好。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肿瘤压迫邻近血管者9例,门静脉癌栓1例,动静脉瘘1例,23例未见肿瘤侵犯邻近组织、血管。肝内外胆管结石25例,胆管癌5例,胰腺癌5例,胆道三维成像可多方位显示结石和肿瘤,以及梗阻远、近端狭窄及扩张的胆道和胰管。根据影像资料制定手术方案,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胆胰疾病的手术探查与影像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7%和100%。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清晰立体的显示病灶形态、肝脏管道及胰胆管结构,精确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多层面螺旋CT仿真胆道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multi slice helical CT,MSCT)仿真胆道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患者先行B超及MSCT普通扫描,然后行MSCT仿真内窥镜检查,对仿真内窥镜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由放射科及外科医生以双盲法分别做出诊断,并与最终诊断、B超及MSCT普通扫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仿真胆道内窥镜图像优质率为53.1%,可诊断图像率为96.9%。正确诊断率为93.8%,B超正确诊率为61.8%,CT正确诊率为46.7%。结论 MSCT仿真内窥镜图像优质率及可诊断率高,可由外科医生独立阅片及诊断。MSCT仿真胆道内窥镜正确诊断率高于B超及CT。  相似文献   

18.
李舰南  尚玉琨  蔡良  白晶 《脊柱外科杂志》2004,2(3):142-145,164
目的 比较核素全身骨平面显像和MRI、CT及X线在脊柱转移瘤及其他脊柱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3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脊柱疾病患者行^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显示局部异常浓聚、局部异常稀疏和局部加其他部位异常浓聚或稀疏为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行MRI、CT、X线片三种影像检查的一种以上.其中104例行MRI、61例行CT、107例行X线片检查。结果 骨显像诊断脊柱疾病的灵敏度为:转移瘤91.7%,原发恶性肿瘤73.3%,良性肿瘤54.2%.瘤样病损81.8%,炎性病变100%.压缩性骨折100%。61.1%的转移瘤患者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的异常浓聚或稀疏灶(58.3%可明确诊断为骨转移瘤)。非转移瘤的其他脊柱痰病.20.2%伴有异位异常浓聚或稀疏灶。MRI、CT和X线的灵敏度分别为:转移瘤96.8%、100%和79.3%;原发恶性肿瘤95.7%、93.3%和78.3%;良性肿瘤95.0%、92.3%和54.5%;瘤样病损100%、100%和80.0%;炎性病变100%、100%和69.2%;压缩性骨折均为100%。结论 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瘤的最佳方法。对其他脊柱疾病,几种影像技术各有其优势。而核素骨显像对判断病灶是单发抑或多发及是否伴发其他骨骼病变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手汗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特点,探讨手汗症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方法,对10例手汗症患者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前后的脑血流灌注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术前脑血流灌注特点并比较手术前后的血流灌注变化.结果 10例术前患者中有9例表现为一侧基底节脑血流灌注增高,其中轻度增高1例,明显增高8例.放射性增高灶术前Ra值为(1.70±0.19),手术后下降为(1.10±0.06),平均下降值为(42.00±6.92)%(P<0.05).结论 基底节神经功能活动与手汗症的发病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出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手术要求麻醉平稳,颅内压不受影响,适当控制血压,以防止瘤体(血管)破裂、出血、利于手术操作。为此,我们应用异氟醚行控制性低血压麻醉于脑血管择期手术21例,效果满意。一般资料本组择期手术21例,其中颅内动脉瘤12例,脑内动静脉畸形9例。男性15例,女性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