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宁静 《中国照明》2008,(1):114-114,116,118
目前白光LED已经分别应用在公共场所步道灯、汽车照明、交通号志、可携式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器等领域。由于白光LED具备丰富的三原色色温与高发光效率,非常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照明光源;因此,本文就白光LED专用驱动电路与相关组件,探讨各种白光LED专用驱动电路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相关色温8000~4000K的白光LED的发射光谱和色品质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和分析 80 0 0、6 40 0、5 0 0 0和 4 0 0 0K色温的白光LED的发射光谱、色品质和显色性等特性 ,它们与工作条件密切相关。随着正向电流IF 的增加 ,色品坐标x和y值逐渐减小 ,色温增大 ,发生色漂移 ,而光通量呈亚线性增加 ,光效逐渐下降。由于在白光LED中发生光转换过程 ,产生光吸收的辐射传递 ,致使白光中InGaN芯片的蓝色电致发光光谱的形状和发射峰发生变化。白光LED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InGaN蓝光LED芯片性能的制约。人们可以实现 80 0 0~ 4 0 0 0K四种色温白光LED ,显色指数高 ,且制作的白光LED的色容差可以达到很小 ,实现优质的白光照明光源1。  相似文献   

3.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光色电参数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正向驱动电流的增加,WLED相关色温(CCT)增大,发学效率降低恒流驱动时,LED的电压随着点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5分钟内)。通过分析,发现P-N结温、荧光粉浓度与其涂覆的厚度是影响这些光色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LED照明光源智能控制的常用方法,为了准确控制混合白光LED光源的光度和色度,本文研究了基于两种不同色温白光LED的混合光源双通道PWM调制光色度理论模型,推导出混合光源色坐标、相关色温、最大亮度与双通道调制脉冲占空比比值的关系式。采用暖白光(色温3282K)和冷白光(色温12930K)两种白光LED进行混色实验,通过单片机控制脉冲宽度实现占空比可调。结果显示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很好,证明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同时表明采用双通道PWM调节混合光源的色坐标和色温时,在相关色温4233K~7316K范围内可以保证光源亮度(光通量)输出值不低于最大值的70%。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5种不同相关色温的LED白光光源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心理物理学实验得到不同相关色温的白光光照条件下对不同颜色花束的偏好程度主观评价量化值,同时计算得出代表不同花束颜色特性的主波长,然后通过曲面二维插值的方法建立光源相关色温、物体主波长与主观偏好度之间的模型关系,最后进行二次验证实验对上述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曲面二维插值方法建立的关于光源相关色温、物体主波长与偏好度主观评价的模型,其二维拟合建模误差为0.26%,综合系统误差在3.5%左右,故本文建立的函数模型对于预测不同颜色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主观照明偏好度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在照明应用中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被誉为新一代照明光源的代表。文章主要介绍了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自身的光学特性、电学特性以及驱动电源的输出形式,并在各自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结构LED阵列的构成方式、工作特点、使用优势,以及与驱动电源的输出匹配等相关问题。此外介绍了照明应用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低色温高显色性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混色方法,通过实验到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色温白光LED混色后色温T_C、显色指数R_a以及蓝光危害辐射值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电流下显色指数及其蓝光危害的变化情况。采用低色温(2 200 K、2 700 K、4 000 K)三种白光LED样品进行并联混色,通过控制正向电流来观察和记录显色指数变化及其调光效果,再通过MATLAB计算出所产生的蓝光危害光辐射值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选取R_(a1)94,R_(a2)95,R_(a3)93,两两混合,可得到R_(a12、13、23)95,且随电流变化,蓝光危害辐值较小的,高显色指数、且同时满足健康照明需求的优质白光。  相似文献   

8.
白光LED在照明应用中的阵列方式及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白光LED照明中的电学特性及驱动电源的输出形式,主要分析了不同结构的LED阵列方式的特点、使用优势,以及在照明应用中与驱动电源的输出匹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用于白光LED滴胶柔性灯带的色温漂移现象,同时对硅胶、聚氨酯、硅橡胶、有机硅胶材料用于滴胶灯带上产生色温漂移的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总结和分析;测试各种材料制备的白光LED灯珠在滴胶前的基本光学参数、色温、色坐标参数,对比滴胶后的白光LED灯珠的基本光学参数、色温、色坐标等,研究不同色温的白光LED灯珠的测试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滴胶灯带在滴胶后色温相对滴胶前LED灯珠色温呈非线性升高趋势。总结这种材料用于白光LED滴胶灯带产生色温漂移的共同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和体现出的规律,结合材料学、光学、光度学原理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色温漂移是由于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吸收不同,同时光线的颜色刺激值随波长而变化共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大功率LED照明,本文对不同批次的大功率蓝光、白光LED进行了相关测试。电学参数我们测试了大功率LED的相对光强随注入电流的变化、发光效率随电流的变化等,观察了发光波长与电流的关系。光学参数测试了光通量、光效、白光的色坐标。为大功率LED用于照明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亮度白光LED混色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ED在智能照明领域的革命性发展趋势,提出了采用不同色温白光LED进行混色并实现色温可调的理论.实验采用低色温(2700~2900K)和高色温(7000~8000K)两种白光LED样品进行串联和并联混色,研究混色后白光LED的光谱、色温、色坐标和显色指数及其随正向电流变化的调光效果;并通过光谱函数拟合理论计算验证混色后光谱、色温和色坐标.结果表明:混色后绝对光谱符合各白光LED绝对光谱的叠加;实验与理论计算光谱均方差基本一致;混色后色坐标符合各高低色温白光LED色坐标连接的直线上,实验与理论计算误差小于0.9%;并联混色比串联混色可调色温范围大,在2700~6000 K以上;串并联混色后都有较好的显色指数,串联混色显色指数均保持在80以上,并联混色显色指数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色敏室照明环境下的视觉功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静  陈纲 《灯与照明》2011,25(4):14-18
在真实教室照明环境中,通过不同色温(6500K高色温、4000K中间色温、2700K低色温)荧光灯照明下,学生完成视觉作业的效率和生理指数变化的比较实验,从人的主观心理感受、血压脉搏等生理效能和视知觉作业绩效三方面,对教室照明中光生物效应与视觉功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教室照明中适宜的光源光色对提高学生视觉功效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高品质照明是未来照明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光品质、光环境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相比传统照明,利用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激发不同荧光粉转换为高效稳定的白光LED具有更节能、环保的优势。通过蓝色LED芯片激发荧光粉进行封装实验,研究荧光粉封装工艺对白光LED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荧光粉种类和涂敷量均会对白光LED色温、显色性、光效等相关参数产生影响。随着涂敷量的增加,导致色温下降。加入红色荧光粉可以提高显色性,黄色荧光粉有助于提升光效。  相似文献   

14.
北京、陕西两个地区的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且有代表性,因此我们对这两个地区的古建筑照明进行了实地调研。在照明设计中,古建筑彩画照明是展现古建筑古韵的最佳承载者,通过研究发现彩画照明效果主要影响因素为光源功率和色温。本文以D65为标准参照光源,以3 000 K、4 000 K、5 000 K、6 000 K的4 W、9 W、13 W、20 W LED为实验用灯具对古建筑修复工艺制作的彩画试块,分别进行照射实验,测量色彩偏移指标ΔE,并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进行主观测试实验,在测定了测试试块的客观色差值和主观感受评价后,通过直线内插法计算6种常用彩画颜色在常用的4种色温(3 000 K、4 000 K、5 000 K、6 000 K)下的色彩偏移阈值及其对应的最大功率值,汇总出适用于各颜色彩画照明的LED光源参数,为古建筑彩画照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光谱组合的LED在动态照明、光环境、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光度和色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极大影响着这类技术方案的应用前景。采用6种单色LED使用光谱组合的方式构建了典型色温5500 K和2700 K的白光器件,并对组成白光的单色LED的光谱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实验研究了多种单色LED峰值波长的漂移对色温、显色指数和色坐标的影响。实验表明,红色630 nm和橙色590 nm附近的峰值波长漂移对于色温的影响最大,漂移2 nm左右即可导致色温100 K左右的变化;橙色590 nm的峰值波长漂移对于显色指数的影响最大,在漂移2 nm左右即可导致显色指数的变化大于2;在5500 K附近x坐标的最大变化量0.016出现在红光631 nm的波长变化中,y坐标的最大变化量0.015出现在宝蓝色480 nm的波长变化中;在2700 K附近,x坐标的最大变化量0.016出现在橙色590 nm和红色631 nm的波长变化中,y坐标的最大变化量0.017出现在橙色590 nm的波长变化中。  相似文献   

16.
Farnsworth-Munsell 100(FM-100)色相棋实验是测试人眼视觉辨色力的经典方法,其通过在CIE标准照明体C条件下颜色均匀分布的色相棋样本排布及对应分析,实现观察者视觉辨色力的量化。然而,由于色相棋样本颜色分布均匀性受照明光源的影响,有关其它光源条件下色相棋实验的有效性尚待论证。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分别在3000 K色温,200 lx照度的6组光源照明条件以及5500 K色温、500 lx照度的5组光源照明条件下,对24名色觉正常观察者进行FM-100色相棋实验。结果显示:照明条件为5500 K、500 lx时观察者的颜色辨别力远好于3000 K、200 lx条件;同一观察者在不同照明条件实验中所表现的颜色辨别能力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照明条件下FM-100色相棋相邻样本色相角差分布情况较为一致。以上说明不同照明条件下利用FM-100色相棋实验表征颜色辨别力的方法具有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市场上全光谱白光LED能够做到在可见光范围内光谱连续,接近太阳光光谱。采用一种这类全光谱白光LED进行混色的方法,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研究了不同色温的全光谱白光LED混色后光效、色温Tc及显色指数R_a的变化。实验采用3 000,4 000 K和5 000 K三种全光谱白光LED样品进行混色,通过控制工作电流和不同组合方式研究全光谱白光的混色效果。理论与实验表明: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试值一致;电流的改变对色度学参数几乎没有影响;混色后白光光效能保证在100 lm/W以上;色温可以实现在3000~5 000 K可调;显色指数Ra可以高达92~97。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白光OLED照明的优势。从器件的角度,介绍在OLED中实现白光的方法,并从不同的方面对白光OLED器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器件结构的特点,并介绍了白光OLED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性能及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内本文概述了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白光OLED照明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白光OLED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低色温(3450~2700K)白光LED的发射光谱和色品质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蓝色InGaN基芯片和光转换黄绿色和红色荧光体结合的属于3450K、2900K及2700K低色温、高显色性白光LED的发射光谱、色品坐标、显色指数Ra、光效η等性质以及这些光学特性与正向电流IF的关系.揭示这些关系的变化及相关色温差ΔTc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在IF=20mA下,3450K、2900K及2700K低色温白光LED的光效η(lm/w)分别为56.4、51.1及43.3,它们的Ra均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