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重注释甲基化数据并构建microRNA(miRNA)基因甲基化谱,探究差异甲基化miRNA在颞叶癫痫(TLE)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LE患者以及健康对照外周血,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将甲基化数据重注释至miRNA基因,统计分析筛选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临床亚组之间的差异甲基化mi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甲基化miRNA功能分析。结果 TLE和对照组间有82个miRNA基因甲基化存在差异(FDR5%),其中甲基化升高的70个。临床亚组间也存在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P0.01)。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参与MAPK信号通路、神经营养信号通路等多条生物学通路。结论 TLE患者外周血miRNA基因组甲基化存在异常,以甲基化程度升高为主。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参与多条生物学通路,可能在TLE发病及耐药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化与胶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条重要通路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甲基化,其甲基化发生频率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组织类型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某些基因的DNA甲基化可为胶质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同时由于DNA甲基化具有可逆性,可以为胶质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还可以用来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3.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大量肿瘤抑制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DNA损伤修复基因、肿瘤侵袭相关基因等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叶酸作为甲基的供体参与体内甲基化与DNA合成过程,其缺乏和代谢异常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了解胶质瘤DNA甲基化与叶酸代谢,对胶质瘤的预防和治疗将产生积极作用。现就胶质瘤DNA甲基化与叶酸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内源性小分子RNA,对基因表达进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国内外学者对miRNA在胶质瘤耐药中的作用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发现miRNA在耐药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阐述miRNA与胶质瘤替莫唑胺化疗耐药基因的关系,促进在胶质瘤中针对特定通路的新靶向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瘤中存在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本研究探讨神经胶质瘤中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改变以及去甲基化药物对其影响。方法对53例恶性胶质瘤组织样本和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A172检测5个Wnt通路胞外抑制基因:SFRP1、SFRP2、SRFP5、DKK1和WIF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去甲基化药物处理胶质瘤细胞后,检测上述5个基因表达水平;采用MTT法和软琼脂细胞集落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生长行为。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上述五个基因启动子区存在明显高甲基化修饰。去甲基化药物处理胶质瘤细胞后,RT-PCR分析显示SFRP1、SFRP2、SFRP5和WIF1的表达明显增加,DKK1表达无明显变化;Wnt/β-catenin靶基因CCND1表达明显降低(P0.05);靶基因LRP6表达显著增加(P0.01)。MTT实验和软琼脂细胞集落实验显示去甲基化药物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结论在胶质瘤中Wnt信号通路胞外抑制基因的表达受甲基化调控,去甲基化药物可通过逆转基因的甲基化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这为将来去甲基化药物用于恶性胶质瘤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胶质瘤CXCL1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水平,以及受体CXCR4、DNA甲基转移酶等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分析甲基化在CXCL12/CXCR4生物轴参与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CXCL12、CXCR4、DNMT1、DNMT3A和DNMT3B基闪在76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甲基化PCR检测CXCL1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1)CXCR4 mRNA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表达增加;(2)CXCL12基因在胶质瘤中的甲基化率为34.2%,甲基化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3)CXCL12基因的甲基化主要发生在低度恶性胶质瘤中,其甲基化状态与mRNA表达密切相关;(4)DNMT1、DNMT3A和DNMT3B在CXCL12基因甲基化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甲基化的胶质瘤.结论 CXCR4基因有望成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标志;CXCL1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主要发生在低度恶性胶质瘤中,其CXCL12基因甲基化下调mRNA的表达;DNMT1、DNMT3A和DNMT3B的过表达可能参与CXCL12基因甲基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基因调控因子,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通过抑癌或促癌作用机制,lncRNA通过多种通路参与胶质瘤发生、侵袭、转移等进程。研究证明:lncRNA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lncRNA在胶质瘤表达、功能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回顾了lncRNA在胶质瘤中表达、临床价值以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基因调节、细胞分化、机体发育中起着调控作用。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系统肿瘤,而手术等传统疗法对其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iRNA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日益明了,为利用miRNA治疗胶质瘤提供了可能。癌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PASG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PASG基因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性敲除PASG基因7.126kb基因组DNA序列(含该基因第10~12个外显子),并从形态学及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水平观察基因敲除后的改变。结果PASG基因敲除鼠全基因组表现为低甲基化水平。海马区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存在细胞形态、排列层次和数量的异常。鼠脑全基因组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PASG基因敲除后,表达差异超过1.6倍的基因共有123条,其中61条表达下调,62条表达上调。结论PASG基因作为上游调控基因,通过改变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调控下游一系列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表达。PASG基因表达异常导致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可能是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GBM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miRNA的异常表达。方法利用基因芯片分析GBM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miRNA的表达量,然后进一步进行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miRNA芯片表明在血清中15例GBM组和15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miRNA表达有明显差异。752种miRNA中,GBM组有95种miRNA表达上调,22种表达下调。(倍数≥2.0,P0.01)。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GBM患者miR-576-5p、miR-340和miR-626过表达,但miR-320、let-7g-5p、miR-7-5p低表达。进一步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在脑胶质瘤信号通路的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与正常人比较,以上6种miRNA在GBM患者外周血中有显著差异。外周血中的miRNA表达谱中一些特异性表达的miRNA可能作为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诊断胶质瘤的新靶向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基因芯片中应用最广泛,具有高效、灵敏、高通量、平行化等优点,可检测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绘制基因表达图谱,筛选特异性表达基因,从而揭示脑胶质瘤在基因水平上的本质。近年,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脑胶质瘤中miRNA的表达情况取得一定进展,这对全面研究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胶质瘤是一种难治性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过表达、MET 基因 扩增或突变均会导致MET通路的异常激活。作为经典癌症通路,MET通路的高度激活会促进胶质瘤细 胞的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和其他肿瘤微环境因素的变化,最终导致肿瘤恶性进展或治疗抵抗。基于 对MET基因变异及MET通路在脑胶质瘤发生及进展中重要作用的研究和认识,靶向MET通路的抗癌 药物被视为脑胶质瘤治疗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已有多种MET靶向药物被成功研发,并开 展了多项针对脑胶质瘤适应证的临床试验。现对脑胶质瘤中MET基因变异的发生特点和作用及MET 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18~25个核苷酸长度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神经系统各组织器官表达大量的miRNA。miR-146a作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最为丰富的miRNAs之一,现已经被证实其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表达发生变化,并通过以多种基因为靶点调控转录后的病理通路,进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对miR-146a在不同种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和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男性患胶质瘤的风险比女性高,但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最近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分型研究认为这种发生率的性别差异是由于雄激素受体(AR)在体内的异常表达,而且以往的研究也表明AR在胶质瘤中过度表达,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因此,A1R可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R参与的许多信号通路与脑胶质瘤的发生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就AR与胶质瘤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作用机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NF-κB蛋白家族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并被证实和许多肿瘤的形成有关,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血管生成密切相关,NF-κB通路介导了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凋亡,促进胶质瘤血管形成和转移等,直接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而降低胶质瘤中NF-κB的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分析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2基因(PTPN1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GGA数据库(325例)和TCGA数据库(636例)中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RNA测序数据。分析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级别、四分型亚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患者PTPN12表达量的差异。根据PTPN12的表达量将患者分为PTPN12高表达组和PTPN12低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判断PTPN12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作用。进一步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基因相关的功能以及有关的通路。结果两数据库中,PTPN12的表达量均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均P<0.01);与IDH突变型比较,IDH野生型中PTPN12表达量升高(均P<0.01);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者PTPN12表达量高于MGMT启动子甲基化者(均P<0.01);PTPN12在经典型、间质型、神经元型以及前神经元型中表达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间质型中表达量最高(均P<0.01)。两数据库中,PTPN12高表达者均比低表达者的生存期短(均P<0.01)。两个数据库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PTPN12表达量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CGGA数据库中,HR=1.433,95%CI:1.094~1.876,P=0.009;TCGA数据库中,HR=1.588,95%CI:1.018~2.477,P=0.042)。GO分析结果显示,PTPN12表达量正相关的基因更多地富集在增殖、凋亡、黏附、蛋白水解、免疫反应、血管生成、药物反应、缺氧反应、肿瘤细胞G2/M期的转化、肿瘤细胞G1/S期的转化等多个与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的功能上。KEGG分析结果显示,与PTPN12表达量呈正相关的基因更多地富集在肿瘤相关通路、PI3K-Ak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通路、p53通路、凋亡通路以及细胞周期通路上。结论不同WHO肿瘤级别的脑胶质瘤患者PTPN12表达量不同,PTPN12表达量可独立用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判断,且与多个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的功能和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髓母细胞瘤(MB)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MB的各亚型中,均有miRNA异常表达。研究发现,miRNA在MB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iRNA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和参与调控细胞分化、生长、迁移和凋亡的关键信号通路,影响MB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等。本文就miRNA在MB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中hMLH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51例脑胶质瘤hMLH1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hMLH1阳性表达率为78.4%(40/51),甲基化率为13.7%(7/51),均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hMLH1在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和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0%(23/25)和65.4%(17/26),两者差异显著(P0.05)。hMLH1在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胶质瘤中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0.0%(0/25)和26.9%(7/26),两者差异显著(P0.05)。hMLH1表达阳性的胶质瘤和表达阴性的胶质瘤中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7.5%(3/40)和36.4%(4/11),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hMLH1基因在胶质瘤中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有关,hMLH1可能在胶质瘤的发展中起作用,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负调控hMLH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0.
微小RNA(microRNA ,miRNA)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有重要关系,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信号传导通路,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iRNA与癫痫关系密切。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是一种用来治疗儿童癫痫的方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公认,目前认为KD治疗癫痫的可能机制有KD影响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以及KD具有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全面研究KD治疗癫痫的miRNA调控机制将可能对研发新型抗癫痫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