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国家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新疆呼图壁、哈密、鄯善、温泉4个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为研究对象,对四个县市改革前后的初始水权分配、水价机制、精准补贴、产权制度和平均效益做了详细对比,结果表明:改革后,四个县市终端水价分别增加到0.132元/m~3、0.14元/m~3、0.17元/m~3和0.11元/m~3,末级渠系水利用系数从60%增加到80%,亩用水量从627 m3/亩降低到501 m~3/亩。另外,试点县明晰了农业初始水权,完善了农业水价机制,建立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明确了管护主体,实施了高效节水工程,总结了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经验做法以及改革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形成有效农业水价机制,本文以湖北省安陆市清水河灌区为例,分析现行水价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对清水河灌区农业供水成本核算,该灌区全成本水价为0.242元/m~3,运行成本水价为0.145元/m~3。现阶段水价无法满足灌区正常运行维护要求,需及时调整灌区现行水价,逐步建立农业水价机制,促进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吉木萨尔县东大龙口灌区农业水权、农业水价状况,分析了农业水权、水价及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农民用水户协会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确定农业水权、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实施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业节水精准补贴机制,实施水权交易等综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为研究对象,以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农业水价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农业初始水权、农业供水成本以及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建立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和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等农业水价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地表水资源短缺,合理开采地下水对解决农业用水需求问题、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预防和改良盐碱地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大量开采地下水已形成4.4万km~2的超采区,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以郑州市中牟县井灌区为例,分析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农业用水的成本水价,并与农户对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影响农业成本水价,现状地下水位埋深40 m,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为0.66元/m~3,农业用水平均成本水费为1 562.10元/hm~2;地下水位埋深达到60 m时,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增加0.112元/m~3,平均成本水费为1 826.70元/hm~2;地下水位埋深达到80 m时,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增加0.297元/m~3,平均成本水费为2 265.75元/hm~2,将超过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据此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加剧,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提高农业水价使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依据陕西桃曲坡水库灌区的基本概况,对灌区农业水价改革进行探讨。桃曲坡水库灌区平均执行水价为0.20元/m~3,占完全成本40%,占运行维护成本47%,存在运行维护费用缺口较大、灌区末级渠系配套运行较差、管护费用落实不到位、末级渠系部分工程产权不明确的问题,急需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超定额累进加价标准、分区域探索实行分类水价,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计量收费,核算到户,核心是终端水价的测算。以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为例,对不同地形不同供水方式的终端水价进行了测算。经测算,示范区山区提水灌溉终端水价为0.147元/m3,山区自流灌溉终端水价为0.065元/m3,丘陵区提水灌溉终端水价为0.081元/m3。通过农民水费承受力计算和农民水费交费意愿调查分析,终端水价在农民承受范围内。相关成果为其他地区水价综合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防城港市长歧灌区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明确水权、配套计量设施、确定水价、精准补贴、节水奖励、规范灌区管理和水权转让等措施,提高防城港市长歧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机制,能够促进农业节水,调整用水结构,促进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宁县湘乐川灌区及25处小型机井灌区为试点,分析区域内用水情况,农业水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全成本水价理论为基础估算得到区域内灌区的运行维护成本价及终端全成本价;以亩均产值和亩均净效益为基础测算得到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粮经作物为0.220元/m3,机井灌区的果树等作物为0.848元/m3。针对宁县实际,制定灌区农业分类水价执行方案。该试点方案的实施可为宁县农业水价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减轻农民水费支出负担的对策,为建立农田水利长效运行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冯家山水库灌区灌溉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明晰水权、分类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精准补贴、节水奖励、加强水价管理等几方面,论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农业水价改革在灌区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俊才 《中国水利》2005,(13):100-103
对农业节水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节水技术、水资源统一管理、水权分配与维护、用水成本分析、资金和科技投入、灌区管理体制、水价形成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农业节水进行了研究.农业节水潜力大,搞好农业节水增效,关系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生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今后必须牢固树立和长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农业节水,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年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灌区现行农业水价改革在水价形成机制、运行机制、水管理体制等方面仍面临突出问题。本文以北方缺水地区河北省某灌区为例,按照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内涵,简述灌区农业水价测算方法,从农业水价测算、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方面研究灌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旨在为北方缺水地区灌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及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权交易作为农业节水重要举措,为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2014年成安县以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河北省率先开展农业水权交易工作试点。水权的确立与水权交易体系建设为农业用水向其他产业用水转换创造了可能性,促进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用水结构优化。要在保障农民用水权益基础上确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建立农业用水管理平台,实现农业发展高效节水。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各类农业水费征收制度的优缺点及农业水价制订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山西省神刘灌区和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对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进行了典型调研,认为农民对水价承受能力的极限,神刘灌区一、二、三级提灌区分别为0.12、0.15、0.18元/m^3,人民胜利渠灌区为水费占农民年收入的8%。提出了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的对策和措施:①尽快建立农业水价监控体系;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③加大农业供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④规范供水的成本核算等。  相似文献   

16.
头屯河灌区农业供水终端水价定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在保障不增加新疆头屯河灌区试点项目区农民实际水费负担和保持国有水管单位现行水价不变的前提下,推行农业供水终端水价模式.测算的效益表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后,头屯河灌区南头工村支渠至斗渠渠道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90%,农户承担水费由改造前的358.5元/hm2降到338.25元/hm2,全村年减少水费支出2.84万元.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用水是用水总量的重要组成,推动农业节水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水价作为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管理和农业节水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中山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供水成本进行了核算,并具体分析了农民水费承受能力。结果表明,农业供水终端水价:粮食作物运行维护成本水价为95.730元/(亩·a),经济作物完全成本水价为135.545元/(亩·a),水产养殖补偿成本水价为317.647元/(亩·a),均在农民承受能力范围以内。考虑到农民缴费意愿和财政补助的可能性,中山市国有骨干农业供水工程水价继续由政府财政全额补贴,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等农业水价实行协商定价管理。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诸多原因,长期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价总体偏低,不利于促进农业节水和灌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亟须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阐述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价改革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引黄灌区供水成本与农民对农业水费的承受能力,对农业水价调整的基本框架进行探讨,提出了农业水价改革的配套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最西部,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东西长78.40 km,南北宽68.70 km,国土面积3011 km~2。灵宝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94亿m~3,地表水资源量4.84亿m~3,地下水资源量1.37亿m~3,重复计算量0.28亿m~3。人均水资源量788 m~3,水资源量138.40m~3/hm~2,仅为全国人均的1/3。水资源在地域分配、时空分布不均,南部山区及海拔较高的丘陵区,人口稀少,水资源占有量大,人口集中的川塬区及海拔较低丘陵区,人口众多,产业密集,水资源占有量小,却又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灵宝市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终端计量,水价核算,分类水价,精准补贴,节水奖励,阶梯水价,水权分配等措施,有效改变了群众用水模式和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20.
甘肃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农业节水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已基本成熟,但受现行农业生产体制、农民文化素养、作物种植结构、水价及农产品市场等非技术因素的影响,这些技术的节水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分析了该区当前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现状,提出了保障农业节水发展的对策: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建立节水补偿机制,理顺投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