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海洋保护区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沿海化的工程建设占据了大量的天然岸线,不合理的开发产生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因此划定一定区域建立海洋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及海洋特别保护区两个方面的探讨,指出中国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美国MPAS体系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其管理模式上同中国海洋保护区之间的差异及其自身优势,并加以借鉴,力求通过对中国海洋保护区现有管理模式的转变,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目的、功能和特点。重点叙述了数据模型、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及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监测环境质量到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历史沿革,总结分析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内容不断丰富的发展进程.50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在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数据获取量等各方面有数倍至数十倍增...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历经40余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分散到统一的跨越发展,监测领域、监测项目不断拓展和丰富,监测质量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在统筹协同、体系建设、人员装备能力和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与服务管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分析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强化监测体系的统筹协调、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加强能力建设和提升监测技术研发应用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基础,也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德国海洋环境保护技术与科学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也是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的良好典范。本文阐述了德国的海洋环境管理部门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体系、监测机构、监测内容和监测特点予以分析,并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茂兰保护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划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区域性、主导因素和相似性原则,对茂兰保护区内喀斯特生态环境进行了类型划分,对主要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的结构、特点和各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并探讨了不同生态环境之间的演替关系。  相似文献   

7.
海洋垃圾污染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是改善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国的海洋垃圾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工作需进行研究和实践.鉴于此,本文对中国海洋垃圾业务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对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体系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完善中国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体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晓强  申田  连兵 《环境保护》2000,(12):18-19
生态监测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从生态类型的划分;生态监测指标的建立;生态监测方法的选择;生态监测仪器的选型以及监测方法的推广执行;生态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监测年报编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冀为生监测的开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际上对海洋保护区(地)的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和我国已有的海洋生态管理评估方法,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劣,提取了对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评估的借鉴之处,建议设置生物与物理、社会、管理三大类指标及具体的指标体系,并设置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生物标记物检测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国内外近十几年可应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常见的生物标记物及其主要的检测方法,对各自的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其应用的前景。其中对DNA损伤的检测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监测及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北干旱区为研究区,通过引入生态环境弹性力、资源环境供容力、社会经济压力三个准则层,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西北干旱区2000年、2007年、2012年、2016年四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监测评估,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以弱承载为主,且在研究时段弱承载区面积不断下降,而强承载区面积有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看,河西地区、北疆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南疆地区则有所下降;利用MCR模型提取道路型廊道、河流型廊道、绿色廊道共51条,总长度7285.43 km;提取重要斑块区节点、河流湿地区节点、生态脆弱区节点等共71个。根据计算结果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16个生态安全格局,并结合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对现有的安全格局进行布局优化,以期为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美国一些主要的海洋和海岸带法律的基本要求,这些法律制度为美国的海洋环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其中多个涉及海洋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但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得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此,包括海洋保护区建立与管理等的海洋政策新建议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5.
海洋环境中漂浮垃圾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环境中漂浮塑料垃圾的监测方法。目测估计法多用于宏观分析大区域漂浮塑料垃圾的数量;拖网法主要用来估计塑料颗粒物质的分布和数量;单位面积海滩调查法多用于塑料垃圾的统计计算。  相似文献   

16.
污染监测浮标的发展及其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和海洋浮标技术现状的简要综述表明,浮标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海洋环境污染立体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我国海洋污染监测浮标是完全必要的,我国并已具有相应的技术基础。文中着重介绍浮标技术的特点,污染监测浮标及其应用。文章最后对发展我国污染监测浮标的策略和技术路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发展为主线,系统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前处理和分析手段,简要概述了各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发现了目前已有的监测方法大都仅停留在对各单一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监测的阶段,指出了需要发展不仅能获得有效的化学监测信息,而且能直接反映多种混合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总生物有效性的新的监测方法,以推动我国海洋污染监测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以及欧洲-大西洋公海海洋保护区的案例分析,概括了国外海洋保护区在体系完善、管理实践和协作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合格的海洋保护区管理机构需要有效的指导、监督及管理,应具备专业性、执行力和稳定性。对我国的启示:在国家层面上,需要一个经过充分研究制定的海洋保护区系统规划,对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应立法确立。沿海省份要配合国家系统落实本省辖区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也可以建立省级海洋保护区,并就特殊保护目标申请上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具体的海洋保护区应做好保护区管理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地方社区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地域风俗传承等方式,培养地方性人才直接参与保护区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
Canadian and US marine conservation law, and other related law, was analyzed to determine if it reflected ecological criteria needed to implement connectivity among marine protected areas of the northeast Pacific in the proposed trilateral Baja to Bering Sea (B2B) initiative. The analysis included both nations’ federal laws and those of California, Oregon, Washington, Alaska, and British Columbia. While legal provisions exist already to implement marine protected areas for varying reasons, there is little capacity in most laws to create connectivity among them for conservation purposes. Only California's legislation contained explicit provisions for all the criteria. Other federal, state, and provincial laws, while containing provisions for species at risk and vulnerable habitats, generally lacked explicit provisions for the vital criteria, size of area, migratory patterns, and recruitment patterns. Implementation, futur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proposed B2B marine network would be facilitated by amendment of both Canadian and US laws. Some of the ecological criteria are already implied implicitly or vaguely, but they need to be made explicit in the amended law.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California could serve as a template for amending the laws of other jurisdictions in the B2B ven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