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矩阵理论和方法引入多金属矿选矿出品的关联分析,建立了多金属矿选矿产品关联模型,论述其应用方法。为选矿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根据数学理论和方法而产生的新技术。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建立和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用于矿山技术指标优化系统中的子系统——选矿模型,阐述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选矿模型的技术思路和基本步骤,并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建立该模型的过程,为矿山优化系统建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选矿和冶炼为一个系统,以矿产资源综合回收较优和利润最优为目标,建立了钨,铋选矿产产品方案最优化数学模型,阐述了适合选矿产品方案特点的模型求解方法,给出了方案优化实例。建模和求解方法适用于其它选矿产品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在选矿过程模拟中,综合运用下述两种方法,可以较可靠地预测生产指标,估算设计和生产过程优化所需的数据1)矿石特性的建模和模拟;2)选矿过程模型的建模和模拟。可以用地质统计方法描述矿体模型是众所周知的,其中研究的变量是有价组分的品位。这种模型运用于储量估算、地质统计划界、设计和模拟开采方法,此外,还适用于评价选矿厂人选原矿的变异性。但是,还没有标准化的方法可以把有些数据结合到矿体模型中去,以便评价矿石性质,及可靠地模拟选矿过程。到目前为止,为了预测选矿厂指标,所用的选矿过程模拟方法一般是从矿体的不同地点采取矿样,并制成所谓的“代表性矿样”。根据这种矿样,将矿石性质(如解离粒度、可选性、可磨性等)和选矿试验看成是“矿体的平均特性”,并视为常数。比较可靠的一种方法是从矿体不同地点采取矿样,进行试验,从选矿过程的角度确定矿样的特性(矿石模式),并使用综合参数(选矿过程特性).这些参数值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处理,以便建立一种模型,模拟人选矿石.这样,就可用回收的矿物量,而不用赋存的矿物量进行评价。此外,过程的选择、设备规格的确定、控制装置的设计以及指标的预测将更为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贺智明  胡定远 《矿冶》1997,6(3):83-86
选矿综合管理软件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生产管理优化系统,它由选矿数据信息管理、选矿工艺优化、流程设计计算和实测数据处理等几部分构成。通过分析选矿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现状,阐述了计算机在选矿生产中的重要性,并论述了选矿综合管理软件应实现的功能及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选矿设计中工艺流程计算问题,提高选矿设计的速度和质量,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建立了选矿流程设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基于微服务架构的选矿工艺数字化计算系统。系统基于SpringBootAlibaba框架,面向部门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普通员工提供系统管理、选矿计算、项目查询等模块,打破传统单体式选矿系统间壁垒,从架构上保证了高内聚、低耦合,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维护性和扩展性。该系统已用于木绒某矿的采选工程数质量流程计算,计算结果与手算结果一致且精度更高,表明该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用于选矿工艺流程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一种动力概率方法,研究了发生在流膜选矿过程中的基本分选现象。这种方法根据的事实是,流膜选矿现象中,矿粒运动的速度是一随机变量,可以用频率分布和概率规律来确定。这种方法的要求是:1.为描述分选设备中不同比重和粒度矿粒沿所选路径运动的特点,拟定出概率模型;2.为确定上述矿粒在分选设备排料口处有关的频率分布曲线,确定出一种试验程序;3.模型的参数和有效性的估算。  相似文献   

8.
磨矿、浮选是金矿选矿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国内某金矿选矿厂磨浮选矿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建模—求解—模型程序化的方法对金矿磨浮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针对金矿选矿过程涉及的各个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予以定量解析,这些过程模型包括球磨机模型、螺旋分级机分级模型、旋流器分级模型、浮选相关模型等。然后,基于仿真平台软件Extend Sim设计并开发了金矿磨浮选矿过程仿真系统,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选矿过程单设备仿真、流程仿真及仿真结果分析。该仿真系统可模拟不同物料、操作参数条件下的金矿磨浮选矿过程,并将选矿过程和仿真结果可视化。最终,仿真试验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阿尔及利亚某金矿工艺矿物学特征较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和金属硫化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白云母,自然金嵌布粒度以大于37 μm的中粗粒为主,多以裂隙金分布.根据物质组分研究结果,选择浮选、尼尔森重选、氰化浸出、非氰浸出和重选-非氰浸出等五种选矿工艺流程对阿尔及利亚某金矿进行选矿实验研究,各选矿工艺的选矿效果均较好.为了对五个选矿工艺流程进行科学的比选,本文提出以选矿回收率、选冶成本、精矿(贵液)杂质含量和选冶对环境的影响为评价因素,建立较科学的选矿工艺评价体系及定量化模型,通过计算,非氰浸出工艺流程最优,其次为尼尔森重选工艺.选矿工艺评价体系及定量化模型可以为其他矿山选矿方法的比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金禄 《矿业快报》2004,20(3):22-23
针对矿业系统中的模糊性,应用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提出了选矿方案的模糊优选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庙沟铁矿矿石性质及原磨选系统工艺流程,经过对原磨选流程进行考察分析,提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采用组合式分级系统对原流程系统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2.
周春艳 《铀矿冶》1990,9(2):9-15
本文研究和分析了我国铀矿资源的特点,总结了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和含铀煤型以及其他类型铀矿床矿石的可选性及其规律,指出:我国各类型的铀矿床矿石都有可能采用放选、重选、磁选、浮选、筛选等选矿技术或采用多种选矿-冶炼联合流程来有效地提高水冶供矿品位和质量,回收有用伴生元素,从而可明显地降低铀水冶成本,提高开发铀矿床的经济效益。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铀水冶中的经济效益,作者提出了三点结论和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锂矿石半定量XRD矿物学分析能较好地提供矿石中各矿物含量的相对比例关系,但有用组分的实际含量还需采用矿石化学元素分析结果。特别是矿石中有用组分以多种矿物形式存在时,上述两项分析结果同等重要。针对典型伟晶岩型锂矿石,不同的锂矿物含量不同、赋存状态不同、可选性能不同,必须深入研究矿石性质及选矿试验结果,科学判断矿石的可选性,从而确定客观的选矿设计指标,以便对矿石资源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尤其是对境外资源前期高端咨询工作中能够对资源品质做出正确判断并作出客观的经济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钱鑫  宋光兴 《中国矿业》2001,10(3):53-56
选矿厂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多属性(指标)决策问题,针对不同决策方法会产生不同决策结果的情况。本文提出用多属性组合决策法对选矿厂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最后用实例说明这了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金船塘难选锡铋矿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船塘矿区的黄铁矿磁黄铁矿型锡铋矿是一种难选矿石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对选矿厂原选矿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对其选矿流程进行合理有效地改造和调整 ,从而使该难选矿石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 ,极大地提高了选矿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努和廷铀矿床矿体赋存条件与产状平缓的煤矿相似,地下开采技术方案和矿石选冶技术方案还需要深入研究。研究国内铀矿开采平均水平、矿床采出矿石品质、矿床所在地区差异、矿石最低盈利要求等因素,提出了针对努和廷矿床露天开采矿石"售价"的测算公式,采用考虑最低盈利要求的价格法计算露天开采经济合理剥采比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刘建远 《金属矿山》2016,45(7):58-63
JK落重试验及SMC试验作为测定矿石粉碎特性的试验方法在半自磨机选型和工艺条件优化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由JK落重试验或SMC试验获得的物料特性参数A和b是一种建立在特定粉碎数学模型基础之上的模型参数,这两个参数本身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尽管其乘积A×b可作为衡量矿石抵抗冲击粉碎能力的一个指标,但A×b取值大小的工艺意义只有通过模型计算结果才能体现出来。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JKTech公司和SMCT公司新近联合推出了一种表征矿石半自磨可磨度的新指标——SCSE值。在综述JK落重试验、SMC试验以及利用JKSim Met软件进行半自磨磨矿流程模拟的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这个新指标的定义、意义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浸矿技术在选铜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强  韩伟 《矿业快报》2007,26(3):24-27
简单介绍了微生物在选铜工业中浸矿技术的概念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总结了浸矿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微生物在浸矿过程中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为我国矿床研究、低品位和难选矿石的选冶提供了新的技术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多金属矿选矿有两种以上精矿产品,生产指标统计计算相当繁琐,计算工作量大。由于样品误差的存在,传统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相符,计算误差较大,产品金属量难以平衡。通过建立更加科学的数学模型,对传统的多金属选矿生产指标统计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得出更符合实际的结果,分析各品位子样观测值误差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生产指标的计算更加准确、可靠和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乌龙泉矿东区采场内矿石出矿品位波动较大、低品级矿石难以回收,而采场内配矿效率低、准确度不高,不利于矿山高效稳定生产。采用3D-Mine构建乌龙泉矿东区采场矿石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将品位分布数字模型样品数据与钻孔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品位输出的可靠性。提出了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基本流程为模型上圈定开采计划线-开采计划线内矿石产量和品位统计-爆破区域划分-配矿方案制定-现场开采及配矿工作,并应用于乌龙泉矿东区采场的实际开采和配矿工作中。结果表明: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可以简单方便地统计任意开采区域内矿石的产量和品位,有效地指导工作面的推进和爆破区域的划分;通过统计各爆堆矿石的产量和品位,可以提高现场配矿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采场低品位矿石的回收、出矿品位稳定及矿山高效稳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