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利用斑马鱼胚胎评价抗肿瘤药物去水卫矛醇(DAG)的安全性。方法:以受精后6 h(6 hpf)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暴露于A,B两个不同实验组的DAG溶液中,A组:98.00,110.00,125.00,141.00,160.00 mg·L~(-1)的低质量浓度剂量组,B组:661.00,871.00,1 148.00,1 514.00,1 995.00 mg·L~(-1)的高质量浓度剂量组,两组均设空白组,每隔24 h更换一次DAG溶液。观察药物处理至不同时间点时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情况,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效应浓度(EC50),治疗指数(TI)和安全指数(SI)。结果:B组斑马鱼胚胎在48 hpf时心率随着DAG浓度增大而下降,48,72,96 hpf孵化率随着观察时间点不同呈现不同趋势,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斑马鱼胚胎的畸形率和死亡率均随着给药浓度增大和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1)。72 hpf的LC50为1 851.33 mg·L~(-1),EC50为184.50 mg·L~(-1),TI为10.03 mg·L~(-1),SI为1.59 mg·L~(-1);96 hpf的LC50为1 071.96 mg·L~(-1),EC50为74.76 mg·L~(-1),TI为14.34 mg·L~(-1),SI为2.94 mg·L~(-1);6 dpf的LC50为133.12 mg·L~(-1)。结论:DAG的浓度与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存在量效关系;DAG作用时间长短与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也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DAG安全性评价指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氯化两面针碱和芝麻素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和芝麻素单一和联合作用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表观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态实验法,单一作用时,氯化两面针碱设置5个含药浓度组(4μg/ml,5.25μg/ml,6.92μg/ml,9.12μg/ml及12μg/ml);联合作用时,选取氯化两面针碱∶芝麻素=5∶4(联用Ⅰ),5∶1(联用Ⅱ),1∶5(联用Ⅲ)3个试验组,其中氯化两面针碱的浓度与单一用药时5个浓度一致。结果:单一用药时氯化两面针碱72hpf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12.27μg/ml,96hpf时为7.57μg/ml,芝麻素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未显示出毒性作用;联合作用时,3个实验组的毒性作用均小于氯化两面针碱单一作用时。综合结果显示,3个联合用药组之间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和芝麻素联合作用时比氯化两面针碱单一作用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明显为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研究木香及藏木香挥发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及心脏发育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斑马鱼胚胎模型,将其暴露于含有不同浓度(50、25、12.5、6、3、1.5mg·L-1)的木香及藏木香挥发油中培养96h,于24,48,72,96hpf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畸形率,24hpf摆尾率,48hpf心率及各时间点的死亡率。结果:24hpf,藏木香挥发油和木香挥发油对斑马鱼胚胎毒性的LC50分别为12.71、44.88mg·L-1;96hpf藏木香挥发油和木香挥发油对斑马鱼胚胎毒性的LC50分别为7.11、17.18mg·L-1。在6mg·L-196hpf藏木香挥发油胚胎发育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心脏水肿、卵黄囊水肿;而相同浓度、相同剂量的木香挥发油则未监测到该现象。12mg·L-1藏木香挥发油可致斑马鱼摆尾次数和心率明显下降(P0.01),木香挥发油则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藏木香和木香挥发油对斑马鱼毒性大小:藏木香挥发油木香挥发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乌头碱对斑马鱼心脏的影响。方法:以发育正常的受精后48h(48hpf)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心脏毒性模型,以不同浓度的乌头碱处理上述胚胎,分别于处理后12h、24h观察胚胎心脏的形态和心率的变化。结果:5mg/L乌头碱作用24h未引起胚胎心脏中毒,而10、30、60mg/L乌头碱均导致胚胎心脏中毒,出现心膜出血,血细胞在心区堆积,心包囊水肿等现象。处理12h后心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随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心率下降。乌头碱引起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EC50(24h)约为14.49mg/L。结论:乌头碱对斑马鱼胚胎有心脏毒性作用,且与乌头碱的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马钱子水提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建立马钱子对斑马鱼胚胎的浓度-效应曲线,确认其LC50。方法:参照OECD推荐的方法,将受精后6 h(6 hpf)胚胎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马钱子的养殖水中,分别在24 hpf、48 hpf和72 hpf(96 hpf)阶段测定自主抽动次数,心率、孵化率、死亡率、畸变率等指标。结果:各暴露组24 hpf自主抽动次数、48 hpf心率以及孵化率与正常对照组都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48 hpf后出现脊柱弯曲、心包水肿、卵黄囊水肿,游泳异常的毒性症状;各给药组的畸形率都可达到100%;在72 hpf之后,随着浓度的升高胚胎的死亡率升高。结论:马钱子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香加皮水提液对斑马鱼的发育毒性及不同暴露时间药物对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荐的方法,将受精后6小时(6 hour-post-fertilization,6 hpf)胚胎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香加皮水溶液的24孔板中,分别在24、48、72、96 hpf阶段测定胚胎/幼鱼的自主抽动次数、心率、孵化率、死亡率等指标。随后,使用不同浓度的香加皮水溶液处理发育至48、72、96 hpf的斑马鱼24小时,通过死亡率确定不同暴露阶段对斑马鱼心脏毒性的影响。结果各暴露组24 hpf自主抽动次数增加、48 hpf心率以及72 hpf孵化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4 hpf低浓度给药组胚胎发育迟缓、眼点未发育、头部偏小或未发育,高浓度组发育畸形或停留在体节期;48 hpf胚胎卵黄囊畸形、黑色素生成抑制、尾芽未脱落;72 hpf幼鱼出现身体弯曲、心包水肿、卵黄囊畸形等中毒症状。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急性毒性暴露实验结果表明:香加皮对48、72、96 hpf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866 mg/m L、0.693 mg/m L和0.843mg/m L。结论香加皮对斑马鱼具有明显的发育毒性和心脏毒性,且48 hpf斑马鱼非常适合进行心脏毒性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斑马鱼胚胎和幼鱼的急性毒性,为确定姜黄素对斑马鱼疾病模型的安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镜下选用受精后3 h(3 hpf)及受精后5天(5 dpf)的斑马鱼胚胎及幼鱼,分别暴露在不同浓度梯度的姜黄素溶液及空白对照(养殖水)和溶剂对照[0.1%二甲基亚砜(DMSO)]中,观察暴露24 h、48 h、72 h、96 h胚胎及幼鱼的死亡率、畸形率、畸形形态以及胚胎的孵化率,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浓度(EC50)、致畸指数(TI)。结果:斑马鱼死亡率、孵化率及畸形率呈浓度相关性,4μmol·L~(-1)组胚胎和幼鱼无死亡,但胚胎出现畸形,幼鱼无畸形,1.86μmol·L~(-1)浓度组胚胎无畸形出现;畸形的种类主要是卵黄囊肿大、心包水肿、血液黏滞、尾部溶解、尾部及脊柱弯曲、鱼鳍缺失、眼未发育;胚胎及幼鱼96 h的LC50值、EC50值及TI值分别为17.70μmol·L~(-1)、17.40μmol·L~(-1)、1.02和7.80μmol·L~(-1)、7.37μmol·L~(-1)、1.06。结论:姜黄素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及致畸作用,作用于胚胎和幼鱼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1.86、4μmol·L~(-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藤碱和美沙酮对斑马鱼胚胎的心脏毒性。方法:以受精后48 h(48 hours post-fertilization,48 hpf)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心脏毒性模型,用不同浓度的青藤碱(1、0.5、0.3、0.2、0.1 g/L)和美沙酮(1、0.5、0.3、0.2、0.1 g/L)处理上述胚胎,分别于处理后12 h和24 h观察胚胎的心脏形态及心率变化。结果:各剂量青藤碱组斑马鱼胚胎心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心脏区域均未出现淤血堆积、心包肿大等中毒现象。1、0.5 g/L美沙酮组斑马鱼胚胎在给药12 h后全部死亡;0.3、0.2g/L美沙酮组斑马鱼胚胎出现部分死亡,存活斑马鱼胚胎心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并出现血细胞在心区堆积、心包囊水肿及心膜出血等心脏中毒现象;0.1 g/L美沙酮组斑马鱼胚胎心率及心脏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青藤碱无明显的斑马鱼胚胎毒性,而美沙酮对斑马鱼胚胎有心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NC)对人口腔鳞癌耐阿霉素(ADM)细胞株KB/ADM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开发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逆转剂。方法:人口腔鳞癌多药耐药细胞KB/ADM常规培养至细胞数为1×106,随机分为多药耐药细胞组(KB/ADM细胞组),阳性药物维拉帕米组(VRP,5μmol·L-1),NC低剂量组(0.375mg·L-1),NC中剂量组(0.75 mg·L-1),NC高剂量组(1.5 mg·L-1)5组,每组3个平行样本。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培养基,5μmol·L-1VRP,0.375,0.75,1.5 mg·L-1NC处理48 h,MT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对化疗药物ADM,长春新碱(VCR),依托泊苷(VP-16),羟基喜树碱(HCPT)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糖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结果:与多药耐药细胞组比较,阳性药物VRP组,NC低、中、高剂量组KB/ADM细胞对ADM,VCR,VP-16,HCPT的IC50值明显下降(P0.01,P0.05);阳性药物VRP组,NC低、中、高剂量组KB/ADM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0.60±1.11)%,(68.57±2.56)%,(28.29±1.98)%,(8.03±1.46)%,与多药耐药细胞组(97.33±1.61)%比较明显下降(P0.01);阳性药物VRP组、NC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使KB/ADM的多药耐药性基因(MDR1)相对表达下降39%,22%,46%,69%(P0.01)。结论:氯化两面针碱能有效逆转KB/ADM多药耐药性,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麻黄汤等三个中医经典方剂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煎液对斑马鱼胚胎毒性的影响,为其超微饮片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发育正常的胚胎,在不同药物浓度药物环境中培养72 h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存活、发育、致畸情况,72 h后,计算致斑马鱼胚胎半数死亡浓度(LC50).结果麻黄汤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LC50分别为4.641,7.569 mg/mL;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的LC50分别为1.473,3.570 mg/mL;小柴胡汤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的LC50分别为2.223,2.441mg/mL.结论斑马鱼胚胎毒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药物和相同浓度时,超微中药饮片毒性大于传统中药饮片.  相似文献   

11.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体外抗腺病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磺化物(ADS)体外抗腺病毒-3(AdV3)活性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法(CPE)、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ADS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半数中毒浓度(TC50),以AdV3100倍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100TCID50)攻击体外培养的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造成AdV3感染模型,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为对照药,以最小有效浓度(MEC)、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治疗指数(TI)为指标,测定了ADS在6.10,12.21,24.41,48.23,97.66,195.31,390.63,871.25 mg.L-1的体外抑制腺病毒活性。结果:ADS、利巴韦林注射液TC0分别为781.25,6.25 mg.L-1;MEC分别为97.66,0.390 6 mg.L-1;TI分别为8,16。结论:ADS97.66~781.25 mg.L-1可有效抑制细胞内AdV3体外增殖,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卉  邱利焱  金一  金龙宇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9):1501-1504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的胶束毛细管色谱(MECC)模式分离和测定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方法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67 cm(有效长度55 cm)×50μm;运行缓冲液为50 mmol·L-1 SDS-50 mmol·L-1的硼酸钠溶液(pH8.33);6.89 KPa×10 s压力进样;运行电压15.0 kV;检测波长214 nm;毛细管柱温25℃。结果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中的九种成分分离完全,烟酰氨、维生素B6、D-生物素、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B12、维生素C、泛酸钠、叶酸、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6~520.0 mg·L-1(r=0.999 1),0.40~50.0 mg·L-1(r=0.999 7),0.42-52.0 mg·L-1(r=0.999 3),0.40~50.0 mg·L-1(r=0.998 2),0.39-49.0 mg·L-1(r=0.999 6),8.00~1 000.0 mg·L-1(r=0.992 0),0.83-104.0 mg·L-1(r=0.999 5),0.42~53.0 mg·L-1(r=0.999 0),0.41~51.0 mg·L-1(r=0.999 8),n=5;精密度(RSD)分别为1.75%,1.04%,1.6%,2.84%,1.85%,3.26%,1.58%,2.5%,1.92%(n=5);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60,0.16,0.24,0.23,0.21,0.45,0.41,0.20,0.18 mg·L-1。结论采用HPCE测定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人参皂苷Rg3诱导膀胱癌细胞系EJ的凋亡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Rg3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一定质量浓度的Rg3 处理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抑制率50%的时候药物的浓度(IC50);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观察caspase-3的表达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状带。结果:Rg3抑制EJ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关系,Rg3处理细胞48 h的IC50为125.5 mg·L-1;经150 mg·L-1Rg3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即染色质凝集、核片段化、凋亡小体、核内致密的颗粒状荧光及caspase-3的表达增加;并呈时效依赖关系;用75 mg·L-1Rg3处理细胞24,48,150 mg·L-1的Rg3处理细胞48 h后,Rg3诱导了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率增加,G0/G1的细胞比率下降;凋亡率从对照组的(1.05±0.17)%分别上升到(8.41±0.98)%,(18.57±2.20)% 和(33.98±1.6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其效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Rg3可通过诱导EJ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苦豆子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苦豆子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将苦豆子多糖硫酸化、磷酸化修饰后,以维生素C(VC)为对照,分别测定苦豆子多糖(SAP)、硫酸化苦豆子多糖(SAPS)和磷酸化苦豆子多糖(SAPP)3种多糖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还原力.结果:SAPS和SAPP表现出不同程度抗氧化活性,并随浓度增加,活性增强,其中SAPS和SAPP清除DPPH能力(IC50分别是4.573,6.542 mg·L-1)与SAP(IC5010.233 mg·L-1)相比,有显著提高;SAPP清除羟自由基(IC504.368 mg·L-1)和SAPS清除超氧自由基(IC502.651 mg·L-1)能力显著提高.结论:硫酸化和磷酸化修饰能提高苦豆子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陆益红  张玫  孟群  张正行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2):1730-1732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多奈哌齐对映体,并用于口服给药后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L-酒石酸布托菲诺并经碱化后以异丙醇-正己烷(3∶97)提取血浆样品,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0 cm×50μm),以25 mmol·L-1的磷酸-三乙胺(pH 2.5)为运行缓冲液,25 g·L-1磺化β-环糊精为手性添加剂,进样电压为-20kV,进样时间为15 s,运行电压为-20 kV,对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多奈哌齐对映体进行测定。并用3P97程序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测得血浆样品中多奈哌齐两对映体在0.1~5 mg·L-1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家兔口服30 mg·kg-1盐酸多奈哌齐后两对映体在家兔体内均符合二房室模型,经统计学t检验,两对映体的ρmax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UC0-48及AUC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对映体的tmax,t1/2,MRT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对映体的家兔体内代谢过程存在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木蝴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木蝴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DPPH)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并与Vc做比较。结果:在试验浓度内,木蝴蝶总黄酮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19.73,231.70,318.93 mg·L-1,在9.52~57.12 mg·L-1,其对DPPH.的清除率高于VC。结论:木蝴蝶总黄酮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巫山淫羊藿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实现其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巫山淫羊藿分蘖芽为外植体,MS,B5,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GA3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芽的诱导与增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芽适宜的消毒方法为75%乙醇消毒30 s,再用0.1% HgCl2连续2次消毒(4+2) min,污染率可控制在5%以内,存活率为75%.芽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WPM+ 6-BA 2.0 mg·L-1+NAA0.1 mg·L-1+GA3 0.5 mg·L-1,诱导率为75.5%,且基本培养基和6-BA对诱导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WPM+6-BA2.0mg·L-1 +NAA0.5mg·L-1,增殖系数为3.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WPM+IBA0.5 mg·L-1 +0.05%活性炭,生根率为90%,每株3~6条根,苗生长健壮.结论:筛选出了分蘖芽适宜的消毒方法及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适宜的培养基,建立了巫山淫羊藿分蘖芽的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菲律宾蛤仔酶解寡肽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寡肽对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和寡肽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寡肽对肿瘤细胞DU-145的增殖抑制效应.结果:菲律宾蛤仔酶解寡肽有较显著的ABTS自由基[半数有效浓度(EC50)0.204 g·L-1]、羟自由基(EC500.815 g·L-1)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EC500.066 g·L-1)清除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EC501.554 g·L-1)及有效的DU-145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5.202 g·L-1).结论:菲律宾蛤仔酶解寡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低相对分子质量及蛋白酶酶解构成寡肽的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19.
飞龙掌血抗A型流感病毒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鉴定中药飞龙掌血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活性。方法:用四唑氮化合物(MTS)测定流感病毒诱导细胞病变(CPE)方法,初筛200余种中草药提取物抗A型流感病毒活性。复筛中样品的抗病毒活性被进一步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试方法验证。结果:飞龙掌血在MTS方法和定量PCR中均显示很强的抗H1N1型流感病毒活性,半数有效剂量(EC50)在MTS方法和定量PCR中分别为4.7,0.9mg·L-1。毒性实验显示半数细胞毒剂量(CC50)为187.2mg·L-1,选择指数(SI)在定量PCR测试中大于206。药物作用时间实验显示飞龙掌血与病毒同时加入细胞可获得最佳抗病毒效果,病毒感染前、后24h加入飞龙掌血仍然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结论:飞龙掌血可作为抗流感病毒候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