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薄层扫描测定大豆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大豆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以氯仿:乙醇:乙酸:水为展开剂,体积比为40:9:3:1.5,测定波长为380nm,参比波长为354nm,反射法双波长锯齿形扫描磷脂酰胆碱峰面积,计算自制样品大豆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测得板间精密度为4.12%,板内精密度为2.16%,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为3.20%,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6%。该方法耗时短,稳定性较好,适合于磷脂类物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关明  杜卫军  李茵萍  王岩  陈坚 《食品科学》2007,28(6):135-137
本研究建立了以新疆本地胡麻油脚为原料的卵磷脂提取工艺及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含量的分析方法。提取工艺为水化油脚真空浓缩脱水,丙酮脱油得粗磷脂;粗磷脂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纯化得磷脂;乙醇提取后最终得到以磷脂酰胆碱为主的卵磷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为62.4%,平均回收率为99.6%,RSD=3.42%。方法经济实用、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以粉末状新疆胡麻磷脂粗品为原料,经金属离子沉淀法、柱层析法、全溶剂萃取法及薄层层析富集法等工艺制备了高纯度卵磷脂,并研究了金属离子沉淀法对柱层析分离磷脂混合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金属离子锌为复合沉淀离子,以中性氧化铝为吸附剂,以氯仿:甲醇:水=65:25:4(V:V:V)为洗脱剂进行等度洗脱,可获得高纯度的卵磷脂精品;未经金属离子沉淀法处理的磷脂混合物,氧化铝吸附柱层析法无法分离得到单一组分的卵磷脂,对于该部分磷脂混合物,研究采用薄层层析富集法获得卵磷脂纯品。所得卵磷脂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一维多次展开薄层层析、二维双液展开薄层层析等手段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4.
柱层析法分离大豆磷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宋华  陈福明 《中国油脂》2005,30(2):41-43
通过实验探讨了使用低压制备色谱柱在等度洗脱方式下分离大豆磷脂中的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等成分.结果表明,在使用100cm×26 mm规格的色谱柱、氯仿-甲醇(2∶1)作为流动相、流速控制在3.0 mL/min,负载量为0.25 g/150 g硅胶(100~200目)的条件下可以分离得到PI纯度在90%以上、PE纯度在80%以上、PC纯度在95%以上的各种产品.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法测定鸡蛋中卵磷脂含量的分析方法。以Intersil SIL-100A 色谱柱(4.6 mm×100 mm, 5 μm)为分离柱,甲醇-乙腈-异丙醇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0 ℃,以空气作为雾化气,气体流速1.7 L/min,漂移管温度45 ℃。结果表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在0.052~1.031 mg/mL和0.041~0.823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鸡蛋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5%和2.5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0%~101.8%和96.7%~106.7%,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测定已知磷脂含量的鸡蛋样品,结果显示蒸发光检测器的测定结果比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更符合真值,实验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定量鸡蛋中卵磷脂的含量,是测定蛋黄卵磷脂成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大豆磷脂酰胆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胶柱层析法,通过梯度洗脱对大豆粉末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进行分离纯化.比较氯仿/甲醇和异丙醇/甲醇两个洗脱体系所得磷脂酰胆碱的纯度和回收率.梯度洗脱时,在氯仿/甲醇体系中氯仿:甲醇的比例为3:2(体积分数),异丙醇/甲醇体系异丙醇:甲醇的比例为1:1(体积分数)洗脱,是获得磷脂酰胆碱的最佳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在氯仿,甲醇洗脱体系获得磷脂酰胆碱的纯度为97.0%、回收率为86.5%.异丙醇/甲醇洗脱体系获得磷脂酰胆碱的纯度为95.0%、回收率为83.0%.  相似文献   

7.
以南美白对虾虾头为原料,研究利用正己烷-异丙醇混合溶剂提取虾头中的磷脂。以磷脂相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比为3:1(V/V)、料液比l:8(g/mL)、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40℃,此条件下与经典氯仿-甲醇法比较,相对提取率达98.11%。磷脂丙酮不溶物含量为85.4%,乙醚不溶物含量为0.2%,两项指标均高于一级浓缩磷脂的标准。通过薄层色谱分离定性,共有5种磷脂,其中4种分别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剩余一种尚未确证。正己烷-异丙醇提取法安全、有效,为充分利用虾头等废弃物资源,从中提取磷脂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徐响  董捷  孙丽萍  何伟 《食品科学》2011,32(18):195-197
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蜂花粉中磷脂,并分析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茶花、葵花、玫瑰、籽瓜、益母草蜂花粉中富含磷脂,其中茶花蜂花粉中总磷脂含量最高,主要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及溶血卵磷脂组成;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蜂花粉中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较高含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5种蜂花粉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50%以上,其中茶花蜂花粉磷脂中亚麻酸在脂肪酸含量中最高达56.0%。蜂花粉中多元不饱和磷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蛋黄中提取及纯化卵磷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鸡蛋的卵黄为原料,采用含水乙醇与乙醚提取,通过丙酮脱水去油,得到粗品卵磷脂;进一步以氯仿/甲醇为洗脱液,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自制的粗品卵磷脂,得到高纯度的纯白色固体卵磷脂,由薄层色谱定性检测,仅含一个斑点;用薄层扫描仪定量检测纯度大于97.4%。  相似文献   

10.
利用磷脂酶A1水解蛋黄磷脂酰胆碱制备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探讨柱色谱纯化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确定固定相为硅胶,洗脱液为甲醇-氯仿(体积比为2.5∶1),进行LPC的纯化方法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硅胶粒径为38~48μm,上样质量为300 mg(固定相质量为10 g),样品浓度为30 mg/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LPC产品的纯度为93.09%,回收率为82.06%,为工业上提纯LPC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国产玛咖中腺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玛咖中腺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技术,并根据海拔、组织部位、干燥处理方法及表皮颜色差异对国产玛咖中腺苷含量进行分析。方法:用10%的甲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玛咖中的腺苷,采用Waters SunfireTM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水(10∶90,V/V)为流动相,流速1.0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6 ℃为条件进行腺苷的HPLC含量测定,并用该方法对多个玛咖样本进行了腺苷含量分析;结果:该方法显示腺苷含量在2.81~9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 4),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28 3%)、重复性较好(RSD为1.745%),样品溶液24 h内的稳定性好(RSD为1.06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为0.48%)。根据不同玛咖样品检测结果发现,腺苷含量受玛咖颜色和海拔的影响较大,而且干燥处理方法和组织部位影响更大。结论:HPLC法适合玛咖中腺苷成分的含量测定,可用于玛咖原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酰胺柱层析法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研究黄蜀葵花(Abelmoschus manihot(L.) Medicus)中金丝桃苷及其异构体分离制备方法。结果表明:黄蜀葵花粗提物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后,50%乙醇洗脱液中可得到金丝桃苷及其异构体的混合物,将混合物冻干后经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高效制备液相柱为Calesil A-120(250 mm×21.2 mm,10 μm),流动相为乙腈-0.2%乙酸(15∶85,V/V),上样量20.0 mg,流速25.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得到纯度分布在99%和97%以上的两种纯物质。经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鉴定其分别为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二者互为立体异构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仙鹤草中芦丁、花旗松素、香豆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和芹菜素6 种黄酮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6 种成分;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 ℃。结果:6 种成分在15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不低于0.999 1,n=6),平均回收率均在97.78%~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n=3)。结论: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可靠,可用于仙鹤草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4.
边会喜  蔡静  吴泽宇  张弦  刘健 《食品科学》2015,36(20):86-8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法测定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血清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溶液(40∶60,V/V);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流速:0.50 mL/min。结果:槲皮素在2.5~4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0.98%(n=5)。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重复性。可以对血清中的槲皮素实现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特征颜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法对蓝莓叶多酚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中含有羟基、糖基、苯环、甲氧基和含氧杂环等特征基团。蓝莓叶多酚在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354 nm和748 nm处。通过HPLC-MS的保留时间和多酚单体的一、二级质谱图分析,并与标准的质谱数据和保留时间比较,得知蓝莓叶多酚中有5种多酚单体,分别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绿原酸、甲基-芥子酸-己糖苷、5-O-阿魏酰奎尼酸、槲皮素3-O-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咖啡酸、芦丁、柚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6 种活性成分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6 种成分;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40 nm,柱温35 ℃。结果:6 种成分在15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n=6),平均回收率均在102.13%~104.6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n=3)。结论: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并对提取条件进行探讨,得出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20 W、固液比1∶100(g/mL)、甲醇体积分数60%。同时该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可靠,可用于紫花地丁的品质监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组织样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 ODSSP C18(2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 254 nm。结果:心、肝、脾、肺、肾脏、脑、胃、小肠、脂肪、肌肉、皮肤、睾丸及前列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1~10 μg/mL(r=0.998 6)、0.1~50 μg/mL(r=0.999 9)、0.1~10 μg/mL(r=0.999 7)、0.1~10 μg/mL (r=0.998 9)、0.1~20 μg/mL(r=0.999 3)、0.1~10 μg/mL(r=0.999 5)、0.1~100 μg/mL(r=0.999 9)、 0.1~50 μg/mL(r=0.998 2)、0.1~20 μg/mL(r=0.995 6)、0.1~10 μg/mL(r=0.998 8)、0.1~10 μg/mL (r=0.999 7)、0.1~10 μg/mL(r=0.999 8)及0.1~10 μg/mL(r=0.999 8)。方法平均回收率大于 82%,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1%,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大鼠组织样 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离检测辣椒粉中罗丹明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以三联吡啶钌(Ru(bpy)32+)为发光体系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分离和测定辣椒粉中的罗丹明B含量。考察检测电压、Ru(bpy)32+溶液浓度、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电压与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电压1.14 V、Ru(bpy)32+溶液浓度5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20 mmol/L(pH 8.0)、进样时间10 s、进样电压10 kV、分离电压15 kV条件下,罗丹明B在6 min中得到分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7~5×10-5 mol/L,检出限为1×10-7 mol/L(RSN=3)。对1.0×10-5 mol/L的罗丹明B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 次,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1.5%。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辣椒粉中罗丹明B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基于分散液液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测定枸杞中α-生育酚的含量,考察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因素包括萃取剂和分散剂类型及用量、p H值、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50 000μg/L,r=0.999 7。在最优条件下,日内和日间重复性分别为2.9%和6.5%,检出限为3.1μg/L,定量限为10.2μg/L。并将该法成功应用于3种市售枸杞中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5.7%~106.3%,相对标准偏差为0.68%~4.62%。方法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快捷、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鲢鱼各部位磷脂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舟  王琦  于刚  张维农  王海滨 《食品科学》2014,35(24):105-109
应用Bligh-Dyer法、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比较鲢鱼头部、眼部、背肌、腹肌、内脏、尾部的磷脂含量与组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鲢鱼各部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各部位磷脂种类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elserine,PS)及一未知组分,鲢鱼各部位的PE、PC明显高于其他磷脂组分。鱼头磷脂中饱和脂肪酸的总量最高,其次是内脏中含量,鱼眼中含量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在鱼头中最丰富,明显高于背肌、鱼眼、腹肌、鱼尾,后三者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内脏中含量最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鱼眼中最多,与腹肌、鱼尾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都在49%以上,但明显高于鱼头、背肌内脏中的含量。各部位间内脏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其次是鱼眼。鱼眼磷脂中C22∶6的含量最丰富,C20∶5在内脏磷脂中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