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啤酒废酵母中的有效成分及研究利用现状,同时对啤酒废酵母的破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啤酒废酵母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啤酒酵母的结构和组成,主要论述了啤酒废酵母在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中的广泛用途,并介绍了世界各国啤酒废酵母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主要探讨了目前生产无醇啤酒的两大类方法:限制发酵法和脱醇法。其中限制发酵法包括稀释法、采用特殊酵母发酵法、高温糖化法、超低温发酵法和废麦糟法等;脱醇法包括减压蒸馏法、反渗透法、透析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法等。  相似文献   

4.
啤酒酵母是啤酒厂的命脉,酵母管理是啤酒厂的核心工作。要生产出优质啤酒,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酵母的培养和扩大培养、酵母的菌种保藏、菌种的分离纯化及选育、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微生物检查等方面的酵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选取7种不同基质酵母浸膏配制种子培养基,设定8、10、12 g/L三个质量浓度,摇床培养cAMP合成菌,对菌落密度、种子液p H、菌体浓度(OD值)和葡萄糖比消耗率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不同基质酵母浸膏种子培养基对cAMP合成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AMP合成菌的种子培养基中酵母膏最佳质量浓度为8 g/L,以使用啤酒废酵母浸膏和蔗糖糖蜜酵母浸膏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酵母泥是啤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约占啤酒产量的1.5%,啤酒废酵母中谷胱甘肽(GSH)含量较高。为提高酵母泥中GSH提取效率,采用乙醇提取法,并通过响应面法对乙醇提取新鲜酵母泥GSH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运用Design-Expert 8.0.6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参数是:乙醇体积分数30.98%,提取温度35.81℃,提取时间59.39 min,GSH理论得率0.258%。与优化后的实际得率非常接近,与传统热水提法(0.168%)相比有明显优势,得到的GSH提取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啤酒酵母是啤酒厂的命脉,酵母管理是啤酒厂的核心工作。要生产出优质啤酒,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酵母的培养和扩大培养、酵母的菌种保藏、菌种的分离纯化及选育、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微生物检查等方面的酵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啤酒中的高级醇是由酵母经糖代谢和氨基酸转化途径产生,它是啤酒中重要的挥发性副产物及风味物质。高级醇的积累量主要受酵母遗传特性和发酵操作条件影响。本文综述了酵母特异性基因、凝聚性、传代数和接种量等对啤酒中高级醇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啤酒传统间歇工艺与固定化酵母连续工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间歇式啤酒发酵工艺相比,固定化酵母连续啤酒发酵工艺的设备投资要低得多,且发酵周期也大为缩短,但发酵的啤酒质量及风味却并不逊色,因此正受到全世界啤酒科研院所及生产厂家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
应用遗传育种技术控制啤酒双乙酰生成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采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遗传育种技术,有目的的地定向改变酵母的遗传性状,达到控制啤酒酿造过程的双乙酰生成,加速啤酒成熟,缩短发酵周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高产蛋白酵母菌的紫外诱变模型的确立和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啤酒糟中分离出啤酒酵母菌,分别对其进行紫外诱变,经过筛选得到蛋白酶活性很高的菌株-UV60,其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比未经选育的菌株-UV60,其样品中增加了3.05%,比优质饲料酵母高2.59%,达到18.89%.  相似文献   

12.
亳菊保健啤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啤酒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亳菊水提液,研究亳菊水提液添加浓度对啤酒风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啤酒后酵前加入3~4 g/L的亳菊参与发酵反应,能生产出兼具亳菊和啤酒独特风味、抗氧化能力强的亳菊保健啤酒.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与遥感及对地观测技术、数字地球及地球系统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关系密切。其研究目标是探索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土地可持续管理模式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等。目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从而推动了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细辛的本草考证、研究进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查考了细辛的形态特征、生态分布和产地、药用部分和用量。分析了细辛质量控制方面的最新研究热点,包括挥发油的成分和指纹图谱研究以及马兜铃酸A的检测。结合细辛的应用价值,介绍了细辛的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生物质炭在土壤改良方面的优异表现,以及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近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生物质炭的特性,综述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持水能力等方面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总结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并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construct a novel food-grade industrial arming yeast displaying β-1,3-1,4-glucanase and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glucanas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For this purpose, a bi-directional vector containing galactokinase (GAL1) and 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 (PGK1) promoters in different orientations was constructed. The β-1,3-1,4-glucanase gene from Bacillus subtilis was fused to α-agglutinin and express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GAL1 promoter. α-galactosidase induced by the constitutive PGK1 promoter was used as a food-grade selection marke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α-galactosidase marker was confirmed by the growth of transformants harboring the constructed vector on a medium containing melibiose as a sole carbon source, and by the clear halo around the transformants in Congo-red plates owing to the expression of β-1,3-1,4-glucanase. The analysis of β-1,3-1,4-glucanase activity in cell pellets and in the supernatant of the recombinant yeast strain revealed that β-1,3-1,4-glucanase was successfully displayed on the cell surface of the yeast. The displayed β-1,3-1,4-glucanase activity in the recombinant yeast cells increas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addition of galactose and reached 45.1 U/ml after 32-h inducti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β-1,3-1,4-glucanase displayed in the recombinant yeast cells was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e free enzym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structed food-grade yeast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brewing properties of be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