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整群选取2015年1—12月将该院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经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后,其疾病知识的知晓率(96.43%)、护理服务满意度(92.86%)及健康行为合格率(96.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53.57%、71.43%)(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82.14%),住院时间[(15.69±3.53)d]明显缩短(P<0.05).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川崎病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引导川崎病患儿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接受系统正规治疗,减少心血管系统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1998年6月-2000年12月,71例川崎病住院患儿实施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采用入院时教育、入院后教育、出院前教育、出院后教育。并发放疾病宣传资料,制定宣传册,定期办宣传板报等方式。结果:对川崎病相关知识不完全理解率为15%。基本了解率为25%,完全掌握率为60%。病人依从性和随诊率达95%。随诊病人中无一例发生心肌梗塞并发症。结论:对川崎病患儿及家属实施有效健康教育,有利于早期配合治疗,提高随诊率,降低心血管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不同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到2014年5月达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14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丙种球蛋白不同应用时间分为三组,早期组(43例)病程1~5 d,中期组(49例)病程6~10 d,晚期组(52例)病程>10 d。对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行血常规检测,记录患儿发热时间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同时对比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及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发生情况。结果在总发热时间上,晚期组患儿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10±5)d比(6±3)d、(8±3)d],中期组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方面,早期组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32.6%(14/43)比12.2%(6/49)、7.7%(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方面,晚期组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32.7%(17/52)比14.0%(6/43)、14.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瘤发生方面,晚期组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34.6%(18/52)比11.6%(5/43)、14.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10 d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所需时间短,反应性高,且并发症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琳  何明光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08-110,114
目的 探讨图文方式的临床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青光眼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图文式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住院时间(9.1±2.5)d短于对照组(13.3±3.8)d,住院费用(4219.7±418.8)元少于对照组(4892.4±668.3)元(P均<0.05).干预组的满意度(44.8±3.1)分及对青光眼疾病知识掌握情况(17.1±2.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0.5±4.4),(13.8±2.1)]分(P均<0.05).干预组出院时生活质量总分(117.3±31.8)分、症状与视功能评分(52.1±11.8)分、精神心理评分(20.6±7.2)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原发性青光眼的护理中,能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患儿健康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川崎病患儿治疗、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采取集中教育、个别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结果:14例患儿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均有充分了解,患方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及患儿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缓解患方心理压力,提高患方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红  付蓉  甘娜  贺荣莉 《吉林医学》2010,31(11):1515-1516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观察,相应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高热惊厥、皮肤黏膜感染、出血、猝死,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精心的护理,正确的健康宣教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缩短川崎病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和降低平均住院费用的实用价值。方法分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明显缩短了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和降低了住院费用。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杨玉芳  张舒梅  黄凌雁 《海南医学》2013,24(23):3583-358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30例,对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患儿,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和分析在脊柱侧弯术患者健康宣教中采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8例脊柱侧弯术患者随机分成甲组(n=14)和乙组(n=14),甲组在健康室教中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乙组进行常规的普通健康宣教.结果:甲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5%,明显高于乙组的护理满意度71.42%(P<0.05);甲组护理后并发症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P<0.05);甲组的功能锻炼情况和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都优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在脊柱侧弯术患者健康宣教中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使其功能早日恢复,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姜荣 《吉林医学》2014,(11):2486-2487
目的:总结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对川崎病患者进行发热护理、口腔及皮肤、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27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川崎病进行严密观察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照顾患儿,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借鉴国外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做法,把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住院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将174名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借鉴国外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做法。把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住院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将174名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72-74
目的:研究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住院治疗的小儿川崎病患者60例,按照住院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100%vs 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6.67%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川崎病知识[(90.24±4.45)分vs(82.25±3.23)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7.86±4.32)分vs(90.11±3.6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川崎病临床治疗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家长对川崎病的认知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共计302例。以2014年5月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为界点,2014年5月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150例崎病患儿作为参照组,2014年5月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152例患儿为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热程、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时间等治疗相关指标、治疗依从性、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热程、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时间均少于参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参照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都有一定成效,但研究组疗效更显著,川崎病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颖  徐辉甫  陈长见  乔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4):2970-2974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以改善患儿预后。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94例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典型KD患儿53例(典型KD组),IKD患儿41例(IKD组)。通过医院His系统查询患儿病历信息,回顾性分析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确诊前发热时间、球结膜充血情况、口唇皲裂情况、杨梅舌情况、指(趾)端蜕皮情况、肛周脱屑情况、皮疹情况、颈部淋巴结肿大情况、卡疤红肿情况〕、急性期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分数(N%)、血小板计数(PLT)、血清清蛋白(ALB)、白球比例(A/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病原体感染情况、心脏彩超检查情况、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Z=-1.760,P均>0.05)。IKD组患儿确诊前发热时间长于典型KD组(P<0.05);IKD组患儿口唇皲裂、指(趾)端蜕皮、肛周脱屑、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P<0.05);IKD组患儿卡疤红肿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典型KD组患儿急性期CRP、N%高于IKD组(P<0.05)。典型KD组患儿中,明确病原体感染患儿共19例(35.9%),其中病毒感染6例,细菌感染5例,支原体感染5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3例;IKD组患儿中,明确病原体感染患儿共22例(53.7%),其中支原体感染9例,细菌感染6例,病毒感染5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2例;两组患儿病原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1,P>0.05)。I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结论 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出现卡疤红肿,且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较高,但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临床如发现上述症状患儿,应警惕IKD的可能,尽早完善实验室相关炎性指标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完全型川崎病小儿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从2009年1月-2012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不完全型川崎病及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与5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相比,性别与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发生率如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淋巴结肿大、手足肿胀、脱皮、唇干裂明显低于典型川崎病组患儿(P<0.01)。两组患儿疾病诊断时距起病的时间分别为(7.8±2.0)和(7.3±2.2)d(P=0.188)。实验室检查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扩张比例在不完全型川崎病组为34.5%,在典型川崎病组为22.0%(P=0.153)。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P=0.449)。结论: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主要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典型川崎病患儿,在冠脉损害以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方面与典型川崎病患儿相比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叶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支气管扩张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床活动及引流管拔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肺叶切除患者嗣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嚎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