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印绀珠经》为明代医家李汤卿著,该著作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本于天地阴阳气候变化规律,对疾病的诊治及脉法予以阐述,对后世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具有重要价值。五运六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它是研究六十年一个甲子周期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生命影响的一门科学。本文从运气之要、至真南北、天气之脉、标本运气、防治之径等方面对该著作的五运六气医学思想特点予以阐述,对于深入挖掘古代医家五运六气理论及其临床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运六气学说是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影响及与发病关系的理论,其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推测每年气象特点及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的关系,反映出病候受五运六气周期气候变化的节律性影响,该学说是从整体出发,把诸多要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并着重强调对多因素的调节,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指导和提高中医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后人在应用五运六气学说时往往畏于其学说繁杂不知道如何简化之,而致此学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就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简化此学说的方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五运六气治疫遣方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运六气理论提出对时令性疫病的独特认识并积累一定临证经验,其治疫的遣方用药原则是因时随病、按症施治、灵活化裁。可按不同年份的五运、六气特点制定系列方剂,按四时非时之气或时气自病而遣方。或按五运、六气特点调配相应的治疫成药,如按不同年份岁运而确定君药,依四时之气化裁疫病通治方等。深入探讨五运六气防治疫病的指导原则与遣方规律是提高中医疫病防治能力的有力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广东省登革热患者发病特点与五运六气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疾病监测报告中所记录的广东省确诊的登革热病例共52960例,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省的气候特点和登革热的高发时间,通过五运六气理论推算并进行印证,探讨五运六气与登革热发病特点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五运六气理论推算出2014年为登革热爆发年,每年9至11月为登革热高发月份,与实际结果一致。结论登革热的发病与五运六气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可以利用中医学五运六气理论去推测未来登革热疫情发生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五运六气学说强调气候变化与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而银屑病亦与气候息息相关。提出五运六气指导下的银屑病的临证思路是:先按五运六气理论确定当年的运气规律,找到对应的运气方;再按病情审病求机,挑选合适的运气方,与传统辨证论治相互印证并灵活运用。以五运六气学说治疗银屑病是对传统辨证论治的有益补充,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介绍史锁芳教授基于五运六气学说治疗咳嗽病经验.五运六气学说基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理论研究气化运行规律,借以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辨证论治的有力补充.史锁芳教授在运用五运六气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方面颇有心得,治疗咳嗽病屡获良效.提出五运六气学说指导下的咳...  相似文献   

7.
正"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的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人体生命随之发生的疾病规律和临床防治规律,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生命观,对于防治外感流行性疾病及内伤杂病具有重要价值。长春中医药大学五运六气特色教学基地由示教馆、天象厅、示教场、观象台、研究室、实践室等组成,是国内外唯一的独具特色的中医五运六气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教学科研平台。其中,五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并结合其他中医经典理论,探索五运六气的实质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方法。经过对经典理论的剖析、推演可知,五运六气理论是古人阐述天地运行规律的模型架构,是对自然界气候、物候、病候规律的概括,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世界观与方法论;五运六气模型有四层架构。五运六气理论实质及模型架构的明确,对于更好地理解五运六气理论内涵,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以及指导临床疾病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岁气与疾病     
"运气"学说是对气候变化及疾病规律的总结,用其古老而独特的方式预测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这为治未病提供了良好的思路。通过对H7N9流感及丁酉年(2017年)五运六气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预后,认为与丙申年终之气本该潜藏而外散之火、丙申年司天之政未迁之相火及冬不藏精导致正气不足有关,并探讨2017年疾病运气分析,并根据运气学理论提出本年二之气、终之气要特别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五运六气习称“运气”,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用以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一门理论,在临床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过敏性鼻炎目前临床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医病名接近于“鼻鼽”,辨证可有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及肺经伏热,上犯鼻窍4型。本文尝试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浅析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和相关性及戊戌年过敏性鼻炎的五运六气发病规律,判断无锡地区的地理方位,从而初步探讨2018年过敏性鼻炎在无锡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气候的五运六气发病规律及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1.
运气学说即五运六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结合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揭示疾病发生、转归与气候变化规律的学说.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六气指风、寒、热、湿、燥、火六种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知识,是以气-阴阳-五行-神理论为基础,应用干支甲子为演绎工具,论述天时气候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关系,论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脏腑疾病流行特征以及如何预测、治疗及其用药规律等,都是以五运六气知识为背景提出的,舍此则无以求治其文化源头和理论根基,故本文认为五运六气理论所凝练的学术立场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核心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3.
五运六气学说(简称运气学说),是在我国古代特定背景下,基于长期、大量对自然气候、星象、物候的观察演化而成.本文基于COVID-19的发病特征对本病五运六气特点进行探讨,COVID-19发病时正值己亥年终之气与庚子年(2020年)初之气.庚子年金运太过,燥气流行,己亥年土运不及,风气大行,表现为岁运相同脏腑受病,所不胜之脏乘而发病,所胜之脏侮而发病.故COVID-19的基本病机是伏燥与风热疫毒搏结,阴津耗损,正气亦亏.其特点是伏燥兼风热,木强土弱,木火刑金.病位主要在肺、脾、肝,即在外感邪实的基础上多见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宣畅之症.同时本文对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防疫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进行了思考,认为运气学说能对疾病发生发展做出早期预测,故了解并把握运气学说对实现未病先治、未病先防具有重要价值.并提出要辨证地看待运气学说,不能盲目夸大其预测作用,也不可机械推算、主观臆断,否认其科学内涵,而要做到灵活、辩证地发扬其真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雾霾的形成有描述和独特见解。从岁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3个方面对《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以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终之气时段至2017年初之气时段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的主要城市以及全国部分雾霾易发城市中原地区城市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PM2.5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探讨了异常气候变化对雾霾形成的影响及其形成规律,认为雾霾与岁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所致的异常气候变化有关。发现雾霾易发生的时段为每年初之气、五之气和终之气,对雾霾的预测与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21,(5):523-525,537
“五运六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七篇大论,是中医学整体观和天人合一观念的最佳体现,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列举史锁芳教授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治疗的发热、眩晕、虚劳验案各1则,分析其基于“五运六气”理论遣方用药的思路和经验,为医者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乳腺疾病越来越影响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运气理论是中医学的瑰宝,是古人在长时间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关于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生理及发病的影响,对于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分析2020年气候特点及乳腺疾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2020年金运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为同天符年...  相似文献   

17.
非典型肺炎流行的中医五运六气分析和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和临床特点,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出发.应用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分析了2003年非典型肺炎流行的时空运化背景和特点。认为五运六气的气候变化造成了非典型肺炎形成和流行的特殊外在环境与宿主内在环境。外环境火运不足,寒湿偏盛,疠气萌生;内环境阳气不足,抵抗力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导致非典的发生和流行。提出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针对性措施和初步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与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1]。具体来说,它是在天人合一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作为基础,运用十天干、十二地支,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种学说。《黄帝内经·素问》关于运气有七篇[2]:《至真要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的理论。因此,五运六气渗透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  相似文献   

19.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阴阳学说的灵魂是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学说是这一思想的集中表现,阴阳五行之道始于五运六气之候。人的正常睡眠和阴阳之气正常更替、五运六气的正常规律密切相关。此文探究不寐的病机,不同于以往单从脏腑立题,而是从阴阳及五运六气理论出发论治不寐,为中医治疗不寐及心理疾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孟庆云 《北京中医》2009,(12):937-940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的一门学问。五运六气之语最早见于《周礼》,在其流传中形成了推算派、推理派和江湖派等。五运六气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启奥升堂之功,其扩展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建立了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的流行病学纲领,提出了气化学说的理论纲领和五运六气的用药规律与气化药理学,具论病机并抉发为病机学说,并在预测病害因素指导下为中医养生理论之龟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