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用陶瓷在我们13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审美价值,因此在进行陶瓷产品造型设计时必须考虑审美因素。本文通过论述形式美法则在13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具体运用,进而指导人们掌握美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优美的陶瓷造型总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一件好的陶瓷作品除了它优美的颜色和图案外,最为重要的还在于它的造型,陶瓷设计形态着重是造型的自然韵味,设计师主观情绪借助于形式表现在设计中,才使设计品有了灵性与气韵,但陶瓷造型形态的基本形式结构是建立在功能效应和物质技术基础上的。要使陶瓷的造型优美,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律,这即是陶瓷造型形式美法则。  相似文献   

3.
正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每一个不同的艺术都会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形式法则。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环境陶艺是陶瓷艺术介入室内外装饰、公共艺术、景观艺术等空间艺术领域后人们发现的又一个丰富多彩的回归自然的现代陶瓷艺术。环境陶艺丰富多彩的造型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取决于其材质肌理美的充分发掘和运用,本文从环境陶艺的材质肌理出发探析其肌理的构成形式、制作方法与运用,阐述了环境陶艺材质肌理在制作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作品艺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进  张亚林 《中国陶瓷》2005,41(3):89-91
无论是在原始陶器造型、传统陶瓷造型、还是现代陶瓷造型,我们都能看到大量仿生陶瓷造型的身影。仿生陶瓷造型作为陶器造型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其自由多变的曲面,充满生命力的造型形式,表达着生命的节奏、韵律,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仿生造型仍然会在陶瓷造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仿生陶瓷造型的影响非常重大,通过探讨原始仿生陶器造型起源,我们现代的陶艺造型设计制作或许可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黄萍  黄蔚 《陶瓷研究》2010,(3):88-89
<正>现代陶艺是工艺美术作品中的一种新形式,在创作设计时,创作者吸收了现代雕塑,绘画的造型装饰形式,并融入了古代陶瓷中的彩陶文化,青花文化等因素,把现代设计和古代陶艺相融渗透后制作出来的作品,新颖别致。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陶艺的创意设计中,"空白"设计是创作作品视觉美感的有效途径,并常常作为一种普遍的陶瓷艺术设计要素和手法。本文从现代陶艺创作出发,着重分析现代陶艺创作在造型设计方面的"空白"表现,力求探寻现代陶艺"空白"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8.
卢群山 《陶瓷》2021,(1):87-88
传统陶瓷艺术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东方审美艺术的体现.现代陶艺是在传统陶瓷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不仅继承了传统陶瓷的造型精髓,经过手工匠人的打造更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完美融合,形成独特造型风格.本文主要针对传统类陶瓷与现代陶艺造型特点进行研究,发掘传统类陶瓷造型与现代陶艺的互通性,促进传统陶瓷造型和现代审美完美融合,为相关...  相似文献   

9.
现代陶艺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宇 《景德镇陶瓷》2006,16(3):25-26
在中国陶瓷艺术作品中,现代陶艺以新颖独特的造型装饰,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吸收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突破传统陶瓷的器型,装饰模式,是现代陶艺的特征,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现代艺术的扩散构成形式,利用泥土与火的特性进行创造。  相似文献   

10.
陶瓷绘画艺术是陶瓷与绘画相结合的特殊艺术门类,陶瓷绘画艺术美一定程度表现为陶瓷绘画艺术的形式美,而形式美是陶瓷绘画艺术通过陶瓷绘画语言以形式法则与形式规律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从陶瓷绘画艺术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陶瓷绘画的创作过程来探析陶瓷绘画艺术的形式法则及其形式美。  相似文献   

11.
余小荔 《中国陶瓷》2004,40(3):58-60
构成的形式法则应用于陶瓷壁画设计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构成形式美法则的分析、研究并结合陶瓷壁画设计,充分论述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肌理效果在陶瓷壁画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陶瓷文化,而进入现代陶艺阶段,也仅仅是最近的20年,虽然只是个开端时期,有各种各样的不成熟状态,但也显示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艺术特质。一、现代陶艺的表现性从中国文化艺术根性来看,表现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世界现代陶艺也是由表现性风格拉开序幕,当外在形式——现代陶艺打破传统陶瓷造型的桎梏,与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宋代陶瓷斟酒器造型设计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分析陶瓷斟酒器造型设计的功能、形态和装饰之美。认为造型主体和构件设计功能优先,实用简约;变化中有统一,比例协调、形态均衡,符合形式美法则;装饰釉色纹样清新自然。斟酒器整体造型设计受宋代理学、文人思想影响,具有端庄秀美,含蓄内敛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现代陶艺融合于环境设计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拓展了陶瓷在设计领域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现代陶艺与环境艺术空间的关系分析.提出了现代陶艺装饰的融合性原则和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陶艺的表现特质 从中国文化艺术根性来看,表现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世界现代陶艺也是由表现性风格拉开序幕,当外在形式——现代陶艺打破传统陶瓷的造型的桎梏,与内在内容——表现性传统契合在一起,表现性风格很自然的成为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李林 《山东陶瓷》2010,33(4):46-46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受西方陶艺理论和陶艺作品的影响,缓慢而艰难的成长起来的。在创作方式上更多的是从传统陶瓷造型和装饰中“提取”并组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现代陶艺融合于环境设计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拓展了陶瓷在设计领域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现代陶艺与环境艺术空间的关系分析,提出了现代陶艺装饰的融合性原则和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18.
栗翠 《景德镇陶瓷》2007,17(4):36-37
现代陶艺的真正开始和迅速形成应该从20世纪的40年代算起。中国现代陶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到今天也有了近30年的历史。从作品的形式和作品所传达出的艺术理念上来说,现代陶瓷艺术包括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两个部分的内容。传统陶艺以实用和装饰为主,作品的造型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意蕴,含蓄而内敛;现代陶艺则跟现代艺术一样是多元而开放的,主要以传达陶艺家的现代观念为主,作品的外在形式表现出强烈个性,自由而奔放,同时,强调实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9.
霍小剑 《化工时刊》2013,(12):15-17
现代雕塑性陶艺是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与西方现代陶艺的创新理念融合后产生的,它是具有中国气质和人文精神的艺术。雕塑是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它有着忠实记录时代进程的作用。从新时嚣时代陶塑的出现到今天,雕塑和陶瓷这两种艺术形式相辅相成丰富多彩,并且衍生出很多的表现形式,比如雕塑性陶艺。陶瓷艺术本身就是一门造型艺术,雕塑语汇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它的介入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多样性,并为一部分艺术家提供了传达创作语言的可能性,这就是雕塑造型语言的优势,尤其在现代陶艺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雕塑性陶艺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这与雕塑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现代雕塑性陶艺的现状,陶艺和雕塑的渊源及区别,现代陶艺创作和雕塑语言的对接,现代陶艺和雕塑的的融合和发展等方面论述雕塑语言在现在陶艺创作中的陶适用性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环境陶艺作为一门涉及泥、火、釉料、烧成的陶瓷造型装置艺术,其造型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是丰富多彩的,如:造型方法选择、釉色装饰效果、绘画类型应用、比例尺度把握、泥土表面处理等.但笔者看来,对环境陶艺作品肌理美的充分发掘和运用,是环境陶艺作品创作表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肌理设计搭配的好坏,在作品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陶艺作品的最终效果是否完美.本文从环境陶艺肌理的不同种类和表现形式角度出发,对环境陶艺的肌理进行阐述,在本学科内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